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失落的亚美尼亚人(中)

(2014-02-05 19:25:58) 下一个

亚美尼亚曾经的辉煌还得追溯到公元一世纪,葛尼神庙(Garni Temple)是古希腊建筑风格(Parthenon)融入亚美尼亚文化的仅存遗迹了。从葛尼神庙的气势,不难看出当时的亚美尼亚奥龙特(Orontid)国王的得意。紧靠在葛尼神庙几寸之内的,是一座公元七世纪造的古基督教堂遗址,据说世界上两种宗教能靠得如此近的,非此莫属。原来的神庙和教堂在1679年被地震震塌了,现在的神庙则是在苏联时期发掘重造的。很明显的是,原来的石块是手工雕凿而成,而现代补上的石块则完全是由机器切割而成,颜色新而且没有雕花。

离神庙不远处有个被铁皮加建得不伦不类的一排矮房,同去的当地朋友说那里其实是个古希腊式的浴室遗迹。边上的围墙风化的很利害,看着非常古朴,没路进去,我只能踩着古围墙而过。从布满灰土的窗子向里望去,池子里干枯见地,灰蔓尘蔽,依稀能见的便是池底那古希腊式的瓷砖画(Mosaic),周围虽然破旧,但那画纹却还是栩栩如生,颇令人震撼,看来古代人的耐心和追求极至是跨了国度的。唯一不解的是公元一世纪又没水泵,这山顶浴室曾经的流水是哪来的。

当蒙古人侵入中原大地,建元驱金灭宋之时,公元1215年,在丝绸之路上连接欧亚大陆的里海(Caspian sea)的那一头,一座从公元四世纪开凿,在坚硬的石山中镂雕而成的基督教堂与寺院正在完成之中,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葛哈修道院(Geghard Monastery)。

从葛尼神庙到葛哈修道院的山路上,有很多小摊出卖着自制很纯朴的土产。路况并不好,停车场也小得可怜,根本停不了大巴,而没有旅游大巴的好处,便是这些古迹向游人完全开放。对我来说能亲手抚摸古石刻,除了观摩还能得到手感,可是比吃了大餐还要过瘾。石刻粗看仿佛是风化石,其实是很坚硬的整石,用手轻轻地拍打便能听到很坚硬完整的徊响。石面粗燥但坚硬无比,细看便会发现这些石刻有着很独特的基督教风格,完全不同于波斯文化,佛教文化,或者现代的基督文化雕饰。

正在进行仪式的主教堂是不让拍照的,可从主教堂出来的人们都会点一支腊烛,许个心愿。从她们的脸上不难看出虔诚和质朴。

#1,
葛尼神庙

#2,
葛尼神庙前的当地游人

#3,
葛尼神庙和基督刻碑

#4,葛尼神庙和亚美尼亚人

#5,我身后的铁棚便是那古浴池

#6,路上的小摊一

#7,路上的小摊二

#8,葛哈修道院

#9,废弃的石窟

#10,标准的亚美尼亚基督石刻纹

#11,修道院主教堂进口石窟

#12,修道院石窟之一

#13,修道院石窟之二

#14,虔诚与心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陶次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胖头鲤' 的评论 :
您说的一点不错,多谢了。
胖头鲤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好图!
在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夹缝中生存的弱小民族的确是多灾多难!
陶次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zi' 的评论 :

谢谢留言。石窟里雕的动物,据陪同的当地人讲,最高的是牛,牵着的两头狮子,底下的老鹰抓小羊是啥我忘了。
mizi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亚美尼亚。在美国的年轻一代,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犹太人曾经历的苦难,可是却没有几个孩子知道在亚美尼亚曾发生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惨无人道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纳粹的恶行。

很喜欢“葛尼神庙和基督刻碑”的那张照片,苍凉中透着坚实;石窟很美,好奇上面的动物有什么寓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