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即使没看过芭蕾舞即使没听过歌剧,《天鹅湖》《胡桃夹子》《黑桃皇后》也一定如雷贯耳。
即使不是音乐科班出身即使不懂什么交响乐奏鸣曲,但是一定知道柴可夫斯基。
可是,你知道柴可夫斯基的妻子吗?你知道柴可夫斯基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吗?
2022年,一部关于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婚姻的电影《柴科夫斯基的妻子》,亮相法国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让我们看到大音乐家一些令人吃惊的过往。
柴可夫斯基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但是那个时代靠音乐吃饭很不牢靠,于是父母力主之下他读了法学院,几年光景,跻身成为帝国司法部的高级助理。但是柴可夫斯基痴心不改,终于在1863年再读音乐学院,
柴可夫斯基于 1865 年毕业后,成为新开办的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 虽然教授职位的薪水只有每月 50 卢布,但是柴可夫斯基乐此不疲,渐渐地名声大噪。
名人柴可夫斯基一定是女人们追逐的对象。于是,1877年,一个音乐学院的女学生安东尼娜在穷追猛打四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他的妻子。(电视截图)
但是老柴并不爱她,躲避,拒绝,抵挡。。。所以结婚开始就是灾难,连新婚之夜都没有。(电视截图)
既然无爱,为什么结婚?
原来,老柴是个同性恋,这在那个时代是不道德的,为了堵住街谈巷议种种流言蜚语,老柴决定找个女人结婚。
无爱的婚姻害苦了两个人。
学生爱上老师的师生恋古今中外并不少见,天成佳偶的很多,半途而废的也不少。但是像这俩口子别说蜜月也“蜜夜”都不成,不知还有没有第二例。
责任大头肯定在老柴,不爱还要娶,利用了女孩子!但是艺术家放荡不羁的性格连这个有名无实的婚姻他也坚持不下去,结婚六周,老柴执意离婚。
柴可夫斯基是个音乐天才,可这件华丽耀眼镶满珍珠宝石的袍子掩不住他自私残忍的一面。
安东尼娜也是执拗得很。虽然她的爱里面可能更多是“爱慕”不是“爱情”,她也决心将爱慕进行到底,要永远当“柴可夫斯基的妻子”。
电影里,老柴不仅派了说客,还给她送来五个赤裸裸的精壮汉子,站一圈,随你挑。这个镜头突然出来,让人大跌眼镜——
安东尼娜挨个审视这几个裸汉子,还伸手捏捏每个人的命根子!(电视截图)
但是无动于衷。
他们顶多是性玩具,不是丈夫,不是名字叫柴可夫斯基的丈夫啊!
那位柴可夫斯基派来的说客这样讲:你是个普通的姑娘,你爱上了太阳,你无法不被灼伤。
谶语啊。(电视截图)
电影就是婚姻围城里的战斗,一个要打出去一个要坚守。老柴结婚不道德,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诚实面对,决定离婚,这拉锯战持久战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10 部歌剧作品里,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黑桃皇后》因此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色调。
安东尼娜何尝不是受害者?为了嫁给老柴,她甚至把自己唯一的遗产送给老柴,可是连丈夫一刻的欢愉也没有得到,就要被宣布离婚,不甘心哪!然而她越想讨好求欢,老柴越是厌恶。一把放在手心的沙子,攥得越紧剩下的越少,老柴最终选择了逃离。
安东尼娜执拗地坚持着,直至她得了精神病,住进精神病院,她还是要戴着“柴可夫斯基的妻子”这顶虚无的光环,直至那一天她在报纸上读到柴可夫斯基因瘟疫去世。(电视截图)
电影里竭力渲染了安东尼娜的固执,她暗恋、追求自己的老师一往无前,不顾一切阻挠,看上去很是独立自信,可是为什么抓住老柴就不肯放手?她甚至有了情人,跟情人律师生儿育女,还是不能抛弃“柴可夫斯基的妻子”这个Title。今天看来有些不可理喻。但是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农奴制的俄罗斯,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身份没有地位,也许有机会成为某个高官或者名人的妻子,才能拥有无忧无虑的后半生。
忽然想起易卜生的《娜拉》,此剧在1879年公演,娜拉是那么勇敢地舍弃一切,离开她的丈夫甚至孩子,成为新女性的楷模。可是如此“不守妇道”一样被当年的剧评者骂得狗血喷头。也巧了,老柴的婚姻也始于1877年,先后相差两年,在欧洲这块土地上,女人一个要出走一个要坚守,但是都不招人待见!
这就是那个时代女人的命运吧?
试想,安东尼娜同意离婚,会有好的前途吗?同样,娜拉出走之后呢?鲁迅给了回答:“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安东尼娜不愿意从梦中醒来而已。因为那个时代,梦醒时分的女人可能更痛苦。
有的评论说,安东尼娜根本不懂得爱老柴,她爱的是柴可夫斯基这个名字所带给她的某些标签和一些自由。那又怎样?一百多年后,女人们不照样还是追逐着有金钱有权利的男人,追逐着自己的老师导师,甚至甘为小三吗?
悲哀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柴可夫斯基的妻子》导演叫谢列布连尼科夫(Kirill Serebrennikov)。他的六部电影连续入围戛纳电影节,可谓戛纳的“宠儿”。对俄罗斯导演太不熟悉了,看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少。其实,俄罗斯的电影包括前苏联的影视剧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不错,独立,不谄媚。远的不说,记得《办公室的故事》吗?记得《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吗?还有不久前看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亲爱的同志》还是比我们拍得精致深刻。
鲁迅侃《娜拉走后怎样》,是在当时的女子高级师范学校作的讲演。面对100年前中国最有勇气的一班女孩子,老哥这一盆冷水泼得真可以啊。
至于你的倒数第三段,我的向来的思考是,男性与女性的生物性有差异,影响了其社会性和行为特点。
老柴的这段情史很狗血啊。
女人真的有时候就是这样。
谢谢分享,以前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