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47)
2017 (64)
2019 (57)
2020 (73)
2021 (66)
2022 (38)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才女,那可谓是层出不穷。从汉代的卓文君,到东晋的谢道韫;从唐朝的鱼玄机,到宋代的李清照;从才色双全的秦淮八艳等,每一位都为中国文化留下了绚丽的一笔。
但有才有貌有德的,就凤毛麟角了。今天,就要讲述这样一位女子。
她,叫班婕妤,东汉大才女班昭的祖姑。一个家族里能连续出现两位青史留名的女子,是非常了不起了。班氏家族还出了很多杰出人物,像史学家班彪,班固以及军事家班超等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她有一首如泣如诉的《怨歌行》,也叫《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诗歌用团扇秋凉见弃的情景比喻诗人自身凄惨的命运,委婉地道出了一位薄命女子的怨情。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的读者。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班婕妤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婕妤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汗马功劳。而她自幼聪明伶俐,秀色聪慧,工于诗赋,文才出众,读书甚多。
汉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汉称帝刘骜即位,班氏被选入皇宫,这却是其悲剧命运的开始。班婕妤刚开始为少使( 下等女官 ),不久得宠,赐封“婕妤”。
汉成帝被班婕妤的美貌及文才所吸引,很喜爱班婕妤。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他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班婕妤的拒绝,她说:“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 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意念只好暂时作罢。
班婕妤的知识渊博,文学造诣极高,特别是历史方面的知识,常常能开导汉成帝。她又擅长音律,能够使得汉成帝轻松舒适。她与皇帝生曾经有过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出生几个月之后便夭折了,班婕妤此后再也没有生育。
王太后非常赏识班婕妤的德操,把班婕妤比作樊姬(樊姬是是春秋时代五霸之一楚庄王的王后,以贤德而出名。她以自己的行动使得楚庄王改过自新,勤于政务,不再出去游玩打猎,后又推荐楚庄王重用贤人孙叔敖为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但是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
后来赵飞燕姐妹人宫后,持宠而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想陷害班婕妤。然而班婕妤却从容不迫地对称自己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汉成帝信了,但是班婕妤不想跟赵飞燕姐妹斗争,于是表明自己要去侍奉太后,远离赵飞燕姐妹的权力中心,只有在太后背后才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她们的伤害。
班婕妤从此呆在深宫。班婕妤怜悯年华老去,借秋扇自伤,作开篇所述《团扇诗》,又称《怨歌行》,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怜爱了。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然而这些都与班婕妤无关了,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拜之外,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以涂涂写写,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从而为文坛留下了许多诗篇。
因为纵情声色,汉成帝在绥和二年三月,崩于未央宫。汉称帝崩逝后,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于是王太后让班婕妤担任守护陵园的职务,从此班婕妤每天陪着石人石马,冷冷清清地度过了她孤单落寞的晚年。大概一年后班婕妤就病逝了,时年约四十余岁。死后,葬于汉成帝陵中。
班婕妤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才女,她的作品很多,可惜绝大部分都找不到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篇,对后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身为女子的她,满腹治国理论,为人低调,不争不抢,可称是深宫中最完美的女人。但她的人生却是悲惨的,晚年凄惨老去,无所寄托。
再看看如今的屏幕上,后宫戏是一出接一出,你未唱罢我又登场。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大战,惊涛骇浪,血雨腥风。令观众眼花缭乱,不知是起了正面教育意义还是教人不择手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五律·班婕妤
文/墨脉
得宠因才貌,淑贤芳誉多。
燕来君蜕变,祸至意消磨。
挥扇尘嚣拂,赋文心绪哦。
余年石人伴,不再起风波。
(挥扇,代指班婕妤的代表作《团扇》)
这首《枉凝眉》,似乎也适合班婕妤,在后宫中耗尽了红颜,最后孤独离去。(这是重唱版,比老版有质的飞跃)
更多古代才女系列博文,请点击: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499/118279.html
墨脉歌声永远最动人!唱得好极了!
===========
谢谢文城“才艺双星”的墨脉,我其他不会,抢个沙发鼓掌拍手还是会的。
《空港》录制完了,找个机会发上来。
班婕妤是班固和班超的什么人?而王莽借着王太后的权势逐步做大,终于有了:“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