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已经放假了。中小学很快就也放假了。
检查孩子们近期成绩,发现本学期伊始,二仔的某门课的某次作业,因为用铅笔而不是老师规定的圆珠笔或者钢笔书写,致使那次作业得了零分,赶了都快一个学期了,这门课的目前成绩还是只差零点几,才可以跃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台阶。
我于是跟二仔说: “跟老师谈谈,看看你还能做些什么努力,比方说,做点额外的功课或者项目,让这门课的成绩提高零点几……不要等到成绩记档了,才瞪着成绩单干生气。”
小子瞥我一眼: “我还有期末考试没考呢,一个作业没计入成绩呢。”
“万一,我是说万一,这个作业和期末考试都没有理想到提高总体成绩等级……”我试图说服他。
他下巴仰得老高:“跟老师要成绩,这事儿怎么干得出?”
“这不叫要成绩,这叫讨论提高成绩的可能性。”我尽量温和地强调。
但小子一脖子犟筋,大有头可砍,成绩没得谈之势。
……
我不知道跟老师讨论成绩这件事,有什么干得出或者干不出的。
每个学期结束前,我的邮箱里,办公室里都挤着一堆跟我讨论额外作业,额外项目,加班加点多个考试,希望成绩单好看点的学生……这事儿可不是今天才有的。从前有,只要GPA点数在升学、找工中的地位不坠落,不摇动,今后就会一直有。更何况,任何一间学校的校规校纪上都不能规定禁止跟老师交流成绩的事情吧?
事实上,对那些谦虚勤勉的学生,多数老师都会愿意给予他们提升成绩的机会。
我家丫头的体育一直都不好。
高中阶段,惹丫头苦恼的可不是主课成绩,而是体育成绩可能会拉低整体GPA。
高中体育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理论,一部分实践。
理论是不怕的,读读写写纸上谈兵的考试,向来是丫头的强项。但体育实践就难了,那是要点天赋的,不是任谁拉出来,努把力就能跑成个刘翔,练成个乔丹什么的。
高一的时候,丫头找到体育老师请教,像自己这样没有任何体育天分的人,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视仰卧起坐如酷刑……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体育成绩? 老师指点:“就跑步而言,你只需这次测试比上次快0.01秒,仰卧起坐,你只需这次比上次多做一个,让老师看到你的努力成果…….”
高二的时候,换了体育老师,同样的交流又进行了一遍。这回老师说:“你每周在家跑步至少三次,每次三十分钟,要你妈妈或者爸爸签字就行,关键是坚持。”
高三的体育老师要求又变了:“每周至少两次在家里练习网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随便什么球,每次至少30分钟,要你家妈妈爸爸签字证明,重点还是坚持。”
终于到了高四,以为可以松口气了,哪成想,高四的体育老师给丫头拿A 的建议是这样的:每周两次,课后留校,给该老师带领的某个运动队做助理教练,而助理教练的意思是,掐秒表,记考勤、老师不在的时候监督训练,给该运动队的学生及其家长写各种通知提醒邮件,安排训练比赛计划……偶尔还得负责筹划安排庆祝胜利的party,或者总结经验的午餐会、晚餐会…… 那一年,体育短板的丫头,花在运动队上的时间,比花在自己强项的学校乐团、辩论队的时间都要多。我看见她为运动队哭,也看见她为运动队笑……
丫头后来能够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绝对有体育老师的功劳。也因此,她在发言里特别提到自己从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精神。并说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好,值得肯定,把自己不善长的东西也做好更加值得肯定。那些能够帮助学生把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做好的老师,应该获得全世界的掌声。举办毕业典礼的体育馆里,两次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专门为体育老师而响起……
说到底,跟老师讨论成绩,不过是学习跟老师打交道,练习人际沟通的一种形式。
成绩好到不需讨论自然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在需要交流沟通获得必要的资讯和帮助,以利自己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的时候,视沟通为畏途,为降低荣誉,损伤颜面行为的孩子,到底还是太青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