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班同学玉昆的父亲老张,是我家哥仨同上的那所中学的后勤组长,曾经的历史反革命分子。老张曾是傅作义部队的旧军人打过仗,炮弹片削去了一只手的无名指,受伤的手掌伸不开留下残疾。
老张祖籍山西。家里是地主也开商店做买卖。老张的哥哥在山西的国军部队里当小军官。抗战开始后日子不好过,老张被他哥哥介绍到绥远(内蒙)董其武的部队里当兵。
抗战期间,老张参加了包头抗战,五原大捷等著名战斗。受过伤立过功。抗战胜利后,老张的父亲和哥哥安排老张卸甲归田回老家做买卖管账目。解放前夕,哥哥随国军去了台湾。家乡土改斗争地主,老张逃回内蒙。
经过层层审查,也没发现老张有什么了不起的罪恶,况且绥远国军英勇抗战的事迹家喻户晓。老张最后在市第六中学落了脚,干后勤。不知在哪一次运动中,学校量身做了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给他带了多年。
1972年以后,各个中学都大搞“学工基地”的校办小工厂(车间)。其实真正的动力是给学校挣点钱教工们搞点福利。我们六中搞的是翻砂铸造马路上的排水井盖。老张需要找个大工厂免费提供废铁和旧设备,瞄上了我父亲。
老张来到我家访问。由于不符合规定,我爸想尽量推脱,老张并不气馁,唠起了家常。聊着聊着话题就到了那个著名的五原大捷,老张是攻城的800突击队员之一。描述了一些战斗细节。
攻城战斗中炮弹不足,敌军防守的房屋工事需要士兵用炸药包逐个爆破。导火索较长自然安全,但敌人会在爆炸前尽量把它破坏掉。导火索短效果好但牺牲大。拼刺刀肉搏战中我军牺牲更大。不但日军,蒙满军队的军事技术和战斗力也很强悍。
老张的山西话讲的抑扬顿挫,扣人心弦。主要还是因为有些说法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那时候我们兄弟仨人每天都听广播评书“烈火金刚”,八路军排长史更新和鬼子拼刺刀,砍瓜切菜嘎嘎嘎。
老张说他一生最困难的时候是文革期间被造反学生关进黑屋子(山西口音“喝房子”)。打断了几根肋骨险些丧命。
我们全家被老张的故事深深打动。父母给老张泡上龙井茶,敬上大前门香烟。我们称赞老张是抗战英雄,老张连连摆手,“可不敢,可不敢,那会儿的营生(事情)不叫说哩!”
老张90年代初去世了。玉昆的大伯(老张的大哥)后来在台湾当了高官,因此玉昆在市委统战部里有一个挂名。大概是祖上积了阴德,玉昆从开始的倒钢材,倒服装,办工厂到后来的经营房地产。30几年来风生水起,是我中学同学里面最富有的一个。
写这篇文章前和玉昆通电话,他很诧异现在还有人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他手上有些资料,可以提供五原大捷的战斗细节,部队番号等等。我家太座说我神经病,半夜三更打越洋电话和同学聊爸爸1940年的事。
五原大捷的部队和部分突击队员
当年五原战斗最激烈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