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运与你相随。万瑞
正文

二十二、终于走完了悲壮的行程

(2014-03-25 14:11:14) 下一个
 二十二、终于走完了悲壮的行程
第三天下午,大家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头昏眼花,没有一滴水,没有一粒粮,只有遍地的黄沙和晴空中焦灼的阳光,大家都仰卧在沙丘上休息。出路当然还有一条,就是继续向西南方向走,到了大路上才能找到水喝,可是我们已经寸步难移了。当时派李先念同志的小参谋简佐国同志去侦察附近是否有水,大家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他却有去无归。口渴肚饥,人们都迷迷糊糊地处在半休克状态。突然有人发现所有的牲口都不见了,大家顾不得昏迷疲劳,赶快去找牲口。有人在用望远镜了望,见有几匹马正在低头吃着什么,偶然的发现给了我们生的希望,我们跳起来奔跑过去,这才发现那里有一大池水。真是我们在这里渴的要命,所有的牲口却在那里饱饮清泉。我不顾一切跑到池边,猛喝一通,我一口气喝了六大缸子水。于是人们又有了精神,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进,终于来到了大路上。
在大路上走了一会,突然听到远处有汽车行驶的声音,我们正在莫名其妙,汽车已渐渐驶近,这才看清车上还有两面红旗。啊!红旗!这一定是我们自己的人。果然,是我们大队伍的人和盛世才办事处的人来接我们来了。真是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同志们都流下激动兴奋的热泪。牲口由他们骑回,我们登上两辆汽车,直驶星星峡。在星星峡,陈云、滕代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迎候我们。第二天来了几架飞机,空投了一批枪支弹药,第三天飞机又空投了军装。我们丢下破烂不堪的衣服,换上崭新的军装,原来这些物资都是共产国际的支援(注1)。1937年5月5日正是马克思诞辰的那一天,西路军幸存的八百余人(注2)坐上几十辆汽车离开了星星峡,三天之后到达乌鲁木齐,我们被安排在东门外新兵营,从此结束了西路军悲壮的行程。

(注1)共产国际把200余辆汽车的支援物资运到祁连山,到达后发现我们已经不在了,只好又返回乌鲁木齐。
(注2)攻打安西时,我们还有一千余人。


后记
1981年11月12月之间宋侃夫同志分六次向我讲述了他在红四方面军的经历,主要是红四方面军电台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但必然涉及到四方面军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说我党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一些少为人知的情况。因此,我觉得这个回忆录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回忆录的标题和文中的小标题都是我加的,特此说明。

齐特 2000/8/12

1982年年初整理一稿
2000年8月12日二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