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2025 (1)
《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中美工人隔閡與融合
新冠肺炎肆虐之際,美中關係緊張:貿易戰加甩鍋責任。「中國還是世界製造業的龍頭嗎?」成為議題。今年奧斯卡奪冠的紀錄片,反過來記實華人來美國設廠的點點滴滴。片名《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夫妻檔史蒂芬博格納爾 (Steven Bognar)、朱莉婭賴克特 (Julia Reichert) 製作/導演。華人张苡芊和李米杰聯合製片。林賽烏茨 (Lindsay Utz) 負責編輯。
博格納爾與賴克特 2009年已經打底,推出短片「最後一輛卡車:關閉一家通用汽車工廠」 (The Last Truck: Closing of a GM Plant)。俄亥俄州代頓(Dayton,Ohio)關閉(12/23/2008)當地「通用汽車工廠」。失業工人的沮喪歷歷在目。
工廠空置,靠美國政府補助鄉民。2015年中國企業家曹德旺赴美,把原廠改造成「福耀玻璃美國公司」(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代頓居民感激,紛紛前往應徵上工。本片可算第二集。
牆角掛著攝影機,忠實地一絲不漏。片長110分鐘:
工人排隊申請、面談;管理階級有本地人以及來自中國的人。失業者復職,非常高興。Jill原本時薪$25.00,窩居在妹妹的地下室,傢俱侷促擁擠;獲用後靠新廠薪水付$480.00月租的公寓,感覺又能自立了。 王 (Wong) 遠從福建來,英文略通。十八歲就入廠,滿腹報答公司之情。思鄉時抽菸解悶,不怨不餒。
剪綵熱鬧非凡,中外來賓雲集致敬、道謝;冷不防來了不速之客。。。 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此君乃俄州政壇人物。演講中脫口「工會」,在場不少人立刻臉綠,尤其是副總Dave。Dave既罵髒話,又通知同儕不再讓布朗進廠。工會蠢蠢欲動,卻是禁忌。
接著是揉合期:本地人請華工吃烤肉、釣魚、打靶。老中初次使槍,過癮不已。而後行政層被請去中國,地主華人大宴賓客。參觀廠房,學習加班、少休假、高效率的工作態度;工人軍事訓練:立正、稍息、向右看、呼口號;同樂會宛如春晚:唱廠歌、舞百樣。洋人經理階層欽羨,感覺回國要效法,有為者亦若是。
返美時滿腔熱情卻被打臉:站立聽訓得排二或三隊;受傷不敢請假,怕被開除;老中領導不懂好言軟語;非裔Bobby說他工作十五年來第一次受傷。片子前半還錄了一些劣質玻璃容易破碎傷人的插曲。工會意識開始醞釀,Jill和Bobby滋生反骨。
曹德旺入鏡,站在他的立場直言:從小吃苦耐勞,也是打工起家。他沒經歷過資本社會的環境,覺得老美輕視老中。工會一成立,他就撤廠。
曹先生虔誠燒香拜佛。私家飛機代步。豪宅敞大,陶瓷大缸坐地。不像土豪愛現富貴俗物。可惜他那個龐然的半身雕塑有些突兀。
曹先生為開廠,雇了2000員工,投資了五億美金。他處理危機有一套:大反轉,把經理、副總(Dave)開除,雇來圓融的Jeff Liu。Jeff 53歲。26歲來美,待了27年。他英文流利,懂得緩和局面。先把時薪12 元漲到14元。忠誠職工在成立工會投票時圈「NO」。Jill被開除;Bobby因為動作慢於流程,收到資遣通知。
此片也可揣摩文化隔閡,雙方都有優越感:從中國來的玻璃廠勞工,還是群居在一起,傾向資方,覺得老美是老粗,動作慢,不勤快;老美批評華人不重環保,不顧工傷,只工作,不休息。
好萊塢拍過工會的電影:根據事實拍的 「諾瑪蕾」 (Norma Rae, 1979)為其一。人和很重要,所以「諾瑪蕾」 勞方成功;而玻璃廠多數人像女工Shawner,不覺受到委屈,都滿意工資,也不願意變動。「福耀玻璃美國公司」成員公投:444人贊成加入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UAW),868人反對。2018年公司開始轉虧為盈。工資仍舊維持14元。
其實公投屬於創業過程,被某個華工說得好像爾虞我詐、還設內線;他又告訴觀眾,兩人合照旁邊的投工會的非裔男子,兩星期後就得走人那一段話,聽得人心裡生疙瘩,不舒服。
兩種現象很諷刺:那個被開革的副理Dave,後來開車經過鬧工會的隊伍,直覺地爆粗口,處境不同了,居然主張該廠應成立「工會」;另外曹德旺跟下屬評估利潤,指著好幾個機器,決定將來在某些產線裁員。所以全球2030年以後,機器取代人工,三億七千五百萬勞工必須另尋生路。
謝謝補充。他當然需要學習。他剛開始進場檢查,就提出改變設備高度的意見,旁邊手下很著急,因為工廠都有法規,不是高興隨便蓋。
的確如此。謝謝回應。
謝謝!的確不一樣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