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运与你相随。万瑞
正文

十六、二过草地,两河口会议

(2014-03-25 14:02:39) 下一个
十六、二过草地,两河口会议
分裂的来源已久,一切迹象说明张国焘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根本不愿意与中央在一起,于是我们第二次过草地南下。
所谓南下,实际上是准备向西。“到天全、芦山吃大米,吃腊肉!”成了动员部队的口号。由于长途奔徙,疲惫不堪,而又长期吃青稞麦子,这个口号在当时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到达天全、芦山、雅安、大邑一带,共走了二十多天,其中打了不少仗,虽然消灭了一些敌人,缴获也不少,但我们的损失也很大,部队大量减员,敌情还是十分严重,我们的处境仍然十分困难。这一年(1935年)的冬天,我们是在天全过的。
一般性的政治会议,张国焘是不叫我参加的。在天全、芦山的两河口(按:应为卓木碉,今马尔康白沙寨),开了一个干部会,对这个会议我记得比较清楚。因为当晚散会后,我回住房的路上,要过一座独木桥,我的眼睛不好,那天夜里掉到河里。这个会给我的印象十分不好,现在从当时的情况推论,这个会可能是张国焘决定建立第二中央后,为了煽动干部反对中央,并达到他建立第二中央(当时叫临时中央)的阴谋而召开的。
会议由张国焘主持,会上首先是李卓然、何长工、邵式平、罗炳辉等同志讲话,他们的讲话给我们的影响极大,因为他们是一方面军的干部,长期跟党中央、毛主席在一起,怎么也反对毛主席、反对党中央呢?特别是何长工劲头很大,大喊口号:“打倒毛泽东!”,李卓然也细声细语讲了不少。会议由何柳华(即廖承志同志)做的记录,事后刊登在张国焘主办的《干部必读》上。会后他们都升了官,李成为第二中央的政治局委员,何当上了第二中央的组织部长。朱总、徐帅在这个会上没有讲话,但张国焘在第二中央委员的名单中,仍然写上了朱总、陈少禹等人的名字。这个会开了整整一天,在会上宣布临时中央的成立,直属共产国际。会上反中央到了顶点,气氛非常紧张,时间是1935年10月。
与此同时,成立了“波巴依德瓦”(藏语)中央政府,邵式平同志任主席,熊国炳同志任副主席。邵在会上也是慷慨激昂地讲了一通,邵还找了一个藏族人做老婆,后来带到延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