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2024 (137)
这篇文章的摘要转录如下,黑体部分是我添加的以为重要部分,供各位参考——
公众讨论乌克兰问题,讲的都是对抗。然而,我们了解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吗?我一生中看见过四场战争都是以极大的热情与公众支持开始,但是没有一场我们知道该如何结束,其中三场战争我们最终都单方面撤出。对政策的考验是如何结束,而不是如何开始。
人们过多地将乌克兰问题表述为一种摊牌:乌克兰是加入东方还是西方?然而,如果乌克兰要生存与发展,不应该成为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前哨——而应该成为连结两方的桥梁。
俄罗斯必须明白,如果强迫乌克兰成为一个卫星国从而重新改变俄罗斯边界,则注定要重复俄罗斯与欧洲和美国之间相互施压这一循环的历史。
西方必须明白,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永远不可能只是一个外国。俄罗斯的历史始于所谓的基辅罗斯。俄罗斯的宗教从这里开始传播。在数个世纪,乌克兰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此前,它们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即使索尔仁尼琴(已故俄罗斯著名作家)和布罗茨基(已故俄裔诗人)这样持不同政见者也坚持认为,乌克兰是俄罗斯历史必要的一部分,实际上也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欧盟必须承认,在探讨乌克兰与欧洲关系中,欧盟官僚主义的拖延以及让战略事务屈服于国内政策的做法,最终使谈判转变成为了一场危机。外交政策是确定优先次序的艺术。
乌克兰人是决定性因素。他们生活在一个具有复杂历史和多语言构成的国家里。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瓜分战利品时,乌克兰西部并入了苏联。而人口中60%是俄罗斯民族的克里米亚到1954年才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当时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作为庆祝俄罗斯与哥萨克签订协议300周年的礼物赠与乌克兰。乌克兰西部主要为天主教徒,东部大部分则为俄罗斯东正教徒。西部讲乌克兰语,而东部则主要讲俄语。乌克兰版图中任何一方企图主宰另一方——到目前一直是这种模式——最终将引发内战或造成分裂。如果把乌克兰视为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那么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俄罗斯与西方——特别是俄罗斯与欧洲——纳入合作的国际体系的前景都将化为泡影。
乌克兰独立只有23年的时间,从14世纪开始,它一直处于某种形式的外国统治之下。 毫不奇怪,乌克兰领导人没有学会妥协的艺术,对历史观的了解则更少。乌克兰独立后的政治清楚表明,问题根源出在乌克兰政客竭力将他们的意志强加给这个国家拒不服从的那部分身上,先是这一派,接着另一派。
这就是亚努科维奇与其主要政敌季莫申科对抗的本质。他们代表了乌克兰的两部分,并且都不愿分享权力。美国对乌克兰的明智政策,应该是寻求这两部分之间相互合作的途径。我们应该寻求和解,而不是一派支配另一派。
俄罗斯和西方,尤其是乌克兰的各个派别,并未按照这一原则行事。每一方都让局势更趋恶化。在其许多边界地区岌岌可危之际,俄罗斯实施军事解决方案,不可能不使自己陷入孤立。对于西方来说,妖魔化普京并不是可取的政策;这样做仅仅是缺乏可行政策的托辞。
普京应该意识到,无论存在怎样的不满,军事措施将会导致另一场冷战。就美国来说,必须避免将俄罗斯视为一个被华盛顿制定的行为准则耐心教导的异端。从俄罗斯历史的角度而言,普京是一位认真的战略家。但是了解美国的价值和心理并不是他的强项。同样,了解俄罗斯历史与心理也不是美国决策者的强项。
各方领导人应该回到研究后果而非大摆竞争的姿态上来。
以下是本人的想法,关于符合各方价值观以及安全利益的结果想法:
1。 乌克兰应该有权自由选择其政治与经济联系(包括与欧洲的联系)。
2。 乌克兰不应该加入北约,7年前我就持这一立场。
3。 乌克兰应该自由地建立符合其人民所表达意志的政府。明智的乌克兰领导人会选择该国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和解的政策。在国际上,他们应该追求类似于芬兰的姿态。这个国家无疑有着高度的独立性,同时在大部分领域与西方进行合作,但也小心翼翼地避免与俄罗斯出现制度上的对抗。
4。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违背现有全球秩序规则。但是,把克里米亚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放在不那么紧张的基础上,应该是可能的。为此,俄罗斯应承认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应该在国际观察员监督下进行选举,强化克里米亚的自治权。
这些仅仅是原则想法,并不是开出的药方。熟悉这一地区的人都清楚,这些原则想法并非对所有各方都具有吸引力。
这场考验并不是绝对的满意,而是均衡那些不满。如果无法在这些原则或者类似原则基础上达成解决方案,则会加速滑向对抗的进程。这一时刻很快就会到来。
********
老爷子说得很有道理呀!为什么都没有好好听一听呢?尤其是乌克兰夹在两个阵营之间,应该学会制衡的智慧,乌克兰应该做桥梁做纽带,而不是棋子更不是炮灰。对于一国领袖而言,这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不能仅仅靠镜头前的演说,也不能靠自己骨头硬就解决问题。
乌克兰的今天不是泽林斯基一个人的责任。动荡的政局,左右摇摆的政府,腐败无能的政客,不幸在泽林斯基手里暴雷了,也万幸泽林斯基不是软骨头,没有跑到异国他乡去流亡,而是领导人民奋起抵抗。让全世界看到战斗的乌克兰,勇敢的乌克兰。
只是面对强敌,乌克兰小而弱啊。。。。
白宫一幕真是惨不忍睹。泽林斯基可能没有好好揣摩川普的心理:如果换件西装,表示对新政府的敬意?如果不讲英语,这样翻译的档口想好应对之词。比如万斯指责他到宾州是给拜登站台。拜登是现任美国总统代表美国啊!如果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再做答,是不是更得体一些?
当然,狼吃羊不需要理由。而且没有“如果”。
基辛格说:“解决乌克兰危机,从结束开始”。川普似乎正在这样做,遗憾他身边没有基辛格这样的军师,只有赤膊上阵唯马首是瞻的打手,把所有的事情做得简单粗暴,野蛮霸道。伤害了乌克兰,也损毁了美国的形象。
重温著名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他的著作《政府论》提出人的三个基本权利: 生命、财产、自由,被后人称为“洛克文明底线”,而政府存在的三大目的就是保障生命、私有财产和自由。
政治家们都这么想吗?搁笔看到新消息,泽林斯基说:“没有人比乌克兰人更渴望和平。我和我的团队准备好在川普总统的强有力领导下,争取实现持久和平。”
重启谈判是好事,为什么我的眼眶有点湿?
其实,川普当选后,我就这么告诉自己了,从此只看戏,不发声。但是亲眼看到乌克兰被活活瓜分吞掉,连骨头渣渣都不剩,这样的下场已经够惨了,还要被人指着鼻子骂,我还是没忍住。:)
谢谢侃侃又一次长篇回复。每次和侃侃的交流,都受益良多。
侃侃在文学城别处的留言点评,禾儿都是很仔细拜读认真学习的。
春节虽然早已过了,还是要给侃侃和家人拜个年,祝侃侃和家人2025吉祥如意,万事顺遂。
武汉围城分三观,徐州链奴显人性。朋友们愿意来鹿葱博客里交流,那是因为这里有芳草、有良知。否则,利字当先,谁还能费劲码字赚到个三五毛不成?
最后那段是跟禾儿开的玩笑。好歹,你手里有一张选票,两年后、四年后,用你微弱但是不可忽略的选择发声!
完全理解!
在精神层面,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历经风吹雨打,铜锈斑驳,无损于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的精神激励全世界热爱自由的人们。在物质层面,历史事实是过去几代美国人给世界的和平和民主自由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也获得了特殊的利益一直到今天为止,而绝非“学雷锋做好事,光吃亏没有占便宜”。
微博上的讽刺文说:“宣传部门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忙活了几十年都没有达到的KPI,一夜之间由一个奸商自愿协助实现了。”丢失了道义,最终也会损害利益。中国皇帝尚知天下悠悠之口的威力,“背叛、贪婪和怯懦”也必然会有期后果。在美国的华人作为美国人也不得不承担这些后果。所以希望最近的发展只是历史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小曲折。全世界,包括美国都能够很快地从这个泥坑中拔出腿来重新踏上正道。
看见奸商发疯似地跟加拿大和墨西哥打没来由的关税战,想起电影ARGO里面加拿大大使冒着个人安全和本国与伊朗间的外交风险,保护和隐藏了被伊朗革命小将追捕的美国大使馆人员。CIA特工利用加拿大政府提供的护照骗过伊朗海关,并用同样是加拿大政府提供的护照让六位被追捕人员逃出德黑兰。在一个众叛亲离的背景下,这一切就不可能发生。
但是最后,也可以提供禾儿一个比较漏但是也能够冠冕堂皇说出口的excuse来避免价值冲突和心理焦虑:反正这世界上人都是熙熙攘攘为利而来,只要我自己作为美籍华人日子过得滋润,管它美国是否在世界上搞帝国主义,是否在国内把穷光蛋们的medicaid都拿掉了呢!如何?
咱们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吧,:)别再相信那些虚伪的东东。明白了,也就放下了!:)
美国,如果你还奉献平等、自由,那么请收起你的傲慢无礼、欺凌霸弱!更不要助纣为虐!
有人会说,你不是红脖子,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痛,如果你付不上账单,买不了食物,你还会这么说吗?我要说,如果美国人穷了,也变得穷凶极恶,唯利是图,欺凌弱者,那么以前表现出来的“绅士善良”都是因为富有?是我太天真了?还是人性太丑陋了?
川普从来不想让美国做世界灯塔,但是,请别让美国成为世界的粪坑!即使那个粪坑里都是金子!
谢谢禾儿赞赏!
《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许多人当初支持二进宫,并不是因为此人有多好,而是因为反感另一边多年的瞎胡作。而初进宫那几年此人广受掣肘,劣迹未彰。因此在两烂苹果里挑一个就选了这一个。所以丝毫不用奇怪这些朋友并非“无脑粉”,心中没有偶像而能够坚持讲道理,对事不对人。
918事变,张学良溜了,蒋介石忍了;卢沟桥事变,中日间进入实质全面战争状态,国民政府也控制着事态,仅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乌克兰守不住,忍了;2022年俄军全面入侵,乌克兰抗战爆发,可是泽连斯基依然没有对俄宣战,而是在西方盟国支持下竭力抵抗。
中华民国坚持到了罗斯福逼迫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和《中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正式向日、德、意宣战。
然而乌克兰人等到了川普复辟,拆梯子背刺盟友。所以说,可能是善良的人们对人性估计不足,在Alamo据城死守,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美国人,也会生出变种的后代。或者说,当年美国人高举的自由勇敢旗帜,不过是可悲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难得一现的人性光辉,而非人性的真相。
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里有这么一段:【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纵容邓在别的事情上有万般不是,但就这点政治认知和价值观念,宫里那几位替他提鞋都不配。
做一个缩小的比方,这就是徐州官方替铁链锁人的老汉站台,逼迫铁链女驯服认命。从价值观上,为美国悲哀,也为这世界悲哀。而现实的连锁反应极大可能正契合鹿葱引用的“日光下并无新事”古训,华盛顿的丑剧将如同《慕尼黑协定》一样,成为世界大战乱的导火索。
回复 '侃-侃' 的评论 : 哇,侃侃,我要敬你一杯酒!
我原来以为,你是那种无论川普做了什么都会为川普涂金抹粉唱赞歌的人。
我错了!你是真正的男人!!!
--------
许多川粉都在谴责他的霸道蛮横他的撒谎都不打草稿。因为心中有正义
—-
“重温著名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他的著作《政府论》提出人的三个基本权利: 生命、财产、自由,被后人称为“洛克文明底线”,而政府存在的三大目的就是保障生命、私有财产和自由。”
太抬举他了,应该把他冲入下水道,这个十恶不赦的战犯,go to hell!!!
我原来以为,你是那种无论川普做了什么都会为川普涂金抹粉唱赞歌的人。
我错了!你是真正的男人!!!
实话直说,我觉得川普现在的言行很奇怪,make that make sense。他不仅在bullying 乌克兰,but 在 bully世界。面对一个bully,你越后退他就会越得寸进尺,没有底线的。
https://x.com/__Inty__/status/1896964441625018659
如果承认丛林法则,还要联合国干什么?
然而你能怪乌克兰人对独立自由的向往不对吗?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乌克兰在人为的大饥荒中冤死了多少人?怎么可能安心活在灾难随时可能重现的阴影之中。想想故国的先辈经历了何等艰难困苦的抗战历程,如果1937年就投降是不是就不用付出那么大的牺牲?而比照日本人在满洲的建设成就,大概率日中亲善的大东亚共荣圈早就独霸亚洲、称雄世界,面对米畜根本都不用眼皮夹它们一下子。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种精神,那高高在上的主奴二人是显然没有的。
鹿葱姐,我记得以前听过报道说泽林斯基曾发过誓:在乌克兰战争没结束之前他不穿西装,觉得他这次不是故意的。
我可能也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我绝对不能当官儿 ;-):我要和王妃,禾儿站在一起。
谢谢!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让他坐金马桶啊?是不是太抬举了?“
是的,太抬举了。应该把他冲入下水道,这个十恶不赦的战犯,go to hell。
就是为普京这个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重朔金身,转眼间变成比以前更为威风凛凛的“普京大帝”!
现在的美国滑稽透顶,乌克兰是千夫所指,却向普京下跪,乞求和平!
我看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普京,感谢他施舍世界和平!
如果这就是美国的“伟大”之处,哈哈,那美国就是王府里的一只金马桶!:)
但是就“狼吃羊不需要道理”的说法,我以为毕竟我们已经不是丛林时代,川普纵容这样明目张胆的侵犯,恕不可忍。历史上无论乌克兰所属何人,但它现在毕竟是联合国承认的独立国家,有自己的“羊圈”的。狼入羊圈吃饱了一抹嘴说:你们自己把门锁好,和平吧。。。
百年以后回头看,也许说和平了就是胜利,但眼下羊尸狼籍,美国的”伟大“之处我看不懂。
【REVIEW OF THE THREE KISSINGER MEMOIRS】 Metternich, Bismarck, Kissinger: I can only name three genius diplomats. But if the influence of Metternich and Bismarck was in Europe, Kissinger's contributions are truly global. As a young boy in China, I grew up hearing Kissinger's name (基辛格) on radio. His penetrating exploits to open China were legendary. His tough and challenging negotiations that brought an end to the Vietnam war were also widely admired. But prior to reading these three volumes, I had little knowledge about his instrumental role in (1) the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 (2) the majority rule in Southern Africa, and (3) the détente negoti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which resulted in four summits and the first SALT agreement.
I am sure more recent (post-Kissinger) politicians and diplomats have written (and will write) some memoirs, but I have little interest in reading them. Part of the reason is that nobody writes like Kissinger, and that I only have time and stomach to read the very best. Kissinger not only has both the encyclopedic knowledge of a historian and the rich experience of a realpolitik practitioner, but also a sharp mind and a lucid pen. For every topic, he would offer an insightful literature review, which in itself is quite enjoyable to read (such as a brief history of South Africa in Volume III). His writing has an almost perfect balance of high-level strategies and low-level tactics as well as anecdotes with some humor. For example, in Volume I, in his gripping account of the first secret journey to China (1971), he planned to fake stomachache during his visit to Pakistan, which would necessitate some“rest”away from the crowd——that was how he could find time to sneak into China. But before he reached Pakistan, he developed a genuine stomachache when visiting India——the legendary “Delhi belly.” The upshot? He had to endure it quietly in order to maintain his credibility when he claimed to have stomachache in Pakistan.
What drama lies in Kissinger's stories! Brazil, Cambodia, Chile, China, Cyprus, Egypt, Europe, India, Israel, Lebanon, Mexico, Pakistan, Rhodesia, South Africa, Soviet Union, Syria, Vietnam . . . Only Kissinger in such a tour de force could have caught the vast sweep of this global drama and spread it before us like an unfolding sea filled with the sparkle and lights of history. Not even in every generation can the world find such an extraordinary statesman. Perhaps one in every century. Kissinger's sheer longevity, surpassing 100 now, is amazing. What is more amazing is that this centenarian recently travelled to Beijing to make sure his diplomatic legacy 50 years ago will not be lost. God bless him! God bless America,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拜读基辛格三卷回忆录后的书评】 我只知道有三位天才外交家:梅特涅,俾斯麦,基辛格。但梅特涅和俾斯麦的影响仅在欧洲,基辛格的贡献享誉全球。我小时候在中国长大时就在无线电里听到过基辛格的名字。为了打开中国大门,他深入探索,极富传奇色彩。为了越战的结束,他的艰苦卓绝的谈判也令人尊重。但在读这三卷回忆录以前,我对他在下列外交领域举足轻重的贡献几乎一无所知:(1)中东和平进程,(2)南部非洲黑人多数统治,(3)致力和苏联关系缓和的谈判,导致了四次高峰会议和第一个《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我相信基辛格以后的政治家们和外交家们已写了(或将会写)一些回忆录,但我对那些回忆录缺乏兴趣。部分原因是没人能像基辛格那样下笔有神,而我只有时间和精力拜读最精彩的大作。基辛格不但有一位历史学家的海量知识和一位地缘政治家的丰富经验,而且思路敏锐,妙笔生花。他对每一个课题一般先来一篇精彩的文献综述,这本身就读来赏心悦目(如第三卷里对南非历史的总结)。在高端战略和低端战术之间,他的作品有几乎完美的平衡,同时他又不忘洒上一些幽默的浇头。比如在第一卷扣人心弦的首次秘密访华(1971)的描述中,他透露他计划在巴基斯坦期间假装腹泻,迫使他中断访问行程,需要避开众人“休息”——这样他能挤出时间潜入中国。但他还没到巴基斯坦,在访问印度时真的腹泻了——著名的“德里拉肚子”(译注:中文缺乏画面感,英文“Delhi belly”既有谐音,又有到了德里抱着肚子猛拉的画面感)。结果,他在印度时只能不声不响闷拉,不然他到巴基斯坦后再次腹泻会显得太不靠谱。
基辛格的外交故事高潮迭起!巴西,柬埔寨,智利,中国,塞浦路斯,埃及,欧洲,印度,以色列,黎巴嫩,墨西哥,巴基斯坦,罗德西亚,南非,苏联,叙利亚,越南(译注:以英文字母为序)。。。只有基辛格才能在如此杰作中将经略全球的宏伟画卷精彩纷呈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犹如在无垠的大海上点缀着历史的星辰和光芒。放眼世界,并不是每一代人会出现一位非凡的政治家。也许每一个世纪才会出此奇才。基辛格的高龄和长寿,已过百旬,是惊人的。更惊人的是这位百岁老人最近去了一趟北京,来确保他50年前的外交成就不会流失。上帝保佑他!上帝保佑美国,中国,和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