这个问题还真的很难以简单的“Yes” 或 “No” 来回答。
说“Yes”的人有他们的根据:亚裔进入哈佛和其他名校的学生平均GPA和SAT都远远高于其他族裔。以此推论,同等条件下,亚裔比其他族裔更容易被名校拒绝。正因为如此,针对名校的“亚裔歧视”诉讼和抗辩十多年来不绝于耳。可惜始终没有结果。
说“No”的人同样可以拿出相反的论据:亚裔人口在美国人口中比例不到10%,但是在各名校学生中的比例却在20%-30%之间。可见亚裔已经是over-represented , 何谈歧视?
那么究竟哪种看法更符合事实。而我们作为亚裔,尤其是亚裔学生的父母,又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说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去对待这个问题呢?
从我两个孩子进入哈佛的经历,以及周围朋友熟人之间所见所闻(我更愿意用这些第一手材料而不是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我认为这种“歧视”毫无疑问是存在的。但是我更宁愿用“不利局面”这样的词语取代“歧视”二字。因为在大学录取过程中因为对某方面特质的强调,造成录取结果对某个亚裔看上去不利。 “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对某个人或某类人“歧视”还是有差别的。例如“种族歧视”,指的是对整个一个种族的全面的不平等待遇,无论你高矮胖瘦,尊卑贫富。你生来就是二等公民。歧视”应该是出于主观意向,这种不利则是一种无意的客观存在。那么毫无疑问绝大多数名校不存在只要你是亚裔,就把你当成另类的政策或做法。我相信他们在评鉴和考虑一份申请时绝对不会把种族作为首要甚至重要条件(绝大多数申请中的种族一栏都是可以不填的)。但是不排除会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参考条件。尤其是作为正面参考条件的时候。例如名校通常会留意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申请者。这是因为这些族裔成绩优异的相对较少。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构成显得多元化,所有美国大学包括名校都会特意关照这些族裔的学生。亚裔乃至少数欧裔对此不满,认为这样客观上形成了“反向歧视”。这从法理上说没错,但是从情理上说就有点儿“不厚道”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政府和社会都有义务扶助“弱势群体”。否则差别只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觉得富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是合理的,那么在升学就业适当照顾某些族裔和某些群体又何尝不可呢?
名校亚裔学生之所以GPA和SAT等成绩都高于其他族裔是因为亚裔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平均成绩都高于其他族裔。而申请名校的亚裔不仅平均成绩高于其他族裔,在申请者中所占比例也相当高。哈佛每年的亚裔申请人都在30%左右。那么上面提到的各名校亚裔学生比例来看,申请和录取的比例是大致持平的。从这一点看是不存在族裔歧视的。这是那些诉讼无果的原因之一。此外,哈佛等名校另一个有力的反驳论据是:我们强调的是全面发展而非只注重成绩。亚裔孩子普遍成绩优秀。但是亚裔孩子,尤其是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总的来讲的确在待人接物,社会关注,以及独立性,进取性,创造性和冒险性等方面逊于其他族裔。而这些特质正是哈佛等强调“培养未来领导者”的名校所注重的。那么您如果是这些名校的校长,您会只看学生成绩,让整个大学充满亚裔学生(而其中难免很多“高分低能”者)吗?当然,亚裔学生中不乏“高分高能”者。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大学都会招收相当高比例的亚裔学生。
那么作为亚裔学生和家长,我们面对这种现实应该怎么做呢?笼统地讲当然就是争取成为刚才说到“高分高能”者。具体来说,其实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显得“与众不同”。我知道的亚裔孩子中有因为某项社会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独特经历,独特背景(如难民后代),乃至一篇别具一格的essay而被名校录取的。当然也知道什么活动都不参加,纯粹是成绩优异。优异到在任何亚裔学生中也是出类拔萃而被录取的。总而言之您要记住,您的孩子是在和其他亚裔孩子竞争。那么如果有什么诀窍,那就是让您的孩子听上去不那么像典型的“亚裔”:成绩优秀,会弹钢琴(或小提琴),参加了各种课外活动,得过五花八门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