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打落门牙带血咽(塘沽协议,1933 )

(2014-11-23 16:07:37) 下一个

打落门牙带血咽(沽协议,1933 )

但国家既需要我唱这出戏,只得牺牲个人以为之。”            黄郛

 

    蒋介石一生中,有多位换帖兄弟,包括李宗仁、冯玉祥、张学良都曾和他八拜订交。和李宗仁换帖时,蒋写的誓词是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落款:蒋中正、妻陈洁如1928年,冯、蒋在郑州互换简谱,蒋介石在其上亲书:安危共仗,甘苦同尝,海枯石烂,生死不逾。 冯玉祥回赠以: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 可是终蒋介石一生,只有陈其美、黄郛算是他真正的生死之交。

 

1916年五月,陈其美在上海寓所遇刺身亡,蒋介石致悼词曰:『丁未至今十载,其间所共者何如事?非安危同仗之国事乎?所约者何如辞,非生死与共之誓辞乎?』 1931年十一月,黄郛在上海主持陈英士先生纪念塔落成,先代表蒋介石致词,再以自己身份发言,其中提到1925年蒋由广州致电北京:「弟现在竭全力在广州练兵,务期国民革命之完成,俾总理之主义可现,英兄之遗志可申,则吾侪心迹,方可大白于天下。」

 

      原来,陈英士、黄郛、蒋介石曾于民元在上海结拜为兄弟。约言:『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期许三人在党政军三方面共同努力,蒋介石并刻此二句于剑上赠与两位兄长。 按,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此二句,孙文亦曾书赠黄兴和蒋介石,流传甚广,是著名的革命史料,但世人多不知其出典,以为是孙中山或陈其美的创作。究其缘起,1899年,沈翊清(沈葆桢的长孙)至日本参观军事演习,作此联于东京。时在日本留学的陈其采适逢其会记下,回国后告之其兄陈英士,陈英士转告蒋介石,蒋介石又转告孙中山。因此孙文在不同场合才写了集古句英士集古句的不同落款。

 

     辛亥革命时,黄郛担任沪军第三师师长,手下两个团长,分别是蒋介石、张群。黄郛虽为老同盟会员,但在二次革命讨袁失败,流亡日本之后,因不赞成孙文以个人为中心,以主义做教条的领导方式,未再加入中华革命党,日后也未加入国民党。基于「北方必须有人预先准备」的考虑,而涉入北方政局中,在一再变动的北洋政府,当过外交总长、教育总长。黄是蒋介石、冯玉祥共同信任的人,也曾在北京大学和北师大授课。

 

1924年十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推翻曹锟政府,组织了摄政内阁。黄郛代理国务总理,未及一月,但完成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请溥仪废去尊号,正式出宫移居醇王府。因为北洋军阀各派相抗﹐冯玉祥又再请出避居天津的段祺瑞到北京就任临时执政,黄郛解职 段祺瑞重掌政权后,向各帝国主义国家表明会尊重既有不平等条约,以换取列强的承认,整个中国仍在乱局中。

 

黄郛在辞职声明说:『默察世界转移之大势,环视友邦竞进之急潮,棘目刺心,忧惶万状,念吾国适当百川东注之会,若不急起直追,万不足以柱此横流』。 结语则说:『以销除兵氛为要务,以确定共和为指归,不再种循环报复之因,不再留因循环敷衍之习,使内争永绝于中国。』

 

1927年北伐成功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黄郛在蒋介石邀请下,短暂担任过首任的上海特别市市长。1928年五月,日军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时任外长的黄郛,在内外交迫之下请辞,归隐莫干山。

 

1933年,热河失守之后,日本退出国联,日军威胁平津。414日,汪精卫在上海答记者问说:“国难如此严重,言战则有丧师失地之虞,言和则有丧权辱国之虞,……现时置身南京政府中人,其中心焦灼,无异投身火坑一样。”黄郛又被蒋介石请出北上支撑局面。黄郛在报上刊登启事说:“郛山居六载,问世无心。此次承命北来,揆匹夫有责之义,奋以身许国之诚,不敢自暇,免膺艰巨。”因中国民情激愤,蒋介石又致电黄郛: 弟以为不有一北平死战,决不能满倭寇之欲,亦不能得国人谅解也。

 

5月中,黄郛以北平政整会委员长的身份和日本签下了塘沽协议,协议等于中国默认满洲国和日本占领热河合法,也丧失了部分华北主权,在当时激扬的抗日声浪中,背上了卖国的骂名。其夫人沈云英如是说:在他前面,是剑拔弩张目空一切的关东军,连他们自己的外交官温和派都退避三舍。在他后面,是一党训政而党自分歧的政府。胡汉民也有诗: 朝有汪、黄堪事敌,将非韩、岳敢言兵。 痛骂汪精卫、黄郛是亲日事敌之辈,而将领中又缺少韩世忠、岳飞可堪一战的人才。

 

当年黄郛致信蒋介石说: 介石三弟:而吾弟在京,时时发表抗战高论而不发一兵一卒,我身处空城,如坐针毡。天下后世,遭骂卖国者兄也,称颂抗日者弟也。我将何以自处?二兄郛。抗战后,蒋介石为文追念黄郛,说「自来志士仁人,临汤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谤而不辞者难。」人们才明白黄郛是一位为国家去跳火坑的爱国者,为准备抗战争取时间。

 

一九四九年之后,沈云英由港赴美定居,胡适在纽约对她说: 国如此,家如此,不寄情于工作,要发疯的。 沈云英花了二十年心血勉力写成《亦云回忆》,在序文引用当年傅增湘对她说的话:凡官撰之书,多有失实;不若私家自述之尚存真象,自古以然。 表明个人传记非一家一姓之事,历史的公道与正义,是国家社会健康的表征 、民族兴衰的关键。 于序言结语则说: 此书不但向历史交卷了,亦向中国伦理道德交卷了。 (作者:陈健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