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成功是人生,失败也是人生。 辉煌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原创小说连载:学者复仇记(八)

(2015-07-17 14:55:27) 下一个

    关于人事纠纷,他看到,许多地方,人事纠纷很烦人,他不想卷入。他采取的是与世无争的方针,尽量躲避,退让。 
    具体来说,发生人事纠纷无非是以下一些事情。根据他的情况,他有相应的思想准备和处理方法:   
    权力。他根本不想当官,所以不存在争权问题。当官整天处理杂事,他没有兴趣。这也是最初他能与柳倩和平相处的原因。
    工资。没有多少好争的,基本上是按年资定的。有时遇到同一年资的人只能部分人涨工资。他想好了,即使遇到这种情况,也决不争。一来,宁可吃亏,也不做争抢这种庸俗的事。二来,涨一级工资才八元。写篇论文,或到外面讲一点课,也远不止八元。而他讲课的机会有的是。
    房子。这是很需要的。文化革命一搞十几年,严重耽误民生。但他岳父母房子比较宽裕,他们身边只有一个女儿,老人也欢迎他们住在一起。虽然往返交通有点不方便,但好在离首都大学也不很远,所以,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
    研究领域或开发项目。有些人争抢热门研究领域。他也不争。计算机方兴未艾,有的是发展余地。他兴趣也比较广。你占这里,我去那里。有些领域现在看来是冷门,以后是热门。有些领域要求专门的素养,别人也搞不了,没法来抢。开发项目也一样。
    经费。抢经费,是普遍现象。他也不抢。没有经费或经费很少,也能搞成研究或项目。关键是方向对头,方法得当。他有一个项目,只化了5000元。结果非常好。国家科委的一位局长参加了鉴定会,大为赞赏。因为他在别处化了十几万元,没有结果。有的软件开发项目没有经费。他只要求应用单位报销一些行政费用。自己也只有少量讲课费。照样搞成了项目。   
    助手。搞研究或开发项目要有助手。他只好灵活运用。没有研究生,利用本科生。本系没有人,到外系找人。本校没有人,到外校找人。没有固定的人,找临时的人。好在计算机越来越为人了解,许多人从其它领域转进来,他们迫切要了解计算机,愿意参加项目。本系,本校的人,一般基础好一些。即使利用本校本系学生,有些教师抢成绩好的学生。许枫也不抢。他认为,能进入首都大学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学习成绩比别人好,不等于今后事业成就一定比别人大。就象打仗,军队人数多,武器好,不一定打胜仗。如果指挥得当,少可以胜多,弱可以胜强。他认为,学术方向比能力更重要。许多年轻人愿意参加他的项目,即使没有或很少报酬,因为能学到东西,有助于业务成长。
    职称。对知识份子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为了福利,也是对学术成绩的肯定。文化革命耽误许多年,恢复职称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人早该高级职称,但还没有轮到,还是中级职称,十分别扭。在本单位也许人们还理解你的水平,理解由于名额有限而没有得到提升。出外活动就不好办了,自己的学生已经是高级职称了,自己还是中级职称,非常难堪。虽然有些单位的高级职称实际水平还不如首都大学的中级职称,但这是说不清楚的。许枫对职称也不争。他对自己业务成绩有信心。他认为,如果自己业务成绩比别人稍高一点,提升别人,不提升自己,本来就不该争,评判不可能做到绝对公正。但如果自己业务成绩比别人明显超出许多,如果有人有意要做手脚,也非常困难。当然这不是保证。但他宁可失去职称,也不愿失去风度。宁可让别人欠他,也不要他欠别人。   
    总之,他走的道路可以概括为“边缘战略”,这是多种人生战略之一。
    1、进攻战略
    认识到纠纷躲不开,不然业务也搞不成,搞不好,或最终闹得痛苦不堪,不如主动搞。入党,掌权,树立正气,压制邪气。全国管不了,在局部范围建立一个“公正社会”。不过,这样一来,你自己的业务搞不成了,因为你的精力都放在这些“杂事”上了。许多钻研业务的人,往往不愿意放弃专业,也往往不善于搞这些。何况建立局部公正社会是否行得通,很成问题。大环境制约著小环境。
   2、牺牲战略  
   承认纠纷躲不开,又不愿介入,还想搞业务,于是准备牺牲。基于这样的想法,不管别人如何干扰你,阻挠你,失败重来,百折不挠。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大概是这方面典型。文化革命中,不管你们怎么批我,斗我,照样搞我的数学难题。资料毁了,重来。甚至在厕所里也继续研究。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眼看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被否定,被毁灭,精神痛苦。
   3、边缘战略
   不想介入纠纷,又不想牺牲,就尽量躲避,退让。在自己可控制范围内从事业务。与外部有边界,尽量远离边界。这样,在局部范围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并且按自己的方式来做。讲课时,可以完全主导这个课。搞研究项目或搞开发项目时,由于这种项目是临时组织,搞完就解散,不必解决成员的提职,提级,工资,房子等等问题,矛盾较少。
    这种方法要点是不与别人争抢以避开冲突。
   4、突破战略
   咬紧牙关,突破一点,只要取得一个有价值成果,一下子获得社会承认,别人就挡不住了,于是名誉,地位,资金,各种条件都来了。
   这个办法的问题是,你取得重要突破以后,的确站住了。但你要取得突破,本身需要条件。你不用前面三种办法,如何获得资源,又避免冲突?这是一个悖论。
   5、脱离战略
     实在搞不了业务,只好放弃专业,退出江湖。

     对以上各种战略作个比喻。
     一块地面,到处是泥坑,水潭。
    进攻战略是决心先把泥坑,水潭填平,以后就好办了。不过这是为别人铺路,自己搞不了业务了。
    牺牲战略是不管泥坑,水潭,就在其中工作,摸爬翻滚,面目全非。
    边缘战略是找一小块干燥地面工作,尽量不与外界发生关系。
    突破战略是先在一小块干燥地面工作,取得重要成就,别的竞争者就会远离他的附近区域,也自会有人把他附近区域的泥坑,水潭填平。他的地盘就越来越大。
    脱离战略当然是远离这块是非之地。
 
     再比如:
     一个炎热的夏天,热得难受,怎么办?
     进攻战略:
     到处建空调,安电扇,搭凉棚。这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自己成了专门解决这个”热“问题,为别人创造工作条件的人。
     牺牲战略:
     不管炎热难受,照样工作,晕倒了,爬起来再干。这很辛苦。
     边缘战略:
     找墙角,背阴处工作,这样代价最小,但工作范围受限制。
     突破战略:
     局部装一个空调,在这块小天地中活动,取得重要成就,以后再逐步扩展自己的地盘。
     脱离战略:
     离开这个地方,到北极去。倒是彻底躲开了炎热,但也彻底失去了机会。
     边缘战略与突破战略区别是,边缘战略不主动求扩展,成果也不一定为社会广泛了解。比方,一个计算机应用项目,很容易为社会所了解,往往有轰动效应。但理论研究,一般不会有那样的效应。    

    所以,在那些年,你从来不会看到许枫,他在与人争项目,争经费。也从来没有时候,他在向领导要提工资,要分房子。也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而发牢骚,走门路。他也从不谈论别人是非,什么张家长,李家短。也不谈柴米油盐琐事。一个 纯粹的学者,一个把全部精力用在专业上的人。这不仅是一个方针,也是他做人的原则。许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欣赏古代那些高人隐士的风格。不喜欢客套应酬,不喜欢出头露面。当然他也希望有人欣赏他的学术见解,但不一定要名满天下,只要有一些人欣赏就够了。如果没有机会搞科研,也没有机会搞应用项目开发,只要有一个讲台能讲课就不错了。在这样一个充满纷争的社会,他的确是独立特行,与众不同。 
    由于采取这样的方针和措施,他极少浪费时间,工作效率很高。他的业务成绩是突出的,完成了许多事情。在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创见。他的讲课也是广受欢迎,远近闻名。
    按理,他不应该与人发生冲突。工作卓有成效,又不与人争福利待遇,怎么会有冲突呢?但最后还是出了问题。你不招惹人,别人会招惹你。真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在他自己控制的工作范围,研究,教学,项目,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边界上。他违反了远离边界的原则,以至上当受骗。后来被迫打一仗。即便打胜,也失败了:边缘战略失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