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头脑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个人资料
正文

年初回国见闻(8) 长沙简牍博物馆

(2024-06-21 07:32:19) 下一个

长沙简牍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陈列、展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

 

 

 

 

 

 

 

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战国、秦汉、和三国;中原地区最晚至东晋、新疆地区最晚至唐代。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

 

 

 

 

 

 

 

 

 

 

 

 

 

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就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称之为“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和“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杀青后可打孔,后将线穿过竹简连缀成册,也可不打孔,直接绑竹简。杀青后还要削竹简,使竹简表面平整,这样更利于书写。

 

 

 

 

 

 

 

自1950年代至21世纪初,湖南省出土的简牍累计已达20余万枚,是中国出土简牍数量最多、时代序列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湖南省会长沙市也是中国出土简牍最多的城市。1996年6月至12月,长沙市在临近五一广场走马楼街地带修建平和堂商业广场时,在原走马街50号房基下编号为J22的古井中发现了大批三国吴国纪年的简牍。初步统计其总数高达14万余枚,数量超过此前中国出土简牍的数量之和。

 

 

 

 

 

 

 

 

经释读,这批简牍被认为是三国吴长沙郡临湘县及临湘候国的文书。其书写年代大部分在东汉建安至吴嘉禾年间(196年 - 237年),其内容大致分为吏民田家、黄簿民籍、缴纳各种赋税的簿籍、米布钱等物出入调运记录、司法文书、官府上下行文书及名刺、信札等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对于深入研究三国时期吴国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司法制度及有关的典章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被列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999年,长沙简牍保护研究中心项目正式获得批准立项。三年后,长沙简牍博物馆获得正式批准成立。2007年11月,长沙简牍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该馆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占地面积30亩,主体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馆舍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 剪力墙结构,带有天井型内庭、黑白外墙。

 

 

长沙简牍博物馆藏品主要有:1996年长沙出土的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14万枚;1997年长沙出土的东汉简牍数百枚;2003年长沙出土的西汉初年纪年简牍两千多枚;1993年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出土的简牍、青铜器、漆木器、玉石器、金银器、书画等文物大约3500件。

 

 

 

 

 

 

 

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文明之路》,由四部分组成:《三国吴简》、《中国简牍》、《世界文字载体》、《中国简牍书法》。辅助陈列为《长沙出土文物精华展》,由四部分组成:《青铜神韵》、《湘楚瑰宝》、《两汉遗珍》、《瓷釉华彩》。

 

 

 

 

 

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在周四,不是节假日;可能是由于不用预约的关系,来参观的游客也不少。与我们差不多同一批入内参观的有一群马来西亚华人游客,前面有义务讲解员在讲解;他说的很生动,我们于是跟在后面听,了解了不少知识。

 

 

 

 

 

 

 

 

 

 

资料来源:https://www.chinajiandu.c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