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介紹非主流,報章少分析,商業味低,但是內涵深,能啓發思考的電影。
个人资料
傅裴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為你找個家》 父親準備的最後一份禮物 (Nowhere Special )

(2024-06-03 15:21:45) 下一个

《為你找個家》 父親準備的最後一份禮物 (Nowhere Special )

新冠「凍結」了多少好片?

我今天在Landmark 看了一部「重見天日」的電影 - 《為你找個家》(Nowhere Special ,2020)。此片讓我聯想到英導麥克·雷 (Mike Leigh) 的人文氣氛充沛的小品:《無憂無慮》(Happy-Go-Lucky,2008),以及《又一年》(Another Year,2010)。

《為你找個家》由義大利籍 烏貝托·帕索里尼(Uberto Pasolini)編/導/製發生在北愛爾蘭的真實故事。它跟雷導作品的相似點在:它們的文筆皆細膩,也擅寫在社會福利下,社工人員如何卯力地幫助普羅勞工階級。

本片由詹姆士·諾頓( James Norton) 領銜。諾頓在影視界磨練很久。2019 年的《小婦人》(Little Woman)中,他演娶了大姐Meg的鄉村教師John Brooke 。這回諾頓演個擦窗戶的藍領強叔(John)。妻子在生下兒子小麥(Michael,Daniel Lamont 飾)就拋夫離子。劇情濃縮在強叔罹患了絕症,必須短時間內為寶貝找著收養家庭,才能安心地說再見。

此片取鏡準確精緻。從頭到尾離不開窗戶:大的小的、長短不一、又寬窄各型。窗戶作的象徵都是片面人生寫照,再遠或更深都不全面。強叔只能盡其所有,用不同材料:棉、毛、塑膠、海綿還有刮刀,除掉骯髒,使得百貨公司、小吃店、咖啡館、辦公樓、住家的窗戶煥然一新,反射外面蔚藍的雲彩。

他和一位好心的老婦已經熟到彼此交心。她還作三明治招待,跟強叔談多麼想念死去的丈夫;強叔倒不埋怨前妻的絕情,只說她就走了。只有一個苛刻的男人,只因強叔閉眼忍著病痛,就責備他工作時睡覺。付工錢時不乾脆,還說刺耳的話。事後強叔買了雞蛋,丟到每面乾淨的窗戶上,痛快洩憤。

父子互動 情感動人

孺慕與舐犢的雙向畫面:小麥身高是老爸的1/3。Lamont嘟嘟臉、圓眼、翹鼻、薄唇,可愛到不行。一高一矮過馬路,嬌兒墊腳跟摁綠鈕;悠遊在有壁畫的敞地上;爸爸開車,從後照鏡看小乖的動靜;乖寶給老爸蓋被,老爸睡醒,將他抱在懷中;小兒半夜醒來,溜進爸爸臥室,睡到腳邊,猶如母鯨背小鯨;強叔的脖子兩邊刺有伸翅的燕子、手臂刺青幾何圖案,兒子用馬克筆模仿,也畫在手臂上。

Eileen O'Higgins 則演極其有耐心的社工Shona ;她每次出席,陪著強叔跟小麥,拜訪每個充滿愛心的家庭:他們都努力表現自己的包容力。有個黑白配偶組成領養之家,幾個孩子天生有缺陷,但是他們仍然喜歡增大家族;一對老年夫妻渴望孩子很多年了,嬰兒房和遊樂間都準備好了,然而胎兒沒保住;還有富裕的先生跟太太,更是提供充裕的條件,全意彌補妻子不能生育的遺憾;一個忙得沒法收拾家務,臨時接待三人組的單身女子,她的前夫不肯認養。這些家庭成員,皆大方地送玩具,陪吃點心,甚至坐在地板上,跟小麥玩遊戲。

起碼有七八個家庭表面都不錯,卻好比窗外觀察窗內,強哥依舊不捨託付孩子,兩個扛責的社工告訴他,她們已經破例多作了服務。強哥本來不願孩子留下舊的記憶,他要小麥迎接新的人生;但是後來他寫好成疊卡片,寫足他對孩子的愛,還附上親生母親懷抱小麥的照片,都小心存放在一個匣子裡頭。

強叔再也不能爬高樓梯工作了,只好賣掉汽車。劇本對病情很隱約:強叔嘔吐在馬桶裡、有一次他在候症室一個人靜靜地坐著。 父親替孩子洗澡,不教籠頭的噴水沖進寶貝的眼睛;他為孩子除去頭蝨,用軟梳耙起一束束的頭髮檢查;第二次梳頭,任務終於完成,他囑咐孩子告訴老師,頭蝨已經沒有了。他們共祝他34歲的生日。小麥插了34枝紅蠟燭後,硬著要再插一枝,他沒能體會,那是奢求的一枝。

什麼是死?睡前平靜說

對死的疑問,總是瞞不了的。小麥在草地找到一隻僵死的甲蟲,禁不住問什麼是「死」?爸爸去買了一本《恐龍之死》的書,按慣例將那本圖畫書當睡前故事,念給小麥聽。這段情境很肅穆、很直接。小麥出乎意料的,問了「adopt」的意思。劇本脫出窠臼,沒有那些灑狗血啼哭的情節。

詹姆士·諾頓熟稔地演出了刷窗工人的日常,他讓兒子兩足跨坐上肩膀,親密的關係觸動人心。結局寫他終於選了領養愛兒的人。父子乘公車,逛過熟悉的各地。之後上一棟公寓的樓梯,慢走到第三樓,到最後的一間。屋主開門,欣喜地說:「歡迎小麥!」那正是我猜到的最佳人選,祝福小麥幸福快樂!

06/02/2024 (2098) 世界周刊 P.2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