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蒙古陷襄阳 第十二章 后记、参考及致谢

(2023-01-20 18:28:45) 下一个
第十二章 后记、参考及致谢
 
 
 
这个系列的标题,来自《宋史纪事本末》。曾经想过几个标题: 蒙古南宋襄阳大战。襄阳的陷落……。 但是没有一个比“蒙古陷襄阳” 更简单传神完整。
 
襄阳陷落后3年,蒙古丞相伯颜打到临安,谢太后投降。从古到今,史学家都认为襄阳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选择襄阳作为主攻目标,从古到今,认为是蒙古/元朝英明的战略决策。史书有不少关于蒙元选择襄阳作为主攻目标的描述,如第一章所述。
 
但是除了南宋,历史上南方的朝廷丢掉襄阳,并没有随之灭亡。东吴从来没有占据襄阳。东晋被苻坚攻克襄阳,东晋并没有因此灭亡。南唐从来没有占据襄阳。南宋历史上,襄阳曾经两次失守。绍兴三年(1133)正月被伪齐所占领。第二年5月被岳飞收复。 端平二年(1233年), 被窝阔台三子阔出占领。两年多以后,嘉熙二年(1236年), 被孟珙收复。襄阳虽然重要,还没有重要到决定南方王朝生死的地步。
 
忽必烈选择襄阳为主攻点,是聪明的决策。四川两淮战场,蒙古人占不了上风。襄阳有利蒙元集结大军,保证后勤。 而南宋则缺乏地利。路途遥远,增援不易。 逆水行舟, 水军也不占优势。 忽必烈、阿术几年不直接攻打襄樊,避免坚城之下大量兵将伤亡。建造大包围圈,围城打援。在这里建立,实战训练大规模水军。 又很方便从汉水顺流而下,进入长江,为将来长江作战作好了准备。蒙军不仅挫败了南宋几次支援,更重要的是打垮了南宋军队的士气。
 
南宋在6年里,只有几次被动无望的支援,3次交战。看不到有什么战略。南宋可以: 
1 放弃襄阳。然后准备在容易集中兵力,容易增援的汉水下游和长江和蒙古人作战。 
2 坚守襄阳,消耗蒙古人财力物力人力。坚守不是被动的坚守,后方的宋军要逼近蒙军,建立步兵和水军营寨。 和蒙军针锋相对,不让蒙军不受干扰地修建水陆包围圈,从容不迫地训练水军。 即使不能和蒙军大规模作战,也要搞游击战,不断骚扰蒙军,水上和路上火攻。伏击南下扫荡的蒙军。
3作好襄阳陷落后的准备。在襄阳下游修筑加固城堡,汉江上多设几条封锁线,而不仅仅是郢州和汉水长江出口处。
4 作好和蒙军在长江水战的准备。
 
即使丢掉了襄阳,即使伯颜打到长江边,南宋也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对抗,虽然蒙元地域更广大。 然而襄阳6年,南宋军队,特别是水军主力,被打掉了士气,又被屡战屡败的夏贵指挥。 懦弱怯战的军队,人再多船再多武器再多也没用。 如果南宋的将领大部分像李庭芝、张世杰和边居谊,忽必烈要想吞并南宋,没戏。
 
 
最初想写一篇小说《襄阳炮》。读了一大堆资料后,发现照原计划写小说,将会离历史太远。如果要把小说写的更接近历史,又太压抑。 更重要的是,学医的脑袋,缺乏想象力,写不出什么小说,只好放弃。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感到读的资料不用太可惜,决定写一下这段历史。
 
第一章登出以后,有朋友问我是小说还是历史。我说算是历史。虽然和大部分历史写法不同。大部分人习惯的历史,就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罗列。曾经在哥伦布一个旅游点德国村,买了一本《萨拉米斯之战》(The Battle of Salamis), 作者 Barry Strauss, 康奈尔大学历史与古典学教授。书一开始,是430 BC希罗多德乘船离开雅典港口比雷埃夫斯(Piraeus)。他的船掠过萨拉米斯海战英雄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骨头的埋葬之地。他向西望去,看到小岛萨拉米斯的岩石……。
 
历史读起来像小说。孤陋寡闻,这种写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Barry Strauss 写的历史,充满戏剧性,充满复杂的情节。有时候过分戏剧化,过分复杂,如 《The Trojan war: A New history》。仔细想想,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写历史的人。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也充满了戏剧性的场面和故事。伯罗奔尼撒战争一书有不少演说。有的演说,他亲耳听到。有的演说,他听到别人告诉他。有的演说,是他自己编的。修昔底德设想演说者,在那个时间地点背景,应该怎么讲。然后编出对方的演说。
 
西方历史如此,  二十四史同样如此。“力拔山兮气盖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听到项羽慷慨悲歌的人,他的侍从和虞姬,有谁能在汉军屠杀中活下来,把项羽的诗流传后世?比修昔底德晚生300多年的司马迁,采用了修昔底德的方法,创作了项羽英雄末路,流传千古的绝命诗。
 
历史,也许除了大人物身世、大事件、皇帝诏书和朝臣上书等外,不少掺杂了写作历史者的想象。但写作历史,不能凭空想象,而是像修昔底德、司马迁一样,把人物放在当时的时间地点背景下,想象分析这些人物会怎么说,怎么行动。还有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心理活动。
 
我想山寨他们,尽量写出真实的历史,包括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历史。
 
 
参考书籍最重要和基本的是《宋史》《元史》,算是原始资料。帮助最大的是明朝陳邦瞻所著《宋史纪事本末》(纪事)。 纪事取材于宋史,按时间安排,叙述清晰简洁。要偷懒,山寨纪事就行,用不着在宋史元史捞资料。《续资治通鉴》是乾隆年间的毕沅所著,也是按时间安排。不过是流水账,不如纪事方便。其它古籍如《宋季三朝政要》、《癸辛杂识》和《齐东野语》 ,是个人见闻,或者道听途说加想象。帮助不大,虽然可以增加一些细节。近代以来的书籍如慮云国的细说宋朝,黎东方的细说元朝,剑桥中国宋代史(上)_ 907—1279年,南宋全史一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上、下,陈世松的宋元战争史等,关于襄阳大战的描写都简短,也不可能不简短。这些书基本上是照抄宋史元史。看不出对襄阳大战有多少深入的分析描述, 人物事件的脉络往往不清楚。此外,大陆学者写的东西,具有大陆特有的思维惯性,写作套路和语言。 黄宽重写了一本襄阳之战,也许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描述和见解。可惜找了很久没找到。
 
 
参考文献/读过的书籍
 
1. 宋史
2. 元史
3. 宋史紀事本末 
4. 续资治通鉴
5. 宋季三朝政要 
6. 钱塘遗事  
7. 齐东野语 
8. 癸辛杂识
9. 齐东野语
10. 中国古代兵器
11. 中国古代兵器图册
12. 陈世松:宋元战争史
13. 慮云国: 细说宋朝 
14. 南宋全史:南宋政治史
15. 南宋全史:(一) 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  上,下
16. 剑桥中国宋代史(上)907—1279年
17. 南宋全史:南宋临安城考古
18. 黎东方: 细说元朝
 
 
致谢
 
在本系列写作过程中,众多朋友帮我收集资料,转发,谨在此致谢。为保护隐私,恕不在此一一列出姓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并州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超然看众家' 的评论 : 谢谢。这些东西在文学城没几个读者。:-)
超然看众家 回复 悄悄话 做为襄阳人,很高兴你写了这本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