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创造主

主啊!让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赐我以你的眼光把他们看待, 让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诸于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宽深的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因信稱義的見證人--馬丁路德

(2005-11-05 18:01:18) 下一个



 
   前言

  十六世紀主在教會興起因信稱義的見證人馬丁路德,改變了教會的歷史,使教會從宗教儀文的 黑暗中走向光明。因此,「因信稱義」成為更正教的一塊基石,廢棄了修道院的苦修制度,把基督徒帶回信心的道路。可惜,馬丁路德以後的傳道人只抓住了「因信 稱義」的字句,忽略了「因信稱義」的經歷,把教會帶到另一個極端,使福音成為潘霍華所說「廉價的恩典」 ---- 即不需經過澈底悔改而得救,不需離棄世界而 成聖,以至教會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教會歷史上每次真理的復興,都因肉體的模彷再度淪為另一種假冒,有了準確的字句,卻拒絕敬虔的能力。 ( 提後三 5 另譯 )

  今天「因信稱義」真理字句偏差的解釋,已使得整個基督教落入「基督教教義」的宗教 ---- 字句的宗教。阿根廷的使徒愛德華.米勒在他「真信徒」的資訊中曾說,他傳道六十年,走過六十多個國家,據他考查真正重生的信徒只有百分之六。

   一、初步醒悟

  一五 ○ 五年馬丁路德得到文學博士後,他致力研究法律,路德雖然忙於研究學問,教授哲學, 他的心從不停歇忖著:宗教是惟一必須品,超乎一切之上,他必須得著救恩的把握。他懂得神如何不喜悅罪惡,他記得神的話如何申斥罪人。他於是自問,究竟能否 獲得神的悅納,他的良心答說:不能。他的性格爽直堅強,他決心尋求不朽的福分。兩件事連續發生,攪擾他的心思,增進他的決心。

  在他的知己裏,有一位同學名叫愛蘭西 (Alexis) 。某晨城裏滿了謠言,說愛蘭西被人暗殺。路德立刻加以調查,發現是事實。陡失密友,使他萬分悲傷,不禁戰兢自問:「假若我也如此突然逝世,全無警告,我將如之何?」

  當年夏季返鄉省親,回校時,距離額富德不遠,突遭暴風雨。電光閃爍,火球落在他的腳前。 他受擊仆倒,膝蓋跪在地上,自念死期臨到。死亡、審判,永遠的嚴肅,傳喚他,他聽到一個呼召,無法再抗拒。當他被死亡的憂急和恐怖圍繞之時,他立誓說,神 若拯救他,脫離這個危險,他就撇下世界,專心事奉神。從地上爬起來,死的恐怖還在心裏,知道這日早晚總要臨到,他慎重自省,究竟該作什麼。過去的思想又開 始回擊,而且攻得更加有力。不錯,他曾忠心履行一切職務,可是他心靈的光景如何呢?他能心存不潔,而站立在可怕之神的審判台前麼?他必須成為聖潔,但是怎 能找到聖潔呢?如何能成聖呢?他現在渴慕聖潔,猶如昔日愛慕知識一般。大學校滿足了他頭一個欲望,然而誰能平息這個焚燒的心火呢?他應當赴何種聖潔學校 呢?他決意投入修道院,修道士的生活可以拯救他。他過去時常聽到修道士的生活有能力改變人心,成聖罪人,使人完全。他要加入一個修道派系,以致成聖,而得 永生。

  路德重入額富德城,但是他的心意已定,要割斷一切人間關係,豈是易事?多次心如刀割。

   二、重生的歷程

   離棄世界

  一五 ○ 五年八月十七日,他毅然放下世俗的前途進入 ? 古斯丁派修道院追求永生。修道士見這 位青年博士十分驚奇,他們佩服他的勇氣,毅然割斷世界一切。然而路德並不遺忘他的朋友。他寫信向他們道別,翌日把書信、衣衫,和大學的戒指都送回去,表示 訣別。他的朋友驚訝之余,包圍修道院兩天,盼望看見路德出來,預備勸他回校。但是門戶禁閉,一月之久未見路德形影。路德也修書稟告父母經過情形。父親覆函 表示忿怒輕視,申明從此脫離父子關係。

  路德入修道院後,即改名 ? 古斯丁。修道士大大歡迎他,引以為榮;然而他們待他苛刻,命 他作最卑賤的工作。他們蓄意降卑這位哲學博士,教訓他,學問並不使他高過其他弟兄們。他們不讓他專心用功,反而叫他打雜差,開關大門,上鍾掃地,整潔房 間。雜差作完後,修道士們就喊說:「拿著口袋去討飯!」於是他就提著飯袋,在額富德城街上逐門逐戶乞食,有時必須在往日朋友或下屬門前求食。乞食歸來,他 或者緊閉自己在一間窄小的房內,只能望見數方尺的花園,或者重作苦工。他生性專一,所以一心作修道士。

   克制肉體,尋求聖潔

  這個年輕的修道士發憤讀書時常三四周之久,忘記背誦段摹C磕罴按耍?唤?@恐,覺得自己 違反了院規。於是把自己關在室內,竭力念誦段模?踔翆嬍尘銖U。某次,有七周未曾合眼睡覺。他進修道院的目的,為要尋求聖潔,因此他過著嚴肅的苦行生活。 他希圖用禁食、抑欲、守夜,來克制肉體。他如囚犯一般,關在房內,不斷與內心的惡欲邪情鬥搏。他平時的食物,常是少量的麵包,和一條小鯡魚。這時,他認為 只要成聖,獲得天堂,任何犧牲都無所謂。羅馬教內很難得見到一個這樣虔敬的修道士,修道院內從未見到這樣努力購買永生福樂的人。當路德起來改革之時,他宣 稱天堂決不是用這方法買來的,他知道所說的是什麼話。他寫信給薩克森的喬治公爵說:「我的確是個虔盏男薜朗浚瑖栏竦淖袷卦褐幸巹t,超過我所能形容的。假 如一個修道士,可用修行獲取天堂,我定規有這資格。這種苦行就如長夜不眠、陡妗㈤喿x等,如果再延長下去,我必定苦修至死。」然而修道院安靜的環境中,在 修道士苦修的超極內,路德尚未找到所期望的內心安息。他切望得到救恩的保證,這是他內心的願望,沒有這個,就沒有安寧。當他流浪在塵世間,這些恐懼驅使他 避入修道院,但在斗室內恐懼只有加增。內心的哀歎,震盪修道院的長廊,引出更響亮的回聲。神引導他來此,叫他學習認識自己,並向自己的力量和德行鬆手。他 的良心受到聖經的光照,告訴他如何聖潔;可是他充滿恐怖,因他的心中和生活上,找不到這個聖潔的模樣。何等可憐的發現,這是每個諏嵢怂?l覺的!裏面外面 都沒有公義!一切都是虧欠、罪惡!路德愈求聖潔,天然生命反抗的力量也愈強,直到他萬分失望。

   聖靈光照,良心醒悟

  實行「修道院的聖潔」,哄慰了許多良心人入眠。路德在急難中亦曾嘗試過,可是不久就發覺 這是一個騙局,毫無拯救在內。「當我作修道士時,每感試探來襲,就喊我滅亡了。立刻我採取千百種方法,來抑止良心的呼喊。我每天去認罪,但這個全無功效。 於是充滿憂鬱,萬念俱灰,十分痛苦, ---- 我喊著,看哪,你仍舊嫉妒,沒有忍耐,滿了血氣,可憐的人哪,你進修道院實是徒然!」

  路德並非第一個修道士經歷這種試煉。修道院內的圍牆,掩蔽了滔天大罪,但也埋沒了高貴 美德。偶而一個真真與神有交通的人,被召出院,登在高位上,立刻他的生活發出光輝,如同燈火,放在燈檯上,照耀全家,儆醒多人。當時在德國就有這樣一支火 把,他的名字叫作史道筆約翰 (John Staupitz) ,因著閱讀聖經,研究 古斯丁神學,經歷內心種種試探,他終於認識了救贖主。他因為相信基督,得到內心的平安。他尤其懂得恩典揀選的真 理。當他執行全德奧派主持職務之時,巡行到額富德修道院,在眾弟兄中,有一個中量身材的青年,特別引起他的注意,不斷的用功、禁食不眠,已經消耗了青年的 力量,使他的骨頭根根可數。他的眼球凹入眶內,並無後來鷹目炯炯發光的神氣;他的形態失意,他的容貌顯出不安,似有千百掙扎,卻仍堅剛不撓。他給人整個的 印象,乃是莊重、憂鬱和嚴肅。史道筆富有經驗,馬上察出他內心的情形,因而心向神往豫感他的命摺J肥系臒崆槿釔郏?蜷_了路德之心。「水中照臉,彼此相 符。人與人,心也相對。」路德找到了同志,這位主持懂得他,因此他傾吐內心的悲哀。某日在食堂內這位年輕修道士神志沮喪,默不發聲,幾未進食。史道筆熱?/SPAN> 的望著他說:「馬丁弟兄,為何這樣憂愁?」路德深歎著:「唉,我真不知道我將如何!」史氏答說:「這些試探是你所必須的,較飯食更需要。」兩人並不停在這 裏,不久在修道院的寂靜環境內,發生了一段談話,大大影響路德,使他最後脫出黑暗的境地。

   真悔改的亮光

  路德沮喪的說:「我向神所許的願都歸徒然,罪的力量實在太強。」主持回顧自己的經驗,答 說:「哦!我的朋友,千次我向聖潔的神立誓,要敬虔度日,而我從未履行我的誓言。現在我不再立誓了,因為我知道不能守我的應許。除非神為著基督的愛,向我 們發憐憫,賜我一個安樂的歸天,我決不能在我離世以後,憑著我所有的立誓和善行,站立在祂面前。我必須滅亡。」青年的修士深畏神的公義,他向主持訴說內心 的恐怖。神那不可形容的聖潔,和神的尊高無比,使他戰慄。「祂來的日子,誰能擔得起呢?祂顯現的時候,誰能站立得住呢?」 ( 瑪三 2) 史氏曉得何處可找到平安,他決意指示這青年修道士。他說:「你為何用這些高超理論來煩惱自己呢?看耶穌基督的傷痕,看祂為你所流的寶血;神的恩典在那裏要向你顯現。何必因著罪 孽苛責自己?投在救贖主的膀臂裏面罷!倚靠祂,倚靠祂的義,倚靠祂的死所帶來的救贖。不要退縮;神並不向你發怒;是你在向神生氣。要聽神的兒子。祂成了 人,為要保證你神的悅納,祂對你說:『你是我的羊,你聽我的聲音,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你奪去。』」可是路德總覺得自己缺少應有的悔改,他說:「我裏面既沒 有真實的悔改,我怎敢相信神會悅納呢?在祂收納我之前,我必須先行改變。」這位可敬的導師指示他,人若單單懼怕神的畏嚴,決無真實悔改。路德就反問:「這 樣,你怎樣答復加在無數良心上千百種難當的苦行呢?他們豈非盼望因此獲得天堂麼?」他聆聽主持的答復,對他似乎是從天上來的聲音,不是從人來的。「悔改除 非發源於神的愛和義,就不是真的悔改。多人所幻想的,並非悔改的結果,乃是它的開端。你若要愛慕良善,就先得愛慕神。你若要悔改,就不要注意這些苦行。要 愛祂,因為祂先愛你!」路德靜聽,繼續聆聽,這些安慰的話使他充滿一種新的喜樂,得著一線新的亮光。他自己思念著:「這是耶穌基督。是的,是耶穌基督親自 用這些甘甜醫治的話語,奇妙的安慰了我。」這些話果然如同利箭射入修道士的心坎。若要悔改,我們必須愛神。在這種指示之下,他查考聖經,找出一切關於悔改 的經句來,他自己告訴我們說:「從前所懼怕的,現在變作愉快甜美的消遣,過去威嚇我的經文,現在從各處會集來與我遊戲,而且安慰我。往日我縱然小心掩飾我 的內性,試著向神表示一種虛構強制的愛,我卻痛恨聖經中所說的悔改。可是如今沒有比悔改更加甘美悅意。哦!這是何等愉快的事,如果我們能不只在書房裏,更 是在我們救主可貴的傷痕裏,來閱讀神的一切律例!」

   絕望的試煉

  路德雖然得到史氏的安慰,但是他有時仍舊跌入憂鬱泥內,在他軟弱的良心裏感到罪的實在, 吹散了救恩的喜樂。某次,他在主持的面前喊著說:「我的罪,我的罪,我的罪!」主持答說:「好,你果真是罪人,豈可表面上接受救主呢?要知道耶穌基督是救 主,能夠拯救罪魁,該死的罪人。」

  不只心中所發覺的罪孽使他驚惶,理智的聲音也加增他良心的苦惱。假若聖經的律例威嚇了 他,聖經的道理就加強他的痛苦。神用真理使人平安,可是真理先得剝奪迷惑人的虛假。揀選的道理尤其攪擾這個青年,使他陷入無限制的幻想中。聖經歷史,日常 經驗,和奧氏的著作都指示他,我們必須還原到神,因為萬物都是因祂而有,靠祂而生的。然而他的思想非常活躍,他想進一步來揣摩神那隱秘的旨意,揭穿神的奧 秘。史道筆制住了他,忠告不必窮究那測不透的神,只須接受神在耶穌基督裏所已經啟示的。史氏勸導他說,所有的神學必須脫胎於聖經,放下各種系派的說法, 「願你以閱讀聖經為至樂」,並送他一部聖經,從此他專心讀經,特別欣賞保羅的書信。他也旁覽 古斯丁的著作。凡所讀的,深刻在心,他所經歷的掙扎,使他更 能領會神的話語,土壤已經耕松,不朽的種子深植其中。待史道筆離額富德城時,黎明已經出現在路德心裏!

  可是工作尚未完畢,總主持開了路,還得一個謙卑的器皿來完成。年輕修道士的良心,仍未 找到安息。因著內心的掙扎和緊張,他的身體開始不支,他被病魔所襲,幾乎死去。在這住院的第二年,當死亡臨近之時,所有的驚惶恐怖,重新圍攻他。自己的不 潔,和神的聖潔,再度攪擾他。某日正在失望中,一個年老修道士前來探病。路德向他敞開,傾訴內心的恐懼,老人不能解釋這些疑惑,但是他卻知道救藥。他領路 德回到幼時所學的使徒信經,溫柔的念著:「我信罪得赦免。」「你不只應該相信大衛的罪和彼得的罪得了赦免,因為魔鬼也信。這是神的命令,我們相信我們的罪 得了赦免。伯拿德 (Bernard) 曾說過:聖靈在你心內所見證的,乃是你的罪已經赦了。」晨星從路德的心中顯現。恩典的話語一發出,相信的心就接受。他 放棄了一切的自義,無倚無靠的倚靠神在耶穌基督裏所賜的恩典。

   三、因信稱義的啟示

  一五一 ○ 年他奉派赴羅馬作七修道院的代表,覲見教皇,這也是神所安排的,他最初竭力遵守 羅馬教會所命令的贖罪方式。一日盼望獲得教皇所應許的免罪,他卑怯的用雙膝爬上彼拉多的梯子。據說,是神奇的由耶路撒冷搬遷來此地的。當他正在作這功德 時,他想他聽見一個雷聲,從他心的深處發出說:「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句話已經兩次臨到他,如同神那裏天使的聲音一般,現在重新有力的向他發聲。他在驚奇 中站起,全身寒栗,自愧迷信之深,火速來起走避。這節經文在路德身上極有能力,真理常需反復申述,才能發生正當效果。路德縱對羅馬書深有研究,因信稱義的 真理從未如此清楚。現在他領悟只有借著這個義,方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現在他舉目仰望被釘的人子,從基督的手中,接受神賜給罪人的恩典,在路德身上,這是 一個轉捩人生的時期,拯救他脫離死亡恐怖的信心,成了這人的中心神學。當他在彼拉多梯子上,聽見保羅在十五世紀前,向羅馬居民所傳的話語,而站起身來之 時,被羅馬教所拘禁的真理,同時站起,不再仆倒。

  讓我們聽路德自己怎樣說:「我雖是一個聖潔無疵的修道士,我的良心卻充滿攪擾苦惱。我 當不起『神的公義』這句話。我不愛這位聖潔、公義、刑罰罪人的神。我暗中向祂生氣,懷恨祂,因祂以律法和人生艱困,打擾我們這些被原罪所毀的可憐罪人,並 且更以福音來增加我們的苦惱。但當我借著神的靈明白福音話語之時,我獲悉罪人稱義是本乎我主的白白恩憐,也因著相信,於是我覺得已經重生,猶如新人一般。 我經過一扇敞開的大門,走入神的樂園。從此我別具眼光,來查考可愛的聖經。我閱讀聖經,收集許多教導我關於神工作的經句。過去我怎樣厭惡『神的公義』,此 時我開始寶貴並珍愛這些話,認是聖經中最甘甜安慰的話。真的,保羅的話,成了我進樂園的大門。」


--------------------------------------------------------------------------------


歷史簡述

1. 馬丁路德生平簡述

馬丁路德生於德國的艾斯勒本(Eisleben),父親原為一名礦工,路德年輕時所看見,鄉民對宗教的迷信,使他印象深刻。路德曾在麥丁堡(Magdeburg)共同弟兄會的學校求學,後被送往埃森納(Eisenach)修習高級拉丁文。1502年,路德從爾佛特大學畢業(Erhurt),原本打算照著父親的意思繼續攻讀法律,卻因一連串突發的事件,改變了他的方向。1505年,他在行近史托頓軒(Stotternheim)時,險些被閃電擊中,他在危急之餘,向父親的守護聖人安妮(St. Anne)發願,只要大難不死,就願意成為一名修士。兩星期後,在父親嚴厲的反對下,路德加入了當時修院團體中,最嚴謹清貧的奧古斯丁修道會。然而孩童時代的迷信,加上對煉獄的恐懼,路德的修道生活一直掙扎在苦修與贖罪之中,盼望得到神的赦免。1510年至1511年間,路德探訪羅馬,企圖從這個宗教的中心得著真正的平安,然而神職人員的奢華與腐敗,只是讓他更加的失望。正當他在羅馬,虔盏墓蚺酪?d曾經走過的木階,盼望脫離煉獄的苦刑時,聖經的話對他發出亮光:「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返回德國後,在恩師施道比次(Johann von Staupitz)的介紹下,前往威騰堡(Wittenberg)大學任教,並繼續攻讀神學博士。

2. 改教經過

1513 至1516年間,路德開始講授詩篇、羅馬書、加拉太書等聖經書卷。一日,他在房間裏研讀羅馬書,神的話突然向他發出亮光:「義人必因信得生」。路德自述:「從此,我覺得自己獲得新生...整本聖經以全新的面貌向我展開,我瀏覽聖經,到處都有類似的話語。」路德發現,人的得救並非倚靠行為,乃是藉著信神的話,並信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路德觀點的來源,除了出自聖經本身外,也受到共同弟兄會和恩師施道比次的影響。他們的著作及教導,使路德從對神律法的外在恐懼,轉到對其恩典的主觀經歷,而發展出了「唯靠聖經」(sola scriptura)、「唯靠信心」(sola fide)這兩個宗教改革的主要觀點。

1517 年,路德與天主教的衝突爆發。為了反對帖次勒(Tetzel)在威騰堡販售贖罪卷斂財的無恥行徑,路德將《九十五條》釘在威騰堡教堂的大門上,邀請各界在贖罪卷的買賣、教皇赦罪的權柄、以及教會的寶庫等三個議題上,進行公開的辯論。此舉因著印刷術的便利,震撼了整個歐洲,教皇的權威與教會的財源,受到了嚴重的打擊。1518年,路德與紅衣主教迦耶坦(Cajetan)在奧斯堡(Augsburg)進行會談;次年,路德與厄克(Johann Eck)在來比錫(Leipzig)進行辯論;路德一再拒絕讓步,只不斷重申聖經的權威。1520年,路德積極投入文字工作,出版了《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教會被擄巴比倫》、《基督徒的自由》以及上百本的德文小冊。這些小冊在歐洲受到廣泛歡迎,激起了教皇的憤怒。教皇下詔要路德於60日之內悔改,然而,路德卻將這份詔令公開燒毀。隔年1月,教廷正式頒諭,開除馬丁路德博士的教籍。路德與天主教至此正式決裂。

1521 年,在教皇的催促下,德皇查理五世在沃木斯召開會議(Diet of Worms),要求路德出席說明。路德在德皇和議會的面前,重申聖經的權威,他說:「除非是聖經或常理真理說服我─我不接納教皇和議會的權威,因為他們常常自相矛盾─我的良心是神話語的俘虜。我不能,也不會改變任何信念。...這是我的立場,求神幫助我。」路德在返家的途中,被朋友以假綁架的方式擄走,藏在瓦特堡(Wartburg)的城堡裏。會議結束後的一個月,德皇立即宣佈路德是冥頑不靈的異端份子,下令捉拿並禁止其刊物的發行。

路德在瓦特堡健康不佳,將所有精力投注於寫作上。九個月內,他寫下了十二本書,並將整本新約聖經翻譯成德文,使聖經對於德國人民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然而在威騰堡那裡,路德的消失,使得改革邉酉萑肓嘶靵y。1521年,路德的同事迦勒斯大(Andreas Carlstadt)在城堡中舉行聖餐,將告解和神父裝束廢除,並將餅和酒分給平信徒,並領導政府沒收教會財產,攻擊會堂中的圖像。同年底,慈韋考(Zwickau)的先知們來到威騰堡,傳講末日信息,使情勢更加混亂。1522年,路德在威騰堡政府的邀請下,回來主持大局。因著路德的復出,迦勒斯大遭罷黜而離開,路德再度成為改革邉拥念I導核心。其同事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為一優秀的人文主義學者,始終忠於路德的改革,後成了其得力助手,承繼了路德的改革精神。

3. 路德及其改革之爭議

儘管馬丁路德為主所用,結束了長達一千年的黑暗時期。然而他的為人和其改革邉右粯佑衅淙毕荩?伊粝铝嗽S多爭議。馬丁路德曾形容自己「粗野、狂暴、激烈、好戰」,認識路德的人都知道,他不僅脾氣火爆,從不讓步,還嗜好啤酒。他晚年在威騰堡時,不僅稟性不穩,喜歡攻擊別人,談話瑣碎,常徘迴於謙虛與勇猛之間。路德雖提出「因信稱義」、「唯靠聖經」這兩大宗教改革的柱石,但也曾為「聖母瑪利亞頌」(Magnificat)作註,稱馬利亞為基督之母,並承認聖母和聖人代兜墓πА?/P>

在路德與慈呃淼穆}餐之爭上,也見出其剛愎、不認輸的性格。據說路德與慈呃頃?鏁r,慈呃硪?c路德握手,路德卻不肯伸手相握。在雙方無法就聖餐意義達成共識時,路德拒絕協調,在桌上留下了「這是我的身體」這處經文後,便憤而離席。使得改革宗的聖餐儀式,並未完全脫離羅馬天主教的影響。此外,在逼迫重浸派信徒的事上,路德也與向來敵對的天主教聯手。當時有句通俗的諺語說:「那些要受浸的,就讓他們浸死。」結果許多重浸派領袖都被投入河中浸斃。

1540 年,向來支持路德,並為其協調與慈呃砺}餐之爭的德國黑森親王腓力(Phillip of Hesse)重婚,引起德國改教的風波。此事遭到公開的反對,然而路德卻因其與腓力的私交,私下贊同他的重婚之舉。由此可見,神所使用的僕人,亦有其人性的軟弱。儘管神總是越過人的軟弱來使用人,但這些個人的難處,至終卻成了工作上的難處,也成了神在其身上繼續往前的限制。

 

《基督教發展史》路德的改教與神學理念
(本文摘自
http://www.chinachristianbooks.org/new/ChristianClassics/history/big5/main.htm

改教邉拥捻戠?/P>

為了對教會發行贖罪券提出質疑與抗議,馬丁路德於主後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用拉丁文寫成著名的《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的門上,希望教會的領袖及神學家們對他的質疑作出回應並與他公開辯論。當時的路德已是威登堡大學教授,主要教授經學。

《九十五條》的內容非常簡單﹔他一開始劈頭就說:當基督宣告:你們應當悔改,瓷的意思是信徒整個生命都是悔罪的生命,他一生以悔改的心態在主面前生活,為的是他厭惡自己罪孽深重,深感神代死的恩典浩大,而不是為了滿足律法,好逃避神的刑罰。當信徒真心厭惡自己的罪而深痛悔改時,他不單不去逃避神的刑罰,反而心悅辗?亟邮苌竦膶徟泻湍ゾ殹V领督袒剩???緵]有赦罪的權柄,他只不過是神的僕役,代神宣告神的赦免,而向死人宣告赦免更是沒有意義。假若教皇真的有權赦罪,為什?他不免費為人赦罪?因此,贖罪券不單沒有聖經的根據,更與聖經的真理相違背。那些買贖罪券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真心向神悔罪,他們若真心悔罪,便不會企圖用金錢去擋住神的審判了。

《九十五條》釘上後,沒有人向路德應戰與他公開辯論,但《九十五條》的內容便很快傳遍各地。教廷感到甚為震驚,便下令路德到羅馬受審和答辯。支援路德的德國貴族從中斡旋,教廷決定讓路德留在德國受審,由教皇的代表卡茲旦(Cajetan)負責檢查他的信仰和勸喻他承認錯誤,但路德不肯就範,教皇再下令他到羅馬受查,亦為路德所拒。路德只應承假若攻擊他的人保持緘默,他也願意保持緘默。在德國貴族的保護下,教會不能對路德採取什?行動,主後一五一九年,雙方的緘默終於打破,結果路德與教廷的代表艾克(Johann Eck)在來比錫公開辯論。艾克將問題的焦點轉移,極少論到贖罪券的功能,反而大事追問路德對教皇及教會傳統的權威的看法。路德被艾克步步逼進,最後不得不宣告,聖經是信仰唯一的權威(Sola Scriptura),教皇、教父及議會不是信仰的依據。此語一出,問題便更加嚴重了。教皇於是在主後一五二O年六月十五日頒下命令,宣佈他為異端,飭令焚燒他的著述,限他在六十天內悔改,不然趕逐出教會,受永不超生的咒詛。路德接到詔令,悲憤不已,將教皇的詔令當眾焚燒,以示抗議,也表示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系。與此同時,路德寫了三篇重要的改教文章,第一篇為《上德國基督徒貴族書》,第二篇為《教會被擄于巴比倫》,第三篇為《基督徒的自由》。在第一篇文章中,路德激發德國人的愛國情緒,叫他們不再受神聖羅馬帝國或教廷的轄制,特別在宗教的事情上,智螵毩ⅰK??匈F族們認識到每一位平信徒都有祭司的職分,在不同的崗位事奉見証神,因此貴族們不需事事聽命于教皇。第二篇文章的題目使我們記起十四世紀時教皇被法王脅持的事,象徵著教皇權威的衰敗。這篇文章的主題與第一篇文章互相呼應,論到信徒既有祭司的身分,教會的平信徒與聖品人員在地位上的分別便不是那?絕對,因此在領聖餐時,平信徒也有資格拿著聖餐的杯。教會于此時禁止信徒觸摸聖餐的杯,便是掠奪了信徒的權利。同時,教會用"變質說"(Transubstantiation)來解釋聖餐,也是將聖餐的本義和真理囚禁了。還有,教會現行的七樣聖禮,只有兩樣,即洗禮與聖餐禮是合乎聖經真理的,其他五樣,都是教會囚禁信徒的枷鎖,若不將它們去掉,信徒便仍舊被擄。第三篇文章論到基督徒除了受神管轄之外,他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人轄制,然而因著愛的緣故,他雖無人管轄卻肯成為眾人的僕人。在這篇文章中,路德清楚地標示只有神的話語是個人行事為人的准則與依據。同時,路德也清楚地解釋因信稱義的道理,信心是信徒生活的動力,而信心就是與基督聯合的經歷。這三篇文章奠定了改教邉拥睦碚摶?A,也確定了改教的路向。

主後一五二一年,神聖羅馬大帝查理五世哂没实鄣臋嗔Γ?俾返碌轿帜舅箛鴷?笆軐彙2槔砦迨澜o他人身安全的保証,路德便來到國會前辯白,他用理性與聖經的依據,指出教會的錯誤,但查理五世一概不聽,他要求的是路德承認錯誤。最後路德宣告,他既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也不能違反聖經的教訓,他只能站立在那裏,願神幫助他。說完便聽任查理五世宣判他被褫奪一切公民權利及生命保障,他再不受國會的法律保護。路德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現在,任何人都可以殺他而不受法律制裁,他離開國會,在返回威登堡的途中,一小隊人馬在森林內把他挾持,將他帶到一堡壘中。原來是德國貴族為保護路德,故派人把他隱藏起來。路德在威登堡堡壘中改名換姓,埋頭將聖經翻譯成德文。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結果將新約譯成德文。當他想繼續翻譯舊約時,外面情勢危急,他不能不冒生命危險出去處理大局。原來支援路德改教的人中有一位威登堡的教授名叫卡爾達德,他為人急進沖動,路德不在的時候,他成了改教的領導之一﹔可是他過於急進,將教會的傳統全面否定,造成了不少破壞,很多貴族也恐慌起來。失去了貴族的支援,德國的改教便注定失敗,於是路德急急出山,將激進派的路向改變過來。

路德回到威登堡後,立刻出版德文新約聖經,然後編寫《崇拜禮儀》。他的得力助手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 1497-1560 A.D.)也埋首寫成第一部以因信稱義為中心的更正教神學。主後一五二四年,他另一位助手也編好了更正教的詩集。這樣,從聖經,神學,崇拜禮儀以及詩歌,更正教都自成一系,與天主教的傳統分了家。

然而,主後一五二四年到二五年都是路德受到最嚴重考驗的一年,也是改教邉記Q定性的一年。主後一五二四到二五年有幾件大事發生了。路德改教以來,一向極受基督徒的知識分子所推許,有了這些知識分子的支援,改教的大業便大有希望。當時在這些知識分子中有一位極有影響力的人,他便是伊拉姆斯 (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 A.D.)。伊拉姆斯在主後一五二四年寫了一本《自由意志》的書,談到人有自由意志作選擇。路德看了這本書大為震怒,便寫了《為奴的意志》駁斥他,指出人在犯罪以後,便在罪的捆鎖中,沒有自由。辯論變得白熱化,很多知識分子覺得路德過分極端,在伊拉姆斯的帶領下,離棄了路德的改教邉印B返乱虼耸?チ瞬簧儆辛Φ闹?R分子的支援。在另一方面,德國的農民為了爭取更大的權利,與貴族發生武鬥。農民在一次叛亂中殺死了不少貴族和地主。路德看到動亂,便支援貴族鎮壓農民。這樣一來,農民便覺得路德出賣他們,因此脫離了他的改教邉印B返略谝荒曛畠仁?チ酥?R分子和農民的支援。另一個相當大的打擊便是鼎力支援路德的德國公侯腓特烈逝世,路德失去了一大靠山。幸而繼位的約翰,同樣支援路德。

雖然經歷這些打擊,路德仍不屈不撓地前進,帶動改教邉拥陌l展。不到幾年,改教邉右褦U散到德國以外的地區。在歐洲各地產生了重大的變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