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闯入者

(2019-07-28 10:46:57) 下一个

刚看了这个电影,闯入者。查了一下,是2014拍的,不新不旧的电影。现在很难静下心来看一部文艺片,居然看完了,一是女主角吕中演技了得,一个人撑起这部戏。二是因为小时候在贵州生活过,很有带入感,贵州也算半个故乡了,母亲是贵州人,所以天然的对贵州有亲近感,至今听见贵州话,依然觉得很亲切。

童年也是在贵州小镇的厂区长大,在我眼里当时的一切欣欣向荣,父母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我走路上下学很安全,不用父母接送,所有的熟悉的地方都可以步行到达。学校门口的小吃摊是我认为天下最好吃的东西,甜萝卜,豆腐果,丝娃娃,酸梅汤,米豆腐,每样我都爱吃,手里有点钱就去吃摊摊,被妈发现了挨打也在所不惜。游泳,月票,两块钱,可以一个月想游多少次游多少次,每回夏天过完,都像黑的像炭一样。每年寒暑假轮流去爷爷奶奶家和外公外婆家,从未觉得贵州有什么不好,那时侯贵州小镇厂区就是我的整个世界。直到回爸爸老家,姑姑家的表姐叫我贵州蛮子,然后我就打她,现在想来我妈小时候老打我,被打多了,我完全学会了打人打哪里疼,又不把人打伤。所以儿时的我也喜欢打人解决问题,后来直到父母工作两地分居,我跟着父亲生活才被父亲改回淑女路线。扯远了,那时第一次和父亲聊起这个为什么是贵州蛮子这个称号,父亲说历史上贵州属于落后地区,所以被称为蛮夷之地,当时气的不行,我爸解释完了就算了,完全不帮我。表姐后来喊一次被我打一次,我姑完全没办法,再说我,她女儿被打的更惨。那时的我完全受不了别人说贵州不好。想想那时候的我真的太爱打人了,哈哈,有点讨厌。现在成年后,其实也能理解姑姑的想法,要是我的哥哥在边远地区娶个媳妇回来,我可能也不会太喜欢。理解归理解,现在仍然不太喜欢姑姑一家,基本不和她们来往了。不知是因为到了美国以后,还是年纪大了,朋友,亲戚都是合得来就来往,合不来就算了,不再勉强自己。

电影里的厂区非常破败颓废,完全不是我儿时的印象,这才领悟对于大城市的人来说贵州的小城镇就是一个山沟沟,虽然不能完全理解电影里的主人公怎么能那么不择手段要离开贵州调回北京。但终于理解了父亲当时为什么那么渴望调回老家,因为有比较吧,一向强势的母亲也听从父亲的决定。我们也从厂区小镇搬到贵阳,再从贵阳搬回父亲的故乡,我的世界也越变越大,中学的时候还能偶尔回贵州看看,后来再也没回去过。不过父母每年暑假还是会回贵州厂区住一段时间避暑,其他地方都不爱去,还能看见很多老熟人聊聊天,年轻人能走的都走了,厂区真的破败了,可父母还是愿意回去,人老了,念旧,那是他们年轻时用青春建设过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balalacoin 回复 悄悄话 年轻时的,不管好的坏的,都会缅怀,还不许别人说坏话。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知青也是同样的心态, 哭天喊地地下到一个完全不同又落后的地方, 一住三年五年乃至十年八年, 拼死拼活地离开了那儿回到原来的城市, 老了老了有不时地怀念起年轻时那么不喜欢的地方, 为的是什么? 自己的年轻岁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