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鸣

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纪实性作品,也有社会评论。
个人资料
潘文鸣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乱世中的高人(中)

(2025-11-01 14:45:21) 下一个

乱世中的高人(中)

 

4

      就在我与小邱相识半年左右,小邱对我也十分满意时,她的父亲从县份上来贵阳一次,估计是小邱写信向他父亲报告了自己有了男朋友,希望父亲来贵阳看看。但印象中,我只是和小邱父亲打了一个照面,他样子不像农民,好像在县城里有工作领工资的人,她父亲没有和我交谈。

     小邱父亲走了以后,魏然见到我,说你应该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人家小邱。他说,在目前社会上,有些年轻人谈恋爱,两个人有感情就行;但多数人都讲究把对方情况了解清楚,才谈婚论嫁。这就像你申请入党,要查你的家庭背景。听了魏然的一番话,我找到小邱,把我的家庭出身成分告诉她,至于父母被遣返回内蒙老家等,我隐瞒未讲。

     小邱听了以后,马上低下头,一脸沮丧。过了几分钟,她抬起头,不满地质问我: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我?

     我说,我认为谈朋友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又不是申请入党。小邱说,本来我们家出身也不好,如果我再找一个出身成分不好的,将来子女的前途都受影响。

     小邱的想法,我完全能够理解。所以,我说,既然这样,你觉得我们两个不合适,那么我们可以分手。就这样,我和小邱的恋爱以失败而告终。

    魏然见到我,了解到这种情况,鼓励我说,别泄气,你会遇到有缘分的人。实际上,我的智商和情商都不高,但我却一直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5

       1968年,全国各地纷纷办起了“五七干校”。贵州省文化局的干部,以及其所属剧团一些领导,加上局机关被揪出来进行审查批斗的所谓走资派和有问题的人,也一同来到湄潭五七干校。干校在离湄潭县城有十华里的一个叫黄龙坝虾子区的地方,虾子区座落在遵义直通铜仁的公路干线旁,在离公路很近的地方建有一个类似大工棚的房屋,整个省文化局及所属单位的四连学员,都住在这个类似大工棚房屋内。这个房屋内大概有将近一百平米,室内中间是过道,过道两边用木板搭起来供学员睡觉的大通铺。就是说,我们四五十干校学员,晚上像民工一样,一个挨着一个睡在这个大工棚的大通铺上。至于每天的三餐,也像民工和部队战士一样,由食堂供应大锅饭菜。另外,省文化局在运动初期被揪出来的几个“走资派”和有问题待审查的人,也一起来到这里,大概有十来个人,他们被安排在附近一间小屋居住,与我们这些学员互相隔离,只有在吃饭的时间,大家才在一个大木桶里盛饭,一个盆里舀菜。

      省文化系统被送进五七干校的干部,编成为省五七干校一大队四连。全连学员每天除了早请示和晚汇报以外,没有安排下地干活,主要是学习“老三篇”和搞“忆比查”。所谓“老三篇”,是指毛选中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忆比查”则是回忆、对比和查经历及查思想的缩写。

      经过两三年的造反夺权,以及对立派之间的武斗,那时全国生产已经不正常,我们的干校生活虽然粮食不定量,管吃饱,但吃的菜里油水却越来越少,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盼望吃点肉。在这种情况下,魏然几个人发现小河里飘下来一只死猪,他们弄来交给食堂,加工煮一煮,给大家改善一次生活。后来领导知道以后,批评魏然等人违反纪律,说如果是瘟猪,导致大家生病,后果不堪想象。幸运的是,大家吃了死猪肉,没一个人生病。

6

     干校没有教室和课堂,学习地点就是大家睡觉的大工棚门前,学毛选时,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马扎小凳上。如果遇到雨天,大家就坐在室内木板床上。当时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毛选的精装袖珍合订本,这种袖珍合订本比一般书要小,但所用的纸张非常薄,能够把毛选四卷的内容全部收进去,印刷和装订质量也非常高。这种合订本用的是红色塑料封皮,十分精美,而且可以放在上衣口袋里携带。当时为了搞个人崇拜,在国家经济状况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印制毛泽东著作方面却不惜血本,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学习方法是先集体阅读 ,大家打开毛选翻到老三篇,齐声朗读。集体朗读结束以后,主持大家学习的京剧团副团长刘瑞亭就询问,谁来背诵?按领导要求,老三篇不仅天天读,而且要求每个人都会背。能把老三篇背下来,就算完成任务。四连的五七战士都是文化人,多数人背功都没问题,经过一段时间,陆陆续续有将近一半人能够当众把老三篇背下来。

     我想,学习老三篇的目的,是让我们学习白求恩作为一个医生,他那种救死扶伤的忘我精神,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及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生观,学习愚公那种坚忍不拔实干精神。但在学习方法上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文章中一些感到不太清楚的地方,进行讨论,这样才会印象深刻。现在这种和尚念经式的集体朗读和死记硬背,莫非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吗?这种学习会有什么效果?这不是在浪费人的生命吗?

      另外,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时,我就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如“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首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其次,“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回事吗?第三,文章中要求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什么是“一个纯粹的人”?什么是“ 低级趣味”?

      还有,在《为人民服务》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然而,在1957年一些高校右派的发言材料中,我看其中很多高校师生不是为个人得失而是为人民的利益仗义执言的,为什么把他们都打成右派?另外,1959年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信提意见,他也不是为个人说话,而是为了改进工作,为什么把彭德怀和支持他意见的人都打成“反党集团”?

       此外,在《愚公移山》里,愚公为什么不采用绕山修路的办法?而非要挖山不止?并且用子子孙孙若干代人的精力来干这件事?智叟的意见难道没有可取之处?……

       面对这些问题,我当时很想找人进行交流。但心里也清楚,在当时的环境中,如果提出这些问题,弄不好就会说你怀疑毛泽东思想,是为右派和彭德怀反党集团翻案,甚至打成“现行反革命”……所以,这些问题一直埋在心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old-dream 回复 悄悄话 听说小邱和你分手后,局机关一位同事曾经这样对你说,你谈女朋友,不能太老实,该有行动的时候,要采取行动。你知道什么是把生米煮成熟饭吗?哈哈哈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关注,继续跟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