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园 (非公开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个人资料
正文

艾米的第三只眼

(2009-02-27 06:20:19) 下一个

作者:山楂精神


据说艾米读中学的时候,就写了一些小文章,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些常见的人生格言警句,提出了反传统的大胆见解。后来她父亲把这些小文章整理出版,印的册数不多,主要送给亲朋好友们作纪念。

据说那个小册子的名字,类似于《用第三只眼看世界》。

很遗憾的是,艾米不肯把那本书给艾园的知傻们看,觉得太幼稚,最多算一块璞,不值得示人。但我们从艾米这几年贴在网上的文字中,总能感觉到艾米用来观察世界的是一只能透过平凡看到美、透过谬误看到真理的“第三只眼”。她对很多事情的见解,往往都有独到之处,说出来都能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艾米的这个“白说婆媳关系”系列,每篇都是从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角度来看问题,每篇都有她独到的见解,有些是我们从来没想到过的,有些是我们想到过但尚未想明白的,有些是我们零零碎碎想到过但没能总结归纳得这么简洁的,还有些则完全跟我们的观点相反,但一经艾米提出并分析解释,就让我们心服口服。

到目前为止,艾米已经写了四集,这四集从四个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婆媳关系,其实也适用于其他人际关系。

第一集:一般认为婆婆就是婆婆,媳妇就是媳妇,最理想的就是婆婆能把媳妇当亲女儿对待,媳妇能把婆婆当亲妈对待,这就算模范上顶了。但有时婆媳矛盾就是从这里引发的,媳妇觉得婆婆没把自己当亲女儿看待,或者婆婆觉得媳妇没把自己当亲妈看待,这种由“感觉”引发的婆媳矛盾,并不少见。

但婆婆毕竟不是媳妇的亲妈,媳妇也不是婆婆的亲女儿,无论双方处得多么好,都不妨碍一方或双方产生“到底不是亲生”的感觉。但感觉这种事,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你认为你把我当亲妈看待了,但我却觉得你对自己的妈就是比对我好,这种事即便请包青天来也断不清楚,俗话说了嘛,“清官难断家务事”。

对这个问题,艾米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婆婆和媳妇就用不着为亲生不亲生费事了,大家都以孩子为中心,重新“洗牌”,变成“奶奶”和“妈妈”,打破传统的“好婆媳”观念,解决了“婆婆不把我当亲女儿”或者“媳妇不把我当亲妈”的难题。

第二集:一般认为家人之间不应该见外,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不存在干涉不干涉的问题。我过问你的私事,是因为关心你爱你。如果我不爱你,我还懒得管你的闲事呢。我爱你,就表现在我愿意过问你的事,家人之间不过问不干涉就不亲热了。

但“过问”和“关心”的尺度很难掌握,有不少婆媳矛盾就是因为过于关心对方的私事引起的。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小两口在睡午觉,婆婆走进小两口的卧室,帮小两口盖被子。这在有些媳妇眼里,就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好事,婆婆关心儿子媳妇嘛。但在另一些媳妇眼里,婆婆就做得太过分了,小两口在睡觉,婆婆怎么可以私闯他人卧室?

对这个问题,艾米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即便是家人之间,也应该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这不是不关心对方,而是尊重对方的独立自主权,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这是现代文明人对家人的尊重方式。

事实证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如果家人之间不分彼此,随意侵入彼此的私人空间,对彼此的任何事情都要过问,都要关心,都要发表意见,就很难掌握分寸,稍不注意就过度了,并因此产生许多矛盾。

第三集:一般认为家人的健康是全家人的事,谁都有权过问,不能眼看一个家庭成员损害自己的健康,必须不断地规劝他,说服他,一直到他改变或者死掉。

但艾米对此提出了新的见解,即便是死法,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每个有自由意志的成年人都有权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观价值观都不相同,我们既要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也要充分尊重他的独立意志。

第四集:一般认为“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如果家里也搞遵纪守法那一套,那就失去了人情味。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只要每个人都互敬互爱,善良通融,家庭关系就一定能处好。

类似于“互敬互爱”之类的大话空话套话不仅毫无积极作用,有时还起消极作用。比如当你发现自己的家庭关系不那么和睦的时候,你对照这样的大话空话套话,会感到自己不够善良,或者对方不够善良,不然怎么会处不好家庭关系呢?

艾米从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分析,让我们认识到其实家庭矛盾大多不是感情矛盾,而是其它方面的矛盾。艾米把这些矛盾归纳为四大类,每类都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婆媳矛盾大概是个自有婆媳关系以来从来没彻底解决过的问题,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的讨论,其中不乏“专家”“内行”们的高见,但就我目之所及,还没有看到像艾米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和具体实施方案。

市面上能见到的关于如何处理婆媳关系的文章,大多是些空话大话套话,都是建立在根本达不到或者极为罕见的前提上的,比如“如果婆媳双方互敬互爱”“如果双方都善良厚道”“如果彼此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等等。

实际情况是,这些“如果”很难达到,也很难衡量。建立在这些“如果”的前提上的建议,就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样,漂亮一时,但潮汐一来,或者行人踩一脚,就全部化为乌有了。

我热忱希望艾米坚持把这个系列写下去,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每篇都从一个侧面探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每篇都从一个新颖且实用的角度解答一个问题,可说是一串人生智慧的珍珠。

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智慧,一种超前的智慧。

感谢艾米的第三只眼。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