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园 (非公开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个人资料
正文

艾米:点评“走进山楂树之恋”(多图)

(2009-01-18 05:48:26) 下一个
(提示:  
    山楂精神: 如果我拍"走进山楂树之恋" 在跟贴里;
    艾友友: "两河一树"也在跟贴里  

    如果看不见图,请RIGHT CLICK, 再选SHOW PICTURE,
    或者去看视频 http://tieba.baidu.com/f?kz=520925531 )

“走进山楂树之恋”是湖北省夷陵电视台主持拍摄的一部记录片,但它不是一部纯粹的记录片,而是记录片与故事片的混合体,因为它不光有“人物采访”,也有“情景再现”。

如果这部记录片完全是采访记录,就跟我没什么关系了,谁都可以去采访几个人,说那是某故事的原型人物。但“走进山楂树之恋”的“情景再现”部分是根据我写的“山楂树之恋”改编的,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格在这里说几句。

关于编剧、导演与摄影,我就不说了,留给观众与专家去评说,我只说说影片中的人物与他们的扮演者:
 

1 、罗老师        

整部影片中最真实最本色最自然的,当数罗老师,最有诗意的镜头也基本跟罗老师有关。当人们看见他满头的白发,他那斑驳的家门,简陋的住所,他珍藏多年的“南村坪村史”和他的得意门生的手稿时,心里很难不涌起一种感动。

看来罗老师独具慧眼,远见卓识,学生几十年前写的东西,他一直保存到现在,仿佛知道会有被人采访的这一天一样 :) 。

我写的“山楂树之恋”里,的确有一个罗老师,是故事中静秋的语文老师,也是教材编写的技术指导。在那个年代,罗老师那样的人是不能做教材组的负责人的,知识分子嘛,只能利用他们的知识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但不能让他们掌握无产阶级的大权。

“山楂树之恋”是个爱情故事,罗老师在故事里不是主角,着墨不多。但我的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冰川型”的,也就是说,我构思的每一个人物,包括跑龙套的小人物,都有其完整的一生,都有他们自己有血有肉的故事,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有个性才逼真。但我写的故事,往往只围绕某对男女的爱情展开,不可能把每个人物的一生都写出来,对很多配角人物,就只能写很少一部分,像露出水面的冰川顶一样,最多不过是整个冰川的八分之一, 剩下的交给读者去补充去想象。

冰川在水里移动,显得那么庄严雄伟,是因为它们有八分之七埋藏在水下。这就是所谓“冰川理论”,而“山楂树之恋”里的罗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冰川型”的人物。

我构思的罗老师,是个很有才华的语文老师,中文系高才生,文章写得不错 ( 文革期间各派都想拉去做“笔杆子”,此为证 ) ,钢笔字毛笔字也都写得很好,隶书与魏碑尤其出色 ( 看罗老师写的大字报的人往往不知如何在内容与书法上取舍 ) 。影片中“南村坪村史”几个字,应该是出自罗老师之手。

但罗老师出身不好,挨过不少整,吃过不少苦,多年不受重用,典型的怀才不遇。

我还将罗老师构思成一个五官端正,眉毛浓黑,高大威猛,但不修边幅的男人。中文系才子嘛,有几个会修边幅呢?有修边幅的时间,还不如吟几首诗,作几幅画,写几篇文章来得过瘾。所以罗老师的房间一定是乱糟糟的,罗老师的裤脚一定是一个高一个低的,罗老师的手上,必得有些墨水,红蓝黑不拘,红色表示罗老师刚批改过学生作文,蓝色表示罗老师刚备过课,黑色表示罗老师刚写过标语口号大字报。

影片中的罗老师穿得那么干净利落,尤其是他两脚走在田间小路上的特写,两个裤脚竟然是一样高低,都是搭拉在地面上,随着脚步拖拽,倒让我吃了一惊:怎么跟我的想象出入这么大?是我的想象出了问题,还是罗老师的裤脚出了问题?

吃惊之余,又安慰自己说:要上电视嘛,肯定是打整过了。再不修边幅的才子,在摄像机那黑洞洞的镜头面前,也还是要把边幅修上一修的。要知道,这可是要在整个夷陵地区、甚至全省全国观众面前播放的啊 !

据说中文系毕业的人都做过作家梦,自己没做成作家,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或者学生身上。我构思的罗老师,也是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中文系大才子,身不逢时,阴差阳错,他自己没做成作家,自己的子女也不像是能做作家的样子,所以特别钟爱那些有写作灵气的学生,指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圆一圆作家梦。

我将静秋构思成罗老师最欣赏的学生 ( 不带“之一” ) ,罗老师总夸她“才华横溢”,让她代替自己批阅学生的作文,辅导她参加作文大赛。而静秋也不负师望,不仅在全校全市作文竞赛中屡屡得奖,还以“山楂树之恋”原作者的身份让往日的语文老师走上了电视,也算不负罗老师的厚爱与栽培。

影片中的罗老师与我构思的罗老师十分吻合,很有书卷气,文化底蕴很厚实的感觉,谈吐不夸张,也不怯场,很自然,很本色,是这部记录片中最亮的亮点。


张村长

我不知道扮演三十年前的张村长的人是不是演员,但我觉得他演得很本色,除了头发太多、人太年轻以外 ( 故事发生时,张村长已经有了孙子欢欢,所以最少有五、六十岁了 ) ,其它都很符合我的构思。

建议“山楂树之恋”电视剧和电影就请他演张村长,至少可以比着他去寻找扮演张村长的演员。

影片里还有一个张村长,是南村坪的现任村长,长得比较富态,是典型的现代农村干部形像。但因我的故事里没这么一个人物,我就不评了。

3 、长林      

我这里说的是老年长林,而不是那个扮演我故事里长林的那个演员。而我说的“老年”,只是为了跟故事里三十年前的长林区别,并没有认为今天的长林已经年老的意思。

老年长林不是我故事里的人物,是纪录片里的被采访者。但因为他是被当成我故事里的人物来采访的,所以我也评他几句。

老年长林 ( 据影片解释叫“长怀” ) 的长像比我构思的长林要强很多,鼻子很挺拔,五官也不错。我构思的长林,身材与长相都跟影片中的老年张村长差不多。

老年长林不是演员,但他比几个演员演得好。也许他的台词是编剧写好了的,但因为是记录片,所以不排除台词由他自己即兴创作的可能。我更倾向于大部分台词是他自己的杰作,至少那些感人的台词是他自己的杰作,因为编剧应该写不出这么质朴的台词来。

让我们这样想象一下老年长林:

-- 如果他就是故事里的人物原型,经历了故事里写的那一切,那么他的表演就完全是本色演出,很真挚,很含蓄。

-- 如果他不是故事里的人物原型,并没经历过那一切,只是因为现在有人把他当成了人物原型,推著他上了台,那么他就算得上一个天才演员,完全进入了故事情节。

老年长林在影片里有很多面部特写,正面的侧面的都有。很多时候,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肢体语言也很少,给观众很大的想象余地和创作余地,观众可以根据剧情把他的表情理解为害羞、迷茫、伤感、怅惘、悲痛等等。

老年长林可以说为那几个年轻演员上了一课:很多时候,不表演就是最好的表演,没表情就是最好的表情。

4 、大嫂         

我这里说的也是老年大嫂,也就是纪录片采访的那位妇女,当然“老年”也只是为了区别,并没有说大嫂很老的意思。

老年大嫂的形像与我的构思比较一致,虽然是农村妇女,但并不是那种没见过场面的人,她当过老师,公公又是村长,西村坪是模范村,经常接待记者采访什么的,所以大嫂对着众人说话不怯场,回答记者采访也不胆怯,说话不“打梗”,很流利,感情流露也比较自然,无论采访者提什么稀奇古怪不可理喻的问题,她都应付自如。

老年大嫂的穿着打扮也比较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没有特意往“洋”里打扮,也没特意往“土”里打扮。如果让一个演员来扮演老年大嫂,肯定扮不出这个效果。

作为记录片,这部影片里大嫂的戏份太少了,长林的戏分太多了。也许编剧是想突出长林这个“沉默的情圣”,那就干脆把影片名改为“沉默的情圣”好了。顶着一个“走进山楂树之恋”的牌子,影片里却全是长林,就有点跑题了。

5 、“静秋”    

听说这位扮演静秋的女演员是通过“海选”得来的,是宜昌某电视台的记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但给我的感觉却像是开后门得来的,我相信如果真的“海选”,肯定有比她更像静秋的演员。

我在提给“粉娱中国”的建议里已经说过,无论是老三还是静秋,都不是那种脸部表情极为丰富且夸张的人,身体语言也不夸张,他们的表情,大多数时候都可以叫作“安祥”,如果你不看他们的眼睛,甚至可以叫作“无表情”。也许他们心里有千般感受,万般体会,但他们不会轻易形于色。高兴得手舞足蹈,或者悲伤得捶胸顿足,都不是老三或静秋会有的表现。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几个是表情那么丰富多变的呢?表情太夸张,动作太夸张,人们就会说:“你这简直像是在演戏。”,说明只有演戏才需要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但这句话里的“演戏”,并不是指电影表演,而是指舞台戏剧表演。

我感觉我们国家的电影表演艺术还没有脱离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框架,总是很夸张,很程式化,很脸谱化,悲伤了就一定要大哭大喊,高兴了就一定要蹦蹦跳跳,谈恋爱免不了追追赶赶,受了惊免不了打破杯盘碗盏。


5.1 静秋的发型

影片里扮演静秋的女演员的发型非常失真,在那个年代,女生象这样留长发,但又不辫成辫子,而是在发根部用橡皮筋扎一扎,下面头发全散著,或者从脖子处才开始辫发辫,还在前额头发上卡几个发夹的人,会被人称为 " 窑子儿 " ,也就是“窑姐儿”的意思,凡是留那种头发的,都会被当作思想复杂、作风不正派的人,学校看见肯定要抓去写检查挨批判。

静秋是个老老实实的好学生,在穿着打扮上绝对不敢弄得像个“窑子儿”一样。静秋当时扎两根长辫子,书中已经有描写,那两根辫子,应该从耳朵处就开始辫起。

5.2 静秋的衣着

影片中的静秋穿的居然是带风帽的上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别说那时没有那种款式,就算有,也不是静秋买得起的。不仅如此,有好些个镜头里,静秋都是敞开外衣,露出里面的低领紧身内衣,这在当时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那些作风不正派的人才会这么“敞胸露怀”。

书中对静秋的穿着已有描写:冬天到西村坪去的时候,穿的是她哥哥的旧棉衣,蓝色的,洗得发白了,有三个口袋,下面两个,上面一个,小站领,很矮,遮不住静秋的长脖子。

静秋去西村坪穿的鞋,是一双洗得发白的解放鞋,而不是影片中那种小白鞋。那个年代,“小白鞋”差不多就是“作风不正派的小寡妇”的代名词。

5.3 静秋拉手风琴

静秋的手风琴没老三拉得好,但她也拉得相当好,可以为学生表演伴奏,还能拉不少手风琴曲,所以她一下就能听出老三拉的是什么曲子,而且能听出左手的和弦熟练不熟练。但影片中扮演静秋的女演员显然对手风琴一窍不通,背琴的架势非常外行,右手按琴键时手指强硬扭曲,更没有音乐世家出身的静秋的那份灵气。

我对此的建议是:如果选中的女演员根本不会拉手风琴,那就干脆别在影片里拍她拉琴的场面。

静秋拉手风琴与故事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完全不用拍摄这样的镜头,即便是老三,也只是他的琴声与故事发展有关,拍摄时只要让观众听到琴声就行了,完全不用安插一个老三拉琴的场面。事实上,我的小说里从来没有描写老三教静秋拉琴的场面,甚至没有静秋看老三拉琴的场面,不知道为什么编剧对手风琴这么感兴趣,安排了多个老三静秋与手风琴的画面,但由于扮演者并不精通手风琴,反而毁坏了画面。

5.4 静秋的哭 

我在书中从来没写过静秋的哭,因为事实是她没哭,她早就发誓“流血流汗不流泪”,这是这个故事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静秋不同于其它女主角的地方之一。改变这一点,就使静秋这个角色沦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女主角模式了。

静秋在医院跟老三诀别时,她也没有哭,因为事情突如其来,她根本没想到那就是诀别,她坚信老三会像他说的那样,只要听见“静秋”两个字,哪怕他一只脚踏进坟墓了,也会拔出脚来再看她一眼,所以她坚持对他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

但影片不仅让静秋痛哭流涕,还恶俗地大喊“你醒醒啊,你起来看看我啊”,并夸张地抓着老三摇动。还有比这更恶俗的表演吗?我看即便老三还有一口气,也被这个假“静秋”给摇死掉了。

“山楂树之恋”的故事能给人这么深的印象,关键一点是它与众不同的人物性格与细节,当所有的故事都是女人哭,男人哄的时候,只有“山楂树之恋”是男人哭,女人哄。当所有的故事都安排女主角在与男主角诀别时大声呼喊男主角的名字,哭叫“你别走,你别抛下我”的时候,只有静秋是干涸着眼眶固执地说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

记录片把这些独特的地方篡改成每部影片里都有的桥段,还有什么看头呢?

5.5 静秋的言谈举止

我可以毫不隐瞒地说,这位扮演静秋的女演员,演得非常失败,完全没有领会角色的内涵,很可能连原著都没仔细看过,她的言谈举止,与人物的性格和时代背景都相去甚远,随便看一下,就发现有以下毛病:

- 做作:比如在船上摸头发,拉手风琴时抿嘴等

- 夸张:爬山的时候弯腰两手撑在膝盖上,然后夸张地皱眉张嘴,像个乞丐一样对人点头

- 怨气冲天:这位女演员几乎一直在皱眉头,永远是苦着脸

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演成这个样,让人对中国大陆的电影表演艺术教学彻底丧失信心,还不如找个没上过电影学院的人来演。


6 、“长林”
    

我这里指的是扮演长林的演员,他比扮演老三的演员演得好,也比老三的扮演者长得好,但作为“长林”,显得太“洋气”,太“现代”了。当然这不是演员的过错,是选演员的人的过错。


7 、“老三”
   

这个“老三”是这部纪录片中最大的败笔,据说演员李承华是宜昌某电视台的播音员,但长相难看不说,气质也很糟糕,肿眼皮,短脸,而且也是一张苦瓜脸,爱皱眉头,表情总像是谁欠着他二百大洋似的,大概以为这样就能显得深沉,完全没有老三的阳光气质。

他还留着长鬓角,小胡子,完全是个香港黑社会。他看静秋的眼神里不是温情和爱慕,而是冷漠和凶光,哪里有半点熟读外国文学的“白面书生”的影子?

这个假老三穿的军衣是草绿色的,里面经常是一件海魂衫,而且老敞开着领子,很多时候敞开着整个上衣,像个痞子。戴的军帽也是草绿色的,瘪瘪歪歪地戴在头上,有网友评价他活象赵本山,还真是一针见血。

我看他演那个酗酒打老婆的“曹三顿”还比较合适。

假老三拉手风琴的手势很不地道,摄影偏偏还给好些特写镜头,好像生怕观众看不出破绽来一样。

有位网友这样评价扮演老三的演员:

“那个所谓的老三是由一个疯狂的“自我秀”装扮的,根本不是演员,而是个业余演戏玩票者,因为他是此片的摄像,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抢个主角当当倒也方便得很,出现这样个不伦不类的老三也就不奇怪了。

恶心,看见此人就想吐,也不先照照镜子研究一下自己的模样,他配不配扮老三。他哪里是在演老三,分明是在秀自己,整个一自恋狂。”

--------------------------

总的来说,这部记录片的“人物采访”部分比“情景再现”部分拍得好,而“人物采访”里,被采访的人物比采访者演得好。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0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