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47)
2017 (64)
2019 (57)
2020 (73)
2021 (66)
2022 (38)
俺们江西告急!今年遭遇本世纪以来最大洪水,甚于98年!截止2020年7月13日,全省共99个县,550万人口受灾。昨天看油管视频,触目惊心!整个鄱阳湖地区(九江)一片汪洋大海,多处溃堤,很多村庄完全泡在大水中,不少房屋已经明显倾斜甚至倒塌。南昌、景德镇也未能幸免,大水蔓延街道,灾情严重。
水灾视频
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而降水期又在4-9月份,就此而言,江西现阶段发生洪灾是每年常情。但究其根本。首先,今年夏季风较弱,使雨带长期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期增长,流域降水量剧增。而江西又处于长江干流的下游区域,以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也意味着长江流经江西湖口后地势更为平坦,长江流水流速放缓,上游大面积的来水不能及时的排出,以至造成拥塞进而泛滥。
昨天在日朋友看到网络消息,急急来微信问我:你家也在江西,有没有事?我答曰:我家不在赣北,而是赣南的赣州。同样受暴雨侵袭,赣州都不发大水,因为赣州市有一个著名的排水系统。
这个排水系统,就是千年前宋代修建的福寿沟。
主持修建福寿沟的人叫做刘彝。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他有一句千古名言您肯定知道,那就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宋城公园古城墙边的刘彝铜像
刘彝庆历年间进士及第,就是中了皇帝亲自的主持的殿试,福建人,对水利工程非常感兴趣,所任官职地方都有一定作为。福寿沟,一个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地下排水系统“活文物”。
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他根据城市规模、街道布局、地形特点,建成了福沟和寿沟,“寿沟受城北之水,东南之水则由福沟而出”,“纵横纡曲,条贯井然”,分别将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因为两沟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而得名。
修建福寿沟整整用了十个年头。刘彝不仅组织规划设计和建设,还亲自监工,严查每一个细节。在选材上,刘彝近乎苛刻。他采用当地七里窑烧制的优质砖来垒砌,一旦砖风化了,方便及时更换。在建设上,刘彝更是一丝不苟,将过去简易的下水道改造成矩形断面,沟顶则采用拱形,用砖石垒盖,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测量,现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高1.6米;最小处宽、深各0.6米,与志书上记载基本一致。
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
水窗
我以前不知道这是水窗,还纳闷这些小孔干嘛用?作为瞭望孔显然太低了。
福寿沟的建设理念里考虑了生态效益最大化。设计之初,福寿沟与城内三大池塘和几十口小塘连为一体,有调蓄、养鱼、溉圃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功效,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链。
福寿沟能发挥作用,离不开一个基础:赣州城保留了古城墙(请点击往日博文:柏林墙倒了,这座墙却依然耸立)和古城水系。
民间传说认为,赣州是座龟形“浮城”,不管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跟着浮起来。现存的赣州古城,的确是由唐末五代时风水学家杨筠松选址建造的“上水龟城”,城形如龟,可以减小洪水对城墙的冲击力。
筑造符合力学原理的“浮城”、用铁水浇筑砖石城墙,这在古城防洪史上是个创举。赣州人还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历代以来不断加高加固城墙,戒备洪水。明朝初年,城墙只有二丈四尺高,到明末增至三丈三尺。
依靠福寿沟,赣州旧城区几乎每年都“雨而不涝”,这在全国众多古城中是罕见的。
听完我的介绍,朋友连说了不起。又感叹千年古人尚有如此智慧,而现代人建造的城市,每逢大雨,便涝成大海,甚至包括我们的帝都,排水系统基本不发挥作用。作为城市规划者,不感到羞愧吗?
除了赣州,我国尚有寿州、文安、潮州、荆州、台州等十多座古城至今仍起防洪作用。
现代人可上天入地下海,为何却修不好一个排水系统?在为古代能工巧匠自豪的同时,更多的课题值得现代人思索。(顺便说说,同样是首都,日本的东京夏季也多雨,但再大的雨也不涝,也是因为有一套科学而又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关。反看帝都,需要学他人之长的地方太多了)
庚子年太反常,新冠还未停,洪水又袭来。希望老天不要再施淫威,暴雨早日停息,大水早点退却,恢复往日美丽家园。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再听这首歌,越发深有感触,“谁不说俺家乡好”?我们拥有共同的一个家园,不要再有更多的伤害和困苦。但愿,明天的生活充满阳光!
赣南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但真是块风水宝地。
谢谢亮妈听歌,还是有几处不是很满意,以后有时间再唱。
赣州市有著名的排水系统,应该学习推广啊,真希望洪涝过后,好好总结经验教训,把基本建设排水系统搞好!
https://youtu.be/gRNnNWRqUSc
原来有没有受灾是根据有没有救灾来确定的,那以后都不用救灾就不啥事都没发生。
自古以来掩耳盗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发挥得淋漓尽致。
油管这两天上传了很多新视频,总之还是可以说明水患之严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lfK9Hx6WM&t=36s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499/202007/7203.html
老祖宗的东西都被毁的差不多了。赣州很幸运,福寿沟经过几次大修,一直保护完好。
古代水利工程造福我们后世子孙,能完好保存下来不容易。无锡早年间也是沟渠纵横的,49年年都给填了,才有发大水,老辈人都稀奇没见过。
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他根据城市规模、街道布局、地形特点,建成了福沟和寿沟,“寿沟受城北之水,东南之水则由福沟而出”,“纵横纡曲,条贯井然”,分别将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因为两沟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而得名。”
学习和欣赏了,平安是福。
歌儿好听,鼓掌!使劲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