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香港可是变化太大了。我却从一个痴迷香港的大陆客,变成了再也不愿意把旅行时间放在香港的人。

王江女:知名网络写手


 

第一次去香港还是主权移交前,单位派我在那里工作了三个月。当时香港的机场不是大屿山这个新的,还是启德机场。飞机陷进九龙那块小小的谷地准备降落时,花红柳绿的看板飞入眼帘。我心里挺激动。那时除了去过一次美国,我还哪里也没去过,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井底之蛙。 

 

从那时起,我就痴迷这个空气里弥漫著中国菜味的拥挤城市。在过去六年里,我每年都去香港,把春节、五一、十一这样的假期都耗在了那里。 

 

旅行香港的好处很多,总结起来,至少如下: 

 

第一,香港很近,坐飞机三个小时刚感到该活动活动腿了,就到了。不像那些跨国旅行,长途飞机坐得人精疲力尽。 

 

第二,香港是中国,又不全是中国,在那里最能感觉到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交结纠缠,有满眼的香港中国人,还有混血人印度人英国人葡国人,拿了外国护照的中国人就更多。到了香港,感觉是出了国也没出国——能买全世界最便宜的免税真名牌,能吃最地道的港式茶餐厅、最贵的法餐意餐,能看大海能爬高山,能感受繁华、也能走街串巷邂逅恍若殖民之初的渔村风貌。 

 

第三,在香港能买到各色八卦杂志,能看到各种声音的报纸,能买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能在乾净舒服的电影院看最新的美国电影,这些事情对我这样的酸腐小资来说,已经成了人生必备品。 

 

第四,在香港买手提电脑买数码相机,动辄就比国内便宜上千元,我给自己搬完这些设备再帮朋友们搬运,买上一次就值回了票钱。我给女朋友们买的兰蔻、资生堂化妆品,香港一瓶一百八港元,国内一瓶三百八人民币。这些经我长途贩运的东西,带给朋友的,不仅是价廉,还有情谊。这不就是人生的大享受? 第五,世界上除了香港还有哪里过去数年中有斗转星移的沧桑巨变?我一次次前往,亲见人们在1996年时还遵守人行横道的红绿灯,规规矩矩地红停绿行。而现在,那些灯大多时候已经成了摆设。我从细微末节的变化里体验著香港,痛心疾首或豁然开朗地为它祝福著。我在这个城市因为工作结识的朋友们,有的从大富豪缩水成小富豪,有的从高薪白领成为无业人士,有的在大陆跻身「代表」、「委员」之列,返回头再去香港用新头衔捞钱。香港这个舞台,上演的戏剧比伦敦西区那些久演不衰的真戏剧精彩多了。 

 

以上文字,屈指一算,应该是写于2002年。12年过去了,文章只是存在电脑里,没有再看过,当然也没有改动过。我每年仍然去香港,总共去了大概几十次。但是,从两年前开始,这种光顾几乎戛然而止了。 

 

12年,香港可是变化太大了。我已经从一个痴迷香港的大陆客,变成了再也不愿意把旅行时间放在香港的人。这种变化大约开始于梁振英选举前后。当时感觉就不太对劲,哪里还有英国管治的遗风?简直是大清王朝的属地。 

 

大陆客秉承多年习惯,把第三世界人民的秉性通过自由行带去很多,口碑差到被人骂蝗虫。12年前香港的种种好处,已经快要荡然无存,不用说货品价格跟欧美比没有任何优势,人文环境也一落千丈。我曾经在尖沙咀看到过标语大字报高音喇叭,简直是文革捲土重来。不想被视为蝗虫,我只好改道他行。 

 

不过对香港的祝福,还是发自内心的。希望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香港能够顺势而变,躲过劫难,河清海晏。

标签: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