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游记:善意的暴击

(2025-11-01 15:30:00) 下一个

  回国第二天,就遭遇暴击。那天我和LD去探望一位亲戚,他和我们年纪差不多,但孙女十岁,我感觉他面相不如我们年轻,也许是被隔代叫老了。

  那天他孙女一进门,看见我们,特有礼貌,脆生生来一句:“爷爷奶奶好!”  我们俩当场傻了。虽然以前也被叫过“大爷”、“奶奶”,但放在一起喊,感觉被双倍击打。我一直自认“活力阿姨”,被小姑娘一眼戳穿,毫不留情。LD也是一样,那一刻,好像是互相坐实了老年身份——谁也甭想逃。

  亲戚觉得我俩大惊小怪的,自己没孙辈,还嫌被孙辈的人喊老了,年龄就是事实嘛。他提醒我们,出去旅游记得带上身份证明,各地政策不一样,但都有老年优惠,别错过。这省钱的建议全是善意,就是听着刺耳。

  我在国内的同学这两年陆续退休,拿着不菲的退休金,享受公交、地铁、公园门票的老年优惠,过上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幸福生活。而我这边的同龄人,却在人生轨迹上慢了两步——空巢但还有学费、甚至房贷,因为离退休还早着呢,心态普遍比较年轻。这次回国,我也以为自己本是棵壮苗,可在别人眼里,妥妥一颗老帮菜。

  在青岛住酒店时,前台姑娘是典型的山东人,热情又实在。一早,她听说我们要去崂山,立刻提醒:“太早了,索道还没开呢!” 我们可是徒步一天上下泰山的人,谁说要坐索道了?看着她真诚的笑脸,我接受好意,隐藏实力。

   在南京,我们去某个景区,上了一辆网约车。司机是本地人,挺热情,建议我们修改目的地,直接开到网红景点。临下车前,他特意叮嘱一句:“我一般把客人放在路口,看你们年纪大了,我多送一段,让你们少走几步。”我被这句“好话”噎得差点喘不上气,我有那么脆弱吗?你又比我小几岁呢?

  旅途中遇到类似的小事很多,比如,在上海入住旅馆,被安排在一楼离大厅最近的房间,不用多走一步路。在杭州,从雷峰塔到灵隐寺的公交车上,有人让座。就连付款,明明是我刚刚开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用起来不那么熟练而已,可总被人看成被数字化淘汰的人。这一遍遍被提醒“你老了”,把我的玻璃心敲打得疙疙瘩瘩的。

  可气的是,我这个人有种超能力就是接受暗示。别人觉得我老眼昏花搞不清谁扫谁,我就真的糊涂了;别人让我下车小心慢走,我就真的腿脚不便踉踉跄跄,让司机更觉得今天做了一件助老好事。赵本山的《卖拐》是有生活基础的。

  有次出景区时,我们在门口排队上出租车,还没坐稳,司机就笑着夸:“两位老人家真有素质!” 谁在乎XXX素质啊,不就是让两个插队的上了前面那辆车,但“老人家”是怎么回事?再说,难道成了“老人”,连道德期待都降低了——不争不抢、不碰瓷、不贪小便宜,就算模范老人?LD忍不住问:“在你眼里,我们到底有多老?” 他沉默两秒,小心翼翼地说:“总归是退休了嘛。退休了有退休金,不上班,才有空出来玩吧。”   

  司机很聪明,既避免评判外貌,也说了实话。国内现状不是老了才退休,而是退休了就老了。偏偏退休年龄还规定得特别早,有些女性五十就退了。你觉得年轻没有,得听政府的,政府说了算。普通老百姓,强制退休,就是强制老,不服不行。你想认为七十还是孩子,先有特权再说。

  更糟的是,老人”的重点不是“人”,而是“老”,而“老”是个妥妥的贬义词。一旦被归入老人,外界就认为你是身体不便,脑袋不灵,斤斤计较,还容易被骗。这种善意,只让我觉得有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我把自己把别人好心当成驴肝肺的事讲给表妹听,她笑,说那算什么歧视。她住广东,想给她爸办个跟她一样的手机大流量套餐,办不成,投诉了也没用,因为按照规定,那个套餐只提供给十八到六十岁的。看看,老人,连每月用多少G都被限制了。

 游玩了几天,我们已经开始适应,天天拿出证件,心安理得地买折扣甚至免费票。回美前去机场的地铁上,LD忽然悟了,“我可以合法坐这个爱心专座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好幽默:)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ollowNature' 的评论 : 我周围也有好几个打算七十退,甚至永不言退。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京夜话' 的评论 : 可能吧。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细雨飘处果菜香' 的评论 : 对,下一步打算倚老卖老。
燕京夜话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你们肯定不老也没人给你让座 :)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人们都是好意。而且国内老人依老卖老的也很多。在国内心里要适应。 俺也到了打高尔夫付老人的折扣价的年纪。但俺的同事们都是过了七十岁多才退休,俺也觉得自己仍年轻。
peter黑 回复 悄悄话 确实,国内把退休了就立刻归为老年人
细雨飘处果菜香 回复 悄悄话 觉醒得有点晚,好歹后来享受到了老人家的福利。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