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东南到处有啼痕(太平天国,1851~1864)

(2014-11-17 17:36:42) 下一个

东南到处有啼痕(太平天国18511864)

 “岂知剑气升腾后,犹是胡尘扰攘秋。”            李秀成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多次参加科举,都落第。他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吸取某些基督教教义,自行洗礼。开始传播拜上帝教,信徒日增。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因其兵将多来自两广,清廷蔑称其为「粤匪」。1853年,太平天国攻下金陵,号称天京,定都于此。直到1864年,湘军攻下天京。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忠王李秀成有对联: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

   东面而征,南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

可说是颇有气魄。太平天国前期不久,洪秀全令北王韦昌辉杀了东王杨秀清,之后内讧不断。翼王石达开(1831—1863)率兵远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忠王李秀成和石达开的相继败亡,则终结了太平天国。18648月,李秀成被伏后,曾国藩令其写完供词,就带到法场上处死。

19634月,戚本禹在《历史研究》发表《评李秀成自述》一文,据说毛泽东在刊有此文的空白处批了几字:“白纸黑字,铁案如山,忠王不忠,不足为训。” 戚本禹说: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同治三年)7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这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

戚本禹批评“农民革命将领却写了一个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自白书讨论李秀成自述,就可能涉及删改《李秀成自述》的曾国藩。曾昭燏19091964当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反右时,曾国藩家族的后人,曾昭抡、曾宪洛,都已被打成右派。她的表哥俞大维又在台湾当国防部长。当时的看法,曾国藩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历史罪人,曾昭燏有沉重的负罪感。她写了《读李秀成自述手迹》:

 “一火金陵万屋墟,焚身犹欲救池鱼。

百年心事分明在,试读名王自白书。

万家春树感深思,苍哭江南尽泪痕。

身后是非谁省识,欲从遗墨共招魂。” 希图藉以舒解,但深重的忧郁,使她1964走上自杀。

石达开是太平诸王中最有文才者,可惜碰上了克星曾国藩。石达开称:「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有英雄相惜之慨。在与太平天国的争战中,曾国藩曾对翼王石达开招降。石达开回信以:「今谨以区区之意,用陈左右:夫仆一庸材耳!汉族英雄,云龙风虎,如仆者乌足以当大君子之过颂?然足下以一时之胜负,即为天意,则谬矣。汉高履险被危,方成大业﹔刘备艰难奔走,始定偏安。苟其初亦诿以为天意,谁与造后来之事业?……」并回了几首诗,其中有:

况复仕途多幻境,几多苦海少欢场,何如著作千秋业,宇宙长留一瓣香。

表明自己原来的书生志业。后来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给了他高度评价。

石达开所作檄文有: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梁启超以为其气魄,较之唐朝骆宾王声讨武则天的名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达开曾在江西大败曾国藩所率湘军水师,击溃清军江南大营。后来石达开转战四方,最后在四川兵败,被凌迟至死。湘军虽平了太平天国之乱,也种下了民国后军阀割据之因,这些内乱在清末所造成之伤害,也恰可用石达开答曾国藩的诗句来描述:

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