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阅兵行,连战走到国共历史的风陵渡囗(ZT)

(2015-08-31 17:10:27) 下一个



1914年,连横在北京,看袁世凯北洋政府的阅兵,作诗《甲寅十月十日》,其中说:

“天安门上阅兵来,万马无声紫禁开。
   九派龙蛇将起陆,一时鹰犬亦登台。”


       当时袁世凯已打垮孙中山、黄兴的二次革命。袁世凯也仿古代皇帝行祭天之礼,露出称帝的企图。连横看到围绕在袁世凯左右尽是一些鹰犬之徒,慨叹日后横行于中原大地的,不知是龙是蛇?


      连横一定没想过,日后他的子孙竟然会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在台湾政局极可能再度政党轮替之前,在马英九、国民党中央、台湾民意的多方责难之下,连战依原定计划到了北京。九月三日,当连战站上北京天安城楼,阅兵观礼,他个人的政治生涯和国共关系都走到了历史发展的风陵渡囗。海峡两岸之间此后的风起浪涌、吉凶难测,连战能够为和平发展找出一个有望可行的津渡吗?


     到了北京,众所注目,连战不想做一个无声的人,他有话要说,对中国抗战史做论述。我们相信连战不是做鹰犬的材料。至于会成为一条里外不是人的蛇?或无愧家门和过往历史的一条龙?那不只在连战的人格信念,也要看中共愿意给连战多少空间,让连战说出够格又对得起中华民国和台湾人民的表述。


     先说「连习会」,和台湾人物来往,中共是重视历史渊源的。抗战前一年,连战出身在西安,在台湾成长,党、政资历完整,遗憾未能选上总统。历史的吊诡是,连战反而因此得以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做了两岸破冰之旅,建构国共平台,成了两岸交流的样板人物。现在又一个关键时刻,连战想在历史为自己留一席之地,他想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共可能的安排可能有:全面公开连习会谈的内容,或以记者会公告部分内容,或在某些场合让连战接受媒体问答。不同的安排,所透露的象征性、谈话份量也都会不同。连战个人的历史地位,国共平台在未来的两岸关系还能扮演什么角色?这都会引发连带的影响。

     全国皆曰不可,日后历史再还以公道的,也是有前例的。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请他的换帖兄弟黄郛出来和日本人周旋。1933年5月,黄郛以北平政整会委员长的身份和日本签下了塘沽协议,此协议等于中国默认满洲国和日本占领热河合法,也丧失了部分华北主权,在当时激扬的抗日声浪中,背上了卖国的骂名。

     抗战后,蒋介石为文追念黄郛,说「自来志士仁人,临汤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谤而不辞者难。」肯定黄郛是一位为他背黑锅、为国家去跳火坑的爱国者,争取到准备抗战所需的时间。

      陈英士、黄郛、蒋介石结拜为兄弟时,有约言:「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彼此有生死与共的信任关系。而当年出席APEC的台湾领袖代表人选,马英九嘱意的第一人选是有「国民大会议长」 资历的钱复,北京愿意接受的人却是连战。马、连之间有猜忌之心,信任不够,也使几次「连胡会」、「连习会」的正当性、代表性不足。  

      要谈抗战史,论述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战。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又于1937年7月15日,交付了“共赴国难宣言” ,其中说: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于焉展开,毛泽东、周恩来成为国民参政员。国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军委会政治部副主任,允许中共于重庆创办《新华日报》。一直到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双方的合作关系又瓦解。


  至于中共的真心实意为何?1937年9月13日,《解放周刊》刊出陆定一(中共建政之后,做过中宣部部长)的〈上前线去〉:
「卢沟桥的炮声。
来到突兀,也并不突兀。
日本鬼子的野心和技俩,谁都知道,整个华北在虎口里了。
------
“我们是工农出身,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民众谋福利,对友军要亲爱,对革命要忠实.如果侵犯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纪律的制裁,同志的指责!谨此宣誓!”
宣誓完毕,一律换上青天白日徽章的帽子。
“旧帽子怎么办?”
“旧帽子?我们要把它包在包袱里,永远带在身边。”
队伍走开,大操场上没有留不一顶旧帽子。没有一个人,愿意把旧帽子抛掉的。因为那上面有五角星,红的。

我知道的,你们改名字是为了要打日本。你们的名字改了,你们的心是不变的。” 土桥的农民说。点着头。」

    重读这些旧数据,有助于调整我们的历史思维,知道“共军也曾是国军” ,也提醒国共合作的风险和历史代价。黄郛当年说过:「但国家既需要我唱这出戏,只得牺牲个人以为之。」海峡两岸之间是需要有人能唱出一出好戏,连战受疑谤仍坚持去北京,也可以说是一种牺牲,我们祝他能漂亮演出。

风传媒, 陈健邦,2016/9/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