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笑笑得了 ——看脱口秀综艺有感

(2025-07-30 18:46:39) 下一个

  最近,看了两档脱口秀节目。脱口秀在国内是新生事物,论搞笑水平,前几年还行,后来翻车频发,被比做戴着脚镣跳舞,逐渐鸡肋。两年前最惨,团灭;去年战战兢兢复苏,但是一下就是两档,让人又惊又喜。

  今年顺利出了第二季,还没播完。到现在为止,节目效果最好的是一位山东大妈。她说的时候,场子很热,笑声和鼓掌声不断;等她说完,镜头给到的观众和选手却都泪眼婆娑,义愤填膺,突然就变成了感动中国。一位刚刚减掉一百多斤的女评委老师更是泣不成声,哽咽难言,好像减肥用劲儿猛了,有点抑郁。看个说笑话比赛,难道还非要泪洒现场,体现自己看懂了悲惨的内核?

   哭、笑、好吃、不好吃等自然反应也要看情况拿捏,这事不新鲜,我从小就经历过。那时候没有喜剧,反而经常被灌输要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上小学时,学校里组织开忆苦思甜大会,会前先唱“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会后,给大家提供了一顿免费的忆苦饭,——种杂粮还有不明身份的植物纤维混在一起的团子。老师像监考似的巡查,问“好不好吃啊?”没人敢吭声,都低头小口啃团子。说好吃吧,显然不是标准答案;说难吃吧,会被人说是资产阶级臭思想,瞧不起贫下中农。终于有位同学,扛不住老师反复提问,小声说,“有点好吃。”他是食堂大师傅的儿子,儿子赞老子,天经地义,老师不好生气,只能反复强调他爹多加了好几碗白面。

   引进脱口秀stand-up comedy这个冒犯的艺术,打破了沉默是金、谨言慎行的老一辈教诲,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外国人可以讽刺政治正确或者政治不正确,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老爱幼,举案齐眉,我把党来比母亲,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情很多,冒犯谁都不合适。必须要去糟粕,取精华,必要的时候,只留下stand-up(站着讲), 去掉comedy(喜剧)。正如王小波所言,“这里的权利不允许幽默,只允许假正经。开玩笑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观众是衣食父母,寸草春晖,不仅不能得罪,还要讨好。如果跟观众说,你要花钱去受教育,肯定没人愿意去。可是,有些观众多年来被春晚训练出来,明明花钱买票来听笑话,偏偏觉得看完演出没受到教育,就批评表演不上档次。更厉害的是,他们有随时举报的权利和爱好。

  脱口秀天花板周奇墨给现阶段中文脱口秀的定义是三从四德脱口秀。即使这样,行业水深、浪大、暗礁密布,再小心,也难驶得万年船。 扛过两年前由八个字引发灭顶之灾演员,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感恩戴德脱口秀。 呼兰说嘛:“《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已经变成了《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未来可能会变成《脱口秀和Ta的恩人们》。”

  看他们的表演,好像在户外做演讲,纵有一肚子话要说,无奈风雨交加,只能匆匆吼几句最能哗众取宠的。因为这些限制,大家选材同质化严重,拥挤在个人的日常鸡零狗碎、职场还要穷鬼赛道,然后就大力挖掘身体资源,利用生理优势,女的聊月经、绝经;男的聊外貌、缺陷、鼻毛,化妆,只为在舞台上留下自己的位置。真正想说的,只能默默留到风和日丽之时。

 我有个朋友,不仅爱看脱口秀视频,还惦记着下次回国时一定要找机会看一次现场。我问她, “你能当一个合格的观众吗?知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鼓掌?”真以为能看到中文的怼天怼地?按照江主席的话说,too simple too naïv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山地羊0822 回复 悄悄话 脱口秀是石板下生长的小草,能长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好苛求。等到某九年的十月一日解放了,那个时候应该是真正的脱口秀的春天,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笑料会让厉害国的脱口秀有一个百花怒放的春天。期待
飘然一方 回复 悄悄话 江主席说: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haha.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