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介紹非主流,報章少分析,商業味低,但是內涵深,能啓發思考的電影。
个人资料
傅裴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悼洛威爾 憶阿波羅13號

(2025-08-25 13:13:19) 下一个

悼洛威爾 憶阿波羅13號

每個媒體在八月七號那天,都播出太空人吉姆·洛維爾(Jim Lovell, 3/25/1928- 8/7/2015 )過世的消息。洛維爾這輩子擔任過三次登月任務,他乘的阿波羅 13號,原本載他第四回升空,但途中的爆炸事故,使他準備漫步廣寒宮的願望破碎。1995年上演的電影「阿波羅13號」(Apollo 13)就是改編自他的回憶錄「Lost Moon: The Perilous Voyage of Apollo 13」。

我追太空片來自「外行人看熱鬧」;「阿波羅13號」的導演朗·霍華德(Ron Howard )選劇本很能迎合大眾的口味。此片拍得緊湊又動人心弦。「計劃趕不上變化」,還真符合這項事蹟。傳記體改編的劇本並不偏重單一紅花,其他綠葉也都稱職。

「阿波羅13號」 實事改編

入選人馬:指揮官吉姆·洛維爾(Jim Lovell,湯姆·漢克斯Tom Hanks飾)、指令艙飛行員肯·馬丁利(Ken Mattingly,1936 – 2023,蓋瑞·辛尼斯Gary Sinise飾)和登月艙飛行員弗雷德·海斯(Fred Haise,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飾,1955 –2017),原本合作無間,沒想到都快發射了,醫療隊竟發現馬丁利沒得過麻疹,要是半路發作,豈不前功盡棄?馬丁利的知識技術都拔尖,卻臨時被候補杰克·斯威格特(Jack Swigert,1931 - 1982,凱文·貝肯Kevin Bacon飾)換下。這是離開地球前的第一樁不順。

出發後第三天發生意外:指令艙氧氣罐中一根外露在純氧的電線引發爆炸,造成太空船嚴重受損。洛維爾告訴地面:「休斯顿,我們有麻煩了!」(Houston,we have a problem)。

洛維爾指揮大局,艙友各有絕招。地面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大掌櫃吉恩·克蘭茲(Gene Kranz),由艾德·哈里斯(Ed Harris)飾演。克蘭茲領導一群專家,冷靜沈著地想盡妙計。他也有一句名言 :「失敗不是選項」(Failure is not an option)。

附帶的登月小艇臨時變成救命的交通工具。他們受凍忍耐,改變航線。繞月一圈,眼睜睜近在呎尺的目的地,充滿了遺憾。1970年4月17日終於安全降落在太平洋海上。「

「太空先鋒」 史實加虛構

科技日新月異,今天連老百姓都能花錢進太空了。此片令我聯想起百看不膩,太空片的開山之一:「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1983)。由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執導,改編自湯姆·沃爾夫(Tom Wolfe)1979 年的紀實小說。我特別喜歡它的史實、加幽默詼諧的虛構。它是日後諸多太空電影的借鏡。

背景是 1940–1960 年代美國航太計畫的起點,從測試飛行員查克·葉格(Chuck Yeager,1923 –2020)突破音障,到 NASA 選拔「水星七勇士」(Mercury Seven)成為首批太空人。裡頭有好幾個我追星的目標,他們都知名度不高,演技爐火純青。比方演查克·葉格(Chuck Yeager)的山姆·謝培德(Sam Shepard,1943 –2017)。葉格是試飛軍官,開啟了當代的航空方向。

「太空先鋒」裡頭有個改變職場,當上俄亥俄州民主黨參議員的約翰·葛倫(John Glenn,7/18/1921 – 12/8/2016)。飾演葛倫的正是在「阿波羅13號」中那個足智多謀的吉恩·克蘭茲的艾德·哈里斯。哈里斯因為「阿波羅13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哈里斯在湯姆·漢克斯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 中,以聲音客串約翰·葛倫。

失意的真實人物肯·馬丁利,打起精神指導小艇返回地球。蓋瑞·辛尼斯拿捏無私的人性很曲折。他和湯姆·漢克斯合演「阿甘正傳」,乃那個執意為國獻身的斷腿中尉Dan Taylor。辛尼斯因「阿甘正傳」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兩片的角色性格刻畫都鮮活,皆負全力以赴的團隊精神。它們走出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的假想形式,從1950演到1970。都立下太空電影的里程碑。

「阿波羅13號」的四個太空人,繼續為太空總署效力,然而沒有一個真正登月。杰克·斯威格特後來當選科羅拉多州1976年共和黨眾議員,不過次年因罹癌而去世,無法完成第一個國會任期。世界周刊8/24/25 P.22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