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2024 (137)
2025 (1)
方言版电影《爱情神话》终于上线啦!
记得记忆中最早的方言电影是四川话的《抓壮丁》。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
主演陈戈演过《南征北战》中的我军师长,《党的女儿》中的将军父亲,还有《停战以后》中的陈司令,都是身经百战的军人。可是在《抓壮丁》由陈戈扮演的王保长实在印象深刻,一个总是高大上的演员怎么演活了那么一个猥琐下流卑鄙恶心人的保长啊?
再看方言电影,就是时隔50年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是武汉话。此片在一连串国际电影节展映并受好评。
用方言一以贯之地来拍摄整部电影,地域特色最为鲜明。给人还原本真的感觉,不做作不装蒜。尤其是反映市井生活时,讲方言能够让故事显得更真实厚重也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近年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民国剧,里面的人物好几个一口东北腔,让人一下子就出戏了!难道民国的上海喜欢到东北招募警察,还是像今天东北人占领三亚一样占领民国的上海?
改开以来,被地域户籍禁锢的中国人多了走南闯北就业创业的机遇。尤其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五六十年代直至七八十年代你讲普通话,会被看不起。现如今上海中环以内早被普通话占领,上海本地年轻人不但上班讲普通话,回家跟爹妈也讲普通话。老人们常常不由得摇头叹息。。。。
上海开始有人呼吁:保护地方语言,保护上海话,于是有了金宇澄的方言小说《繁花》。
方言电影,也契合了当下身在异国他乡打拼的人的乡愁。不爱看影视的我家先生也因为家乡话搬上大银幕一边看一边感慨,一边戏谑小皮匠宁理的半吊子上海话。
《爱情神话》褒贬不一。
有评论:装。挺准确。
上海人的“装”曾经一直被全国人民口诛笔伐。不过,仔细分析 “装”有虚伪的一面,不够真诚的一面,但是也有克制的一面,不冲动的一面呀!
主演徐峥,油腻中年,邂逅离异马伊琍。看话剧后领到家。一夜之后,早晨马伊琍不辞而别。徐峥发微信询问先是本能地写“怎么不打招呼就走了?”想一想,抹掉。再发:“一夜而已?”还是不妥,抹掉,再发:“上班去了?”
写一个微信,字斟句酌,很有上海男人的小心思,会讨好女人,能“装”。这要是东北老爷们,可能会写:“睡一觉就走,几个意思?”或者干脆一个电话:“咋地,耍我呀?”
那3个女人也是。马伊琍倪虹洁吴越不巧在徐峥家聚集,前妻爱人一夜情,多么复杂的关系,看她们夹枪带棒,含沙射影,但是一个个脸上都妩媚地笑,“装”得住;换个其他方言来演,这是不是要撕起来才够场面?
还有老乌,最能装,吹牛不着调,天天编织他在法国意大利的神话爱情;谁知多少沧桑故事默默于心,直到最终埋入地下,他的朋友们还懵在他惊心动魄的爱情神话里,孰真孰假?
就连那个宁理也会“装”,不就是个补鞋匠,还一口咖啡一块蛋糕的!
由这个“装”带出下一个评论:假。我看不一定。如果电影很假,挑剔的上海人一定不会叫好。
据说,电影在上海,每20个人就有一个看过《爱情神话》,他们津津乐道于其中的小细节小噱头,那些生活琐碎一地鸡毛。看来,电影还是搔到了上海人的痒处。
《爱情神话》一点儿也不高大上伟光正,甚至不够正能量。它反映的就是市井烟火,就是上海某个角落某个群体的琐碎生活,也许就是一声叹息,是“装”人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方言电影,上海电影的导演、编剧邵艺辉却是一个90后山西姑娘。她当年就住在淮海中路武康大楼附近的弄堂里,电影里马伊琍则住在寸土寸金的永康路,那都是上海的 “上只角”,绝对充满异国情调小资氛围的区域。可是现实中邵艺辉是住在武康大楼对面的违章建筑里,就像电影里马伊琍跟母亲的住房,推开门里面是半个世纪前的旧模样:昏暗的过道,斑驳的墙面,裸露的电线,还有逼仄的房间。。。这就是“装”背后的现实。
电影的结构也精巧,对着马伊琍一个断跟的高跟鞋,就折射出几多会“装”的人心啊。
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有一点“装”?都会一点“装”?
徐峥说:“海派电影,尊重人的生活”。
这句话很重要。
注:网络照片
海风姐说得太好了!:)
也不知道为啥.
像老白那様話出口前停頓下、全国人民都能上海
这两个网站都可以。
回复 'Californian' 的评论 : 上海孩子们都讲普通话啦。。。
=====================================================
现在上海孩子讲的上海话就像以前剃头殿里扬州师傅讲的上海话
前几年上海有句流行语“内环线里讲英语,外环线里讲国语,外环线外才讲上海话:)!。
==================================================================
您的评论使我回忆起几年前的印象:逛南京路满眼都是民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