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天下

欢迎来此畅谈宗教信仰,百无禁忌。
个人资料
正文

那些没有爸爸陪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2017-02-12 01:35:05) 下一个

文丨雨霏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有位妈妈匿名发了一个帖子,内容是抱怨孩子父亲的,她写着:

  “我想离婚。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自私。对生活一点危机感都没有。”

  “我们母子都是花我自己存的钱,他连一件衣服都没买过,所以感觉不到压力吧。每天下班就是玩游戏到半夜,说他影响我休息也不理会。”

  “孩子和他相处很愉快。感觉没有爸爸的孩子应该会很不幸,所以很难抉择。”

  从讲述中,能感觉得到这位妈妈的气愤和无助,但并不是真的想离婚,看得出只是宣泄自己的情绪。

  确实,现在在咱们国家,接送孩子补习最多的是妈妈,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最积极的多是妈妈,陪伴孩子时间最久的是妈妈,批评孩子错误给孩子讲道理最常见的也是妈妈。

  爸爸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存在感很多时候都没有妈妈高,而这种现象,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和危险的。

  

  爸爸应该成为孩子的依靠

  不该成为妈妈的替补

  昨天坐出租车回家没带钱包,问司机师傅可不可以加他微信,把车费用红包的形式发给他,师傅人很好,当时就同意了。

  师傅是个清瘦的中年男人,微信名字却叫:小博的大树。头像是个可爱的小男孩。不用说,一定是他的儿子。

  路上跟司机闲聊,知道他儿子8岁了,是个淘气的小子并且学习成绩不太好。现在早出晚归的出车,就是想多给儿子攒点钱,用来支付补课的费用和以后娶媳妇儿的开销。

  问师傅每天都几点出车,师傅说他跟搭档是一人开一天,他开的时候都是早上五点多出门,晚上十二点以后回家。“累死也得干啊,我儿子得靠着我的呢。”

  “那您这么忙,孩子能理解吗?”

  “提起来就心难受,我出车的时候儿子还没起来,回家的时候他都睡了。好不容易能陪会儿,他也不咋愿意跟我说话。也不知道是害怕我还是跟他妈跟习惯了,一点也不亲。”

  后来他又说:“我也想开了,宁可多出会车,多赚点钱。让他妈管他吧。谁管不一样的。”

  不能说司机师傅不是一个好爸爸,他和大多数爸爸们一样,一直都努力的在为家庭打拼。就像那句话说的“我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他的努力和辛苦,不容抹杀。

  但是有一句话他说的不对,养育孩子并不是“谁管都一样的”,来自父亲的关爱,是母亲无法取代的。

  在婴儿时期,孩子确实对妈妈的需求更大一些。因为他需要更体贴更周到的照顾。

  但是当孩子长大一些,特别是4岁以后,他更需要的是多跟爸爸在一起。因为爸爸在家庭中,其实代表着秩序也代表着权威。这个时期爸爸的回应、爸爸的帮助,会让孩子充满安全感。

  孩子们多数时候会视爸爸为偶像,认为爸爸很能干很了不起。爸爸更强壮、爸爸更勇敢、爸爸更有趣、爸爸知道很多妈妈不知道的事情。

  男孩子希望跟爸爸学习如何更勇敢,如何承担责任。女孩子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爸爸的保护,爸爸对她的态度,往往影响了她以后是要“嫁给爸爸这样的人”还是“一定不能嫁给爸爸这样的人”。

  可以说,孩子对爸爸的需要,以及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丝毫不比母亲少。

  爸爸可能工作更忙一点,也可能更粗心大意一点,但是爸爸再忙,也应该抽出时间来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因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真的贯穿了孩子整个人生。

  

  每个孩子都从内心

  渴望着父亲的陪伴和认同

  做第一份工作时,公司有每周一早上开大会做分享的惯例。这么多年过去,公司一位总监的分享依然记得十分清晰。

  总监在会上说起了他儿时的故事。儿时他是个顽皮的孩子,父亲工作特别忙,几乎看不到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操劳。

  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即使在家,就是在书房里面看书。几乎从没有陪他们兄弟姐妹玩耍或者帮母亲做些什么。如果父亲开口叫兄弟姐妹中的谁过去,那么糟了,一定是要挨骂或者挨打了。

  他曾数次的尝试着跟父亲说话,但是都不太成功。那时候他就从心里觉得,这个家里只有母亲是爱他们的,父亲不爱他们。他要逃离这个家,要带着母亲远离这个冷冰冰的父亲。

  多年以后,总监长大成人。他拒绝了家乡“铁饭碗”的工作,拒绝了母亲三番两次的恳求,只身一个人来到大城市打拼。他说,就是想做出成绩来让父亲看看,自己也是很不错的。

  数年间,总监从无名销售,到在大城市娶妻生子有房有车。但跟父亲的关系依然没有缓解。父亲没有夸过他一句,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在意。

  有一天总监接到姐姐的电话,说父亲病了,要他回去。他回到老家的时候,猛然发觉,父亲老了。骂不动他,也打不动他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和父亲较劲,实在是太傻太傻。

  就在父亲生病几个月后,总监再次接到姐姐的电话,说父亲病危。总监说,他连夜往家赶,父亲也撑着一口气就在等他。知道他回来了,就要握他的手,几个小时后就走了。

  这个故事很沉重,但是现在想来,总监所经历的遗憾,何尝不是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重演着呢?

  之前在看到过一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数据显示:

  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

  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人选择了父亲;

  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仅有15.5%的人选择了父亲;

  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时,仅有8.5%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

  这组数据,可以说有点触目惊心。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父母同等的抚养和爱护,如果孩子对童年的回忆中,所有美好和照顾都源自于母亲。父亲只是匆匆的过客,只是一个“陪玩者”,甚至连“陪玩”都没有做到位的人,那么将是何其可怜。

  也许有一天孩子终将理解父亲,但是消除隔阂,弥补遗憾所付出的代价依然太大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亲的陪伴和认同,不应该成为孩子们求而不得的东西。

  

  父亲是孩子的导师

  指给孩子通向世界的路

  陈冠希早年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件事。

  他九岁的时搬到香港,却得不到父亲陪伴,他希望周末跟父亲相处,却只得到“没有时间”的回答和很多钱。

  “我想知道,从他身上知道,怎么成为一个男人,怎么成为一个绅士。但我所得到的只有钱。”

  成龙也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平时很少有机会陪伴房祖名。有一次他抽出时间去接儿子放学,但是在小学校门口等了好久都不见人影。他回去问儿子是怎么回事。

  房祖名低着头,丢出一句:“爸,我上中学了”

  媒体还报道过两次吸毒的张默儿时的经历。同样是缺少了父亲的陪伴,他的童年更让人难过一些。

  他出生后,父亲就一直在外拍戏,跟母亲感情也出现问题,所以极少回家。儿时他长得比较瘦小,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又因为没有父亲撑腰,便越发的内向孤僻。

  童年的他,也怨恨着父亲,绝对不提自己父亲是张国立。有时填表格碰到“父亲”一栏,他不是填“工人”就是填“修鞋的”,或者干脆填上“下岗”……

  很多人觉得为了多赚一些钱,当爸爸的少陪孩子一些没什么的。但这真不是钱的事情。教育一个孩子,最黄金的时期就那么短短的十几年。这段有效期,过了就是过了,没了就是没了。

  就像龙应台在一篇文章里说的:

  “等孩子一到了青年时期,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在孩子需要父亲的时候,得不到父亲良好的陪伴和指引,等他长大之后,父亲再说什么对他来说都晚了。

  孩子的成长,是用多少金钱与成就都换不回来的。也许爸爸们照顾孩子会经历很多困扰,但是请相信,所有的代价都值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我公公去世前我和他儿子去看他,在他床塌前待了15分钟,公公一句话不说,他平时就不爱跟他儿子说话,真不理解。我老公再忙,不管在哪个国家,孩子睡觉前也要跟孩子道晚安。孩子最爱他爸爸
Free9 回复 悄悄话 男孩儿跟着爸爸学做一个男人;没有爸爸的陪伴,成长该是多艰辛
喜爱心 回复 悄悄话 父爱与母爱的围绕是孩子所正常需要的安全感的来源,所以如果缺失一方都必定会对孩子的性格造就产生影响,这是不可以回避的。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爱是陪伴,是在孩子无论快乐失落的时候的那个拥抱,轻吻与爱抚,这些金钱权力无法代替的坚强支持。但是人生都不可能完美,对于单亲家庭,无论父母那一方,都应该尽可能的走进孩子的内心,填补缺失的另一份亲情,特别是心灵的抚慰。很多时候,单亲家庭不是爸爸或者妈妈不愿意去弥补,而是一个人确实无法兼顾所有。所以,文章里其实提到的是,对于很多非单亲家庭,父亲对于金钱事业的追求超过了对孩子成长的重视,这种比单亲家庭的境况其实更残酷,对于另一半,对于孩子。

水粉画 回复 悄悄话 我倒觉得没有那么了不得。 好妈妈比爸爸重要多了。 很多单亲妈妈的孩子很优秀。
为写而写 回复 悄悄话 是的,这的确有个“过期”的问题。虽然亡羊补牢总比什么都不做强。父亲的陪伴太重要。这个也要当妻子的好好教丈夫怎么当个好爸爸。
thequeens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父亲在这方面做的有所欠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