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继承人
九月的一天,荣叔叔一大早就带着一位中年男士造访安文。他之前特地叮嘱叶好提前预留下这天,哪儿都别去,只在家等候他。叶好于是破天荒向学校请了一天假。
那位陌生男士戴着一付琥珀嵌金丝眼镜,衣着一丝不苟,颇有派头,原来是伦敦来的一名资深律师。推开那间装饰着几幅维多利亚时代名画,极少用于待客的华美的会客厅,客人们各自落座。玛丽端来浓郁香醇的蓝山咖啡,又另外给叶好送来一杯当年采制的新鲜毛峰,古朴雅致的白瓷茶盏里,绿芽舒展,汤色青碧透有微黄,随着热气传来淡淡幽香。
简单寒暄后,律师拿出一大叠法律文件,仔细向叶好解释,并请她一一过目,然后签名。非常繁琐的手续,叶好虽然年轻,却是个心思细密的谨慎人,知道名字是不能随便乱签的。象她那样年纪轻轻,却不得不事事靠自己拿主意的人,也只能选择谨慎。弄清楚了整个来龙去脉,恨不得用放大镜看清所有条款的细节,她拿起签字笔,慎重地签下了所有文件。
从此,她正式成为荣叔叔所在的荣光集团30%的股权持有者,同时也是董事局董事。“荣光”是从荣叔叔和叶好父亲的姓名中各自取了一个字。叶好的父亲姓鹿,名有光。
最后,荣叔叔拿出了一张资料照片,陌生的亲爱的两张脸,爸爸高贵,妈妈优雅。一个温和睿智,一个笑靥如花。远客当前,不是流泪的时候,她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强忍住了眼泪。
整个会面用去了半个上午的时间,从会客厅的落地窗目送律师携带着文件匆匆离开,荣叔叔转过身,热情洋溢地握住她的手:“祝你生日快乐,小鹿。这是我特地为你准备的一份厚礼。”叶好心里略微一惊:“今天是我的生日!”她之前在所有证件上注明的,原来是她到通仁县儿童福利院的日子。十九年前的9月9日,她在某处呱呱落地,带给她的父母无限欢喜。
和奶奶张朔望一样,叶好出生的那晚没有月亮,是一个月中最黯淡的日子——农历30,也称为“晦日”。因为出生在黑暗的晦日,所以期待农历十五月圆之时 “望日”的皎洁圆满,奶奶起名朔望。月亮,是天上的一只眼睛,这么近,又那么远。它始终是神秘的,它的阴晴圆缺也是神秘的,总是那么牵动人心。
宴客餐厅难得宴客,玛丽按照正餐流程,准备了整套的骨瓷器皿和镀金餐具,陆续送上一道道法式菜,有大厨的水准。面对桌上摆放的一溜大大小小的各色杯盘刀叉,叶好从来无需学习这些餐桌礼仪,她很自然地就懂得什么刀叉配什么菜式,什么器皿盛什么茶酒。
来到安文后,她已经领悟到:餐桌礼仪的最初诞生不是为了令人拘束,也不是为了炫耀奢侈与高贵。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种杯盘餐具的产生,本质上是为了给人提供极大的方便,使其充分地享受每一口美食与美酒。她是个敏感的人,了解并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自然懂得如何选择、如何鉴赏、如何享受。对于物品的材质、设计和工艺,她也都一一细心地去体会,美为什么是美,好为什么成就为好。
她认为:礼仪始终是为人服务的,人不应该成为繁文缛节的奴隶。是否拥有得体的礼仪,不应成为分划阶层、藐视他人的依据。内心贫瘠的人,只能靠紧紧抓住表象来展现富有。那些对仪式和排场有着病态执着的人,心里都有某种苦。
我们所处的环境,充满了野心勃勃的推销员,合力打造出一种以消费作主导的社会文化。以消费能力来定位人的处境,以消费能力来决定人的幸福感,千方百计地把你喜欢的不喜欢的东西统统塞给你。那些让人爱而不得的消费方式,在我们的心灵制造出的渴慕、痛苦与焦灼,刺激着人们想方设法去抓取财富。人们,被消费的巨鞭粗暴地抽打着、驱赶着,乌泱泱地奔赴各个名利场。
不要让别人就这么轻易地定义了你。
叶好感激命运的慷慨赠与,作为一名富有的继承人,如何去驾驭这突然降临的巨额财富?财富对人的意义因人而异,这个问题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她想:无论富贵与贫穷,她都能够安之若素。手里越是富有,脚下越要稳重。由始至终,她都要做自己的主人。
荣叔叔带来一瓶陈年好酒,那个日子是有纪念意义的。他告诉叶好,那一年,他和有光刚刚开始事业上的合作。“希望在未来的日子,能够和他的女儿有新的合作。干杯。”他举起杯。
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未来。
鲜花,美酒与佳肴,十分应景,正符合生日的隆重。十九岁的芳华,前面是大把的好时光,可惜,庆祝的只有两个人。
午餐之后,荣叔叔建议和她同去黄钟大鼎走一走。
走进她之前没有进去过的一栋银灰色扇贝形大楼,扇贝,这是不是在隐喻楼里面隐藏着珍珠?在三楼一间占地约400平米的屋子前,荣叔叔按下指纹锁,邀请她一同进去参观。叶好注意地看了看白底蓝字的门牌:A.I. 实验室。A.I. 人工智能?她曾经听人提起过。同学里有两个看起来酷酷的英国男生,一个绰号“雷电”,一个绰号“蓝鲸”,他们主修的是计算机科学,成天痴迷于制造机器人。他俩平时和大伙儿在一块儿,要么不说话,一开口,三句话离不开A.I.。
好奇地推开门,实验室里静悄悄的。屋子两边间隔成一个个的小格子,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格子间里盯着电脑低头忙碌。听见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抬头看他俩。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时常有人来这里参观。屋子中央是巨大的工作台,摆放着各种仪器。叶好惊讶地看到一些象真人的四肢、躯干、还有大脑的部件,随意地堆放在工作台上。不明真相的人咋一看,会被吓一大跳,以为来到了恐怖的肢解凶案现场。
一个看起来漂亮得不真实的高个子金发女孩笑意盈盈地走过来,热情地和两人打招呼:“你们好,我是这里的接待员——人工智能机器人艾娃,欢迎你们来访。大家都在忙着工作,你们请随意看看吧。有什么疑问,请尽管提出,我可以帮忙解答。”
“天哪,她是机器人。”叶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以置信地凝望着艾娃的一颦一笑一回首,她忽然理解了雷电和蓝鲸对A.I.机器人的痴迷。亲手打造一个活生生的“人”,那是一种接近造物主的感觉吧。
两人跟随艾娃在宽敞的实验室里漫步,艾娃如数家珍地向二人介绍一个个闻所未闻的高端A.I设备。A.I.实验室,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珍珠。
“你的父亲有光,是我所知道的最优秀的A.I科学家,虽然过世已久,他的实验室里造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仍然是目前最先进的。你的母亲栗原由美,是他最好的助手,可惜……”聊起叶好已故的父母,荣叔叔叹息地摇摇头。
这是叶好第一次听说父母原来是最优秀的人工智能专家。“他们的事业有待传承和发扬,如果你能亲手接过这一棒,在人工智能领域去努力学习与探索就再好不过了。”荣叔叔的这番话看来放在心里已经很久了。
她动摇了,医生,人人都可以当。父母已有的成绩,在召唤她接班。一下午简单的参观已经让她感受到人工智能是一片神奇的领域,难怪雷电和蓝鲸会如此着迷。
艾娃把两人送出门的时候,她忍不住回头张望,隐约感觉到自己以后会再回来。
那一夜,她躺在卧室的大床上辗转反侧,听到隔壁起居间的布谷鸟报时钟“布谷,布谷”已经报过了十二点,她还是没有一丝睡意。在兴趣和责任之间取舍,放弃自己救死扶伤的梦想,并不是那么容易。将来的工作是选择和人打交道,还是和机器打交道?不知不觉,天色渐渐亮起来的时候,她的思绪也从迷蒙变得越来越清晰。她将来要制造的A.I.机器人,将会是人类忠实的照护者。机器,依然可以传达对生命的温柔与慈悲。
过完生日的第二天,她向校方提出了放弃医科的学习,转向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科目。然后给荣叔叔打了个电话,告知他自己的决定。电话那头,喜出望外。
雷电是第二个得知这个消息的人。叶好的聪颖、勤奋和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太棒了,我们等着你加油赶上来。咱们到时候一起组个三人小组吧!”他兴奋地和她击掌。蓝鲸在一旁呵呵笑,又有一个同学和他俩有了共同的方向。
雷电和蓝鲸已经在路上,在新的方向,她开始了新的追赶,新的跋涉。
周磊看到这里,露出苦涩的微笑,低下头亲吻她聪慧的额头:“宝贝,原来你还曾经是我的同行。”
感谢您的阅读,最后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不过我小孩不喜欢Dan Brown的作品,他也读和写想象和虚构的科幻或魔幻小说。他的理由之一是Dan Brown是个地道的将小说说成是真的发生过似。
在Dan Brown的小说“Origin" 开篇, 他又写到:" all art, architecture, locations, science, and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in this novel are real"。所以我想在" fiction and documents book"之间的空间,和发挥余地。Dan Brown为了这部小说,也与许多computer science 的科学家们充分探讨
据我所知,A.I.研究方向几十年前就有了,以前只是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少为人知。如果您可以接着读下去,您会发现这是一篇基于想象和虚构的科幻或魔幻小说。我没有看过别人的A.I.题材小说,也很少看小说,我只是在自己的头脑里独自狂奔,独自表达。
您的留言让我做了一个反思:对相关题材的不了解,这样会不会因此失去对A.I.这个热门话题的发言权呢?我想应该还好吧。
行文间有一种充盈的感思令人回味。
关于消费观那几段值得借鉴和警醒。
刚刚发现一位才人,准备从头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