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25-10-26 20:16:37)

莎士比亚通过丹麦王后之口描述了奥菲莉亚之死:“小溪旁斜生着一株柳树,银白色的叶子倒映在明镜一样的水流中。她来到那里编织美妙的花环,用的是剪秋罗、荨麻、雏菊和野紫兰–口无遮拦的牧羊人给它起了一个不雅的名字,但纯洁的姑娘们管这种花叫‘死人指头’。她爬到树上,把花环挂在一根弯曲的大树枝上。但一根心怀妒意的枝条断了,她和她的花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10-19 11:50:08)

好几次在温哥华植物园和首府维多利亚的公园里见到蓖麻(castorbean,学名Ricinuscommunis),总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园艺品种的蓖麻茎干是紫红色的,大大的掌状叶呈青铜色,尽管黄绿色的雄花乏善可陈,但花序顶端的雌花是红色的,多刺的椭圆形果实也是红色的,整棵植株宛如雍容华贵的美人。这完全颠覆了我小时候对蓖麻的固有印象。我在福州见到的蓖麻的茎干、叶子和果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6 18:16:32)

对观鸟门外汉来说,有无鸟类专家做导览很重要。就拿我家附近的本拿比湖为例,环湖约300公顷范围内总共记录了两百多种鸟,我从早春开始只身一人去那儿观鸟,只发现了不到二十种,且大多为水鸟。那些躲在茂密林子里的鸟儿,我大多只闻其声而不见其踪。我这个懒人连专业望远镜和相机都没有,只用手机拍鸟照,效果差强人意。最近在网站上看到某位鸟友发的帖子,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07 22:01:21)

十几年前我们迁至新居后,老公便一心一意扑在中国南方的花木上,种了数十盆柑橘、茉莉、栀子和白兰花。每当室外的最低温度降至摄氏五度以下,他便将这些花盆移置温暖的客厅。大冬天我们把暖气开得足足的,一直保持在二十度,这些植物在室内又接着冒花苞,开出第二茬花,有时甚至开第三茬。
古人爱在雪中的小亭子里与二三好友一边“煮酒”“焙茗&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09-30 17:15:48)

父亲缠绵病榻时,懂医术的母亲自行为他开方抓药。我和妹妹从华人超市买来尚朋堂电药膳壶,母亲只需把中药材和定量的水倒入壶里,插头一插,几小时后,壶内会自动熬成约为一小碗的汤汁,并自动保温。我去探望父母时,常常闻到满屋浓郁的煎药味道,国人美其名曰“草药香”。其实这些灵验的药汁苦得难以下咽,必须皱着眉甚至捏着鼻子才能灌下去。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28 16:39:57)

打我记事起,一个残旧不堪的布娃娃便陪伴了我好几年。那是邻居家的小姐姐长大了,把她玩剩的娃娃送给了我。布娃娃的塑料脑壳缺了一块,裙子脏兮兮的,唯有两只睫毛长长的黑色大眼睛依然美丽动人。
我和所有的小女孩一样,有着严重的布娃娃情结。每天搂着她到处走,过家家时给她喂饭喝水,睡觉时把她放在枕边。
两年后,寄养在山区的四岁的妹妹回到了福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5-09-21 12:04:31)

我在研究胡枝子花时,发现日本人用“萩”来命名此草,并将其奉为“秋之七草”首位。与“萩”相对应的,是春天绽放的“椿”花(日语“つばき”,发音为tsubaki),即原生于日本的山茶花品种Camelliajaponica。山茶花凋谢时,是整朵掉在地上的。日本还有另外一种山茶科植物Camelliasasanqua(日语サザンカ,发音为Sazanka),在中国称为“茶梅&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13 18:32:08)

春末去温哥华植物园观花,恰巧遇上了一年一度的植物拍卖大会,展出的花苗与树苗达上百种,大多是我认识的。
几盆名为ShrubbyBushclover的小灌木苗吸引了我,其纤细柔软的枝条还不足二十厘米高,上面挂着几片嫩绿的叶子,每片叶子由三片椭圆形小叶组成。标牌上写明,有紫花和白花品种。
我不认识这种植物,赶紧通过手机上网恶补了一下,原来是豆科的“胡枝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08-26 11:38:11)

朋友从福州来温哥华小住了一个多月,八月初临回国前,想再次打卡列治文某处的湿地公园。他说几天前和儿子无意间经过,发现那里的芦苇荡好美,密密丛生风情万种。他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立在堤岸上良久,对着从《诗经》里一路走来的芦苇吹起了电子管。 可惜他们父子俩都搞不清那个湿地公园的名字,我们的一位住在列治文的朋友想当然地说:“肯定是爱奥纳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七月下旬去本拿比湖边观鸟,发现水边的黄排草(yellowloosestrife,学名Lysimachiavulgaris)悄悄绽放了,茎干顶端的黄花色泽鲜艳,花芯一圈红,每朵花都似一个小太阳,压得枝条弯了,几乎与平静的湖面来个大“亲吻”。(黄排草)这种由欧洲移民数百年前作为贵重草药引进的植物入侵性太强,不适合在园子里观赏,又重新以野生的状态回到了沼泽和湖岸边。黄排草在欧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