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中医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卖药的人不采药,采药的人不卖药。虽然我没有看到原因解释,但也不难想见,多半是为了防止药物掺假。
因为采药的人不仅懂药,而且知道哪些药草极其相似,可以鱼目混珠,如果允许他们直接卖药,就很难保证他们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同样,卖药的人也懂药,而且深谙市场行情,熟悉药价,若让他们自己采药,利令智昏,利令药假之事,定然不免。
这正如封建时代的皇帝统兵,让有兵的人没有调兵权,有调兵权的人不直接拥有士兵,这样分而治之,最终要保护的,当然是皇帝老儿自己。
不过,这条规矩想必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达,人心不古,医道沉沦后才开始出现的。早期郎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医圣和药祖,都是既行医又采药。华佗医术高明,医人无数,却能自创麻药;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也是一边采药,一边行医。
不管是为了稳定药价,还是为了保证药物质量,医药分家总是有诸多弊端的,尤其不利于向公众传播中草药知识。比如说,止血清淤利尿良药——草蒲黄。
中医师和药剂师解释说,蒲黄就是香蒲的雄性花粉。香蒲是湿地的重要指标植物。它的学名为Typha latifolia L.,英文名叫Cattail。无论是宽叶的,还是狭叶的,都是雌雄同株。香蒲夏季开花后,雌花和雄花在植株的顶部集结成圆柱形肥厚的穗状花序,俗称“蒲棒”或“蒲槌”。雌、雄花序连生,雄花序在上部,雌花序在下部。蒲黄则专指上部雄花穗晒干后碾轧过筛的细粉。
然而,他们所提供的图片,却全是笼统的蒲棒形象,并未指明具体的部位。网络大百科“维基”和“百度”也是如此。我曾将蒲棒拍成照片,特地发给国内的中药行家辨认,请她指出到底哪部分是产蒲黄的。她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全部发给我,让我自己判断,我经过好一阵子观察、比对才验明正身。
这是我今年7月底8月初拍下的蒲棒图片
我注意到,至8月下旬以后,蒲棒上部的小辫子就不见了。
我由此断定,蒲棒上部才是蒲黄的采集位置,因为药籍上说蒲黄采集有时间限定,错过了采集时段,雄花序就自行飞落了。
这是蒲棒的主体——雌花序,它常在深秋裂开,状若棉絮,俗称“蒲绒”,是制造人造棉和纸张的原料,用它填充枕芯也不错。中国民间药书上说,将蒲绒浸泡在尿桶里一周,取出晒干备用,遇到跌打刀伤,取绒絮一撮,掩盖在伤口上包扎起来,3-5天即可结痂。
这是我采集回来的蒲棒,绿杆上部雌雄花序齐备。
将雄花序捋下来放在纸上,过筛得到的粉末,就是草蒲黄。
下次你自己去野外采集蒲黄时,请务必记住这张图片。
我由此看出,药农懂药,却不愿意向药商和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除了他们没有相机,缺乏专业摄影技术以外,别的只能用刻意保密为的是保饭碗来解释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始终不能普及于国民,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技术拥有人的保守思想和自私行为。所谓小农意识,狭隘的也不都是粮农。
有鉴于环境污染,气候变迁,人口暴增,资源短缺,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富贵病、贫穷病、胡搞病和下作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防治,上个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曾告诫人们,二十一世纪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中国有句老话,叫“良医不能自医”。经验老到的医生都不能自己治好自己的病,普通民众又怎么能行呢?世卫组织之所以要号召和鼓励新世纪的民众,自己当自己的医生,自己给自己防病看病,我想主要是基于这样两种可能:一是信息时代医学知识广泛普及,医学教科书和讲义的内容在网上都能找到;二是病因检测手段高度准确、现代化,方便所有人自行检测。
看病无外乎诊断和用药两途,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毕竟少数。民众有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辅之以先进的检测手段,外加药物的充足供应,从理论上说,他们确实可以自己为自己防病、治病。
不过,李政道先生认为,信息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会用和善用。信息科技虽然能把医学知识传递给普罗大众,但操作实践的过程一点也不能省略,否则,你不可能获得真知灼见,就象我认识草蒲黄一样。
本文为加国无忧征文,版权已被我拿去换酒喝了,请勿转载。谢谢!
佩服你的研究精神。
剧团这里这药多啊:))
图中的蒲绒,状如棉絮,像我女儿在家自制的cinnamon棉花糖^_^
你对草蒲黄和威哥好像都很有研究啊!哈哈
我个人也苦于现在的重要质量,对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浮小麦不浮,法半夏是生半夏。
中医真的会坏在中药上。
怎么办?我认为这是没有解决办法的,自己也没有本事种那么多中药。
谢谢农家科普采药知识,希望多写写这方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