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园 (非公开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个人资料
正文

艾米:瞎说婚姻(1)

(2009-03-20 06:09:36) 下一个

想起写这个系列,直接动因是因为看到一位网友在《白说婆媳关系》(5)下面跟了一个贴,提到她跟丈夫之间在卫生习惯上的差异,说没孩子的时候不觉得,有了孩子就经常为这事出现分歧。她说“原来只关乎个人的事情,因为孩子的关系,成为关乎孩子的事情,也就成为关乎双方的事情。”

我回答说:“我在白说婆媳关系,不是夫妻关系:) 婆媳关系与夫妻关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跟婆婆实在处不好,就叫她回家去。跟丈夫实在处不好,@¥#%¥……%……????。等我有时间了,来写个“瞎说夫妻关系”:)”

时髦话说:时间像乳沟,挤一挤总是有的。

现在就挤了一点乳沟出来亮一亮。

我把原来拟定的题目中的“夫妻关系”改成了“婚姻”,主要是为了用词简洁,也免得有“标题党”之嫌,让人以为我这个系列是专说“夫妻生活”的,兴冲冲点进来,却发现我总在床下转来转去,难免大失所望。夫妻生活是婚姻的一部分,自然也会说到,但夫妻生活不是婚姻的全部。那些尚未结婚的人,也有婚姻问题,那就是如何找个合适的人建立婚姻的问题,但她们却不一定有夫妻关系问题,所以“婚姻”比“夫妻关系”涉及的范围更广。

我知道我没什么资格谈婚姻,因为我的婚姻史很短,还没到“七年之痒”“八年之疼”的关键时刻。我父母的婚姻,还有我公婆的婚姻,都没什么太大波折,所以我对婚姻没有百花齐放的亲身经历或直接经验。

我本人对那些指导他人如何处理婚姻关系、如何解决婚姻矛盾的“知心姐姐/知心大妈/知心大叔”(为行文简洁,以下统称“知心大妈”)之类的文章,也很不以为然。看到有人诚惶诚恐地把自己的婚姻问题提交给某位“知心大妈”,而“知心大妈”也就大言不惭地分析指导,然后提问的人读得直点头,有的最后还真的解决了婚姻问题,我就很佩服提问的人和答问的人。

我特别佩服有些美国人,婚姻出了问题,就去找marriage counselor ,相当于职业“知心大妈”,是拿了这方面学位、考了牌、可以营业的“知心大妈”。婚姻出问题的两夫妻对着“知心大妈”把婚姻矛盾那么一说,“知心大妈”那么一分析,再让两夫妻彼此说几个“sorry” “I love you”之类的, 婚姻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不是所有婚姻问题都能这样解决,但的确有因此解决了的,叫人不得不佩服。

于是我就想,到底是这些人的婚姻问题特简单,还是“知心大妈”的确有神功呢?抑或美国人就是比较傻乎乎的,没中国人的弯弯拐拐多?

我认识的中国夫妻,不论婚姻有多大问题,也不会去找marriage counselor,找他干什么?你对一个外人讲自己夫妻之间的矛盾,你不怕他泄露出去?家丑不可外扬,夫妻之间再怎么闹,那也是自己家里的事,磨合磨合,兴许就不闹了。你把家丑拿到外人面前去讲,让外人知道你夫妻不和,那就算把这事坐死了,你两个就别想再磨合了。

在这件事上,我是很中国的,虽然原因可能不一样。

如果我的婚姻出了问题,我是不会找“知心大妈”来帮我解决的,婚姻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对自己的事知根知底都解决不了,一个对我的事莫名其妙的人能帮我解决得了?说不定“知心大妈”自己的婚姻都是一塌糊涂,还帮谁解决婚姻问题呢?就算她自己的婚姻不是一塌糊涂,你也不知道到底是她运气好还是她处理得好。况且即便是她处理得好,那也是她自己的婚姻,她的经验教训放在我身上也未必有用。

我不会找“知心大妈”帮忙,我也坚决不做“知心大妈”,别人因为婚姻的事来讨我的主意,我一概采取逃避政策,不知道不知道,我不懂我不懂,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但我不反对在网上匿名讨论讨论婚姻问题,不一定真能解决问题,但大家把问题说出来,至少可以开阔眼界,知道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也有自己遇到的这些问题。

可不要小看这“三分之二”,人的心情常常就是受着这“三分之二”在支配。一个人被解雇,自然是很伤心的,但如果公司里三分之二的人都被解雇了,可能就不那么伤心了。文革期间中国人的生活过得很苦,但人们并不觉得苦,因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过着比我们更苦的生活,我们虽然一个月只能凭票证买一斤肉吃,但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连这一斤肉都没得吃,于是我们吃着这一斤肉,就觉得很幸福很幸运了。

所以我这个系列不是“婚姻指南”,也不是“婚姻疑难问题解答”,只是我自己对婚姻的瞎猜瞎想瞎说,而且是loser的瞎猜瞎想瞎说,写出来供大家一笑,也提供一个地方,让大家跟贴发表对婚姻的看法。

我对婚姻问题的第一个瞎说就是:人这一生,并不是非得有婚姻不可。

有人可能要说,你瞎说也得有个范围不是?既然你这个系列是瞎说婚姻,你怎么又扯到“并不是非得有婚姻不可”上去了呢?那不是扯到婚姻外去了吗?

我觉得这一点也没扯到婚姻外去。这是一种人生态度,跟婚姻有直接的关系。

有时我们过得很苦恼,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愿望没实现。黄颜在《成功的网恋》里这样界定过“成功”:

依我之愚见,成功就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如果目的就是自杀,那能把自己弄死就是成功。如果目的就是失败,那失败了就是成功。有没有人把失败当作目的?肯定有。美国的情景喜剧Friends里就有一个场景,一个朋友想给另一个朋友一些经济资助,但又怕对方知道了不肯接受,就故意在玩游戏的时候输给对方。他最终输了不少钱给朋友,你能说他这不是成功? (黄颜《什么是成功的网恋》)

我觉得他的界定很有道理,成功不成功,就看你是否达到了你预期的目的。如果你的目的就是今生一定要结个婚,那你如果没结成婚就会觉得不成功,也就会觉得不幸福。一天不结婚,就一天没达到目的,就一天不成功,就一天难以开心。

很多人结婚,就是因为觉得人这一生总得结个婚,不结婚像什么话?如果能找到自己的soul mate,那是最好。实在找不到,就降低标准,找个不那么讨厌的人。如果连一个不那么讨厌的人也找不到,那就只好把“讨厌”的标准降低,别因为几个小毛病就讨厌人家,只要他不杀人放火,咱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凑合过下去就行了。

有的人降低标准,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条件也不咋地,而且在逐年降低,对配偶人选的要求也就应该逐年降低。这种降低标准,虽然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是心甘情愿的。这样的人如果结了婚,往往还比较安心,结婚前就知道只要能凑合就行,结婚后也不会因为发现两人是在凑合就大动干戈。

但有的人降低标准是被迫的,心还是高的,气还是傲的,但被家人催得太紧,被社会催得太紧,或者被自己的生物钟催得太紧,又找不到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就只好降格相从,找个自己并不满意的人结婚算了。这样的人,结婚之后很可能会后悔不已,因为一旦结了婚,从前的那些压力就不在了,降格相从的理由也就不在了,最后恐怕连自己都想不起当初为什么要降格相从跟某个人结婚了。哼,真是瞎了眼睛!早知道如此---

像这样因为“人总得结婚”而结婚的人,可以说婚姻的开篇就没开好,婚姻出问题的机会很大,再怎么学习处理婚姻问题的技巧,也很难处理出什么成功的故事来。

人真的非得结婚不可吗?当然不是。

社会发展到现在,一个人完全可以不结婚而生活下去,且生活得幸福。以前人们结婚是为了性,为了生儿育女,以前女人结婚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就是这个意思。以前女人不嫁人,就没饭吃没衣穿,那只好嫁人了。但现在不同了,不管男人女人,都能养活自己,用不着为了活命而结婚。

现在也用不着单纯为了性而结婚,发达的科学,已经生产了多种性工具,男的女的都能轻易获得性满足。即便是没工具的时代,不是还有“娱乐基本靠手”吗?

至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现代科学也让人不必结婚就能完成这个任务而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也比以前宽松多了,未婚妈妈未婚爸爸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如果具备了“人并不是非得结婚不可”的心态,日子就会过得比较轻松,不会为了完成这个仿佛非完成不可的人生任务勉强自己跟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结婚,这也就减少了婚姻矛盾的可能。

但据说人是群体动物,不结婚一个人过,总难免觉得孤独,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别人都一家一家地聚在一起过,而你却一个人孤零零的,那时你就会觉得难以忍受,于是就会生出一种勇气,认为自己无论跟谁在一起过,也能过得好,也比一个人过强。

我和黄颜写的故事里的女主角,有几个就是这样走进婚姻的。我相信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真正因为爱昏了头走进婚姻的也不少,但更多的可能都是出于种种考虑,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即便是因为爱情才走到一起的男女,如果谈个七、八年的恋爱,加上同居,感情上和感觉上也跟结婚七、八年差不多了。像我一个朋友说的那样:同居了七、八年,等到结婚的时候,感情上已经到了离婚的地步。

既然感情上已经到了离婚的地步,那又为什么要结婚呢?答案往往很复杂,但最深层的原因却很简单,还是因为我们认为人这一生总得结个婚。

要避免婚姻不幸,首先得改变这个老观点,要认识到人这一生并不是非得结婚不可。

我这是在劝你不结婚吗?当然不是,但我也不是在劝你结婚,我什么都没劝。我也没许诺,说你只要照我说的去做去想,我包你幸福。

我只是在瞎说我对婚姻的看法,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么我们在这方面有共同语言。如果你不这么认为,你可以说你的看法,但你不用试图说服我,因为这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谁也不用说服谁。如果你正在为“人这一生非得结婚不可”而烦恼而彷徨,那么我这个帖子就让你知道这世界上至少有一个人不这样认为,也许那可以减轻你一点压力。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76)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