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ion国家公园涉水篇

(2022-11-17 16:02:14) 下一个

  今年初秋,我们几个好友一起去朝拜美西五岳,终于有机会去向往多年的Zion,锡安国家公园。我们在锡安上山(Angel's Landing,天使峰)又下水(水狭道,The Narrows),把两条最有名的步道都经历了。这篇说说下水。

  这条水步道,它的妙处是同时体验双重刺激:穿行于两岸峭壁高耸的河谷和涉水。因为它独特的存在,在我自己心中排名的这次三周西行“最”系列中,属于“最期待”。我多次之前看过朋友们的照片,期待又忐忑。

  清早出发。乘镇免费接驳车到公园门口,转从游客中心出发的公园大巴到最后一站下车。下车后,沿河边走向步道起点。当天气温98℉,水温将近60℉,水速低于50cfs,宜出行。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人气旺盛的户外徒步道,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各种类型的人都有,人人背着包,拿着棍,,感觉像疫情前最后一次回国在山东赶的大集。

  走一英里左右,来到一片宽阔河滩地,也是峡谷入口,人群在这里分流。有些人在河滩上拍拍照,重温儿时雨后踩水坑的快乐,然后就原路返回了。当然对于更多人来讲,开始做下河的准备,毕竟有趣的行程刚刚开始。

 不少人穿着租来的装备,$29一套,红帮鞋,袜子,还有一根一米四左右长短的粗棍子,一为平衡,二为探水的深浅。

  自己准备装备的,可就五花八门了。有人穿水鞋,有人穿旧运动鞋。租的鞋专为涉水设计,不仅有防滑鞋底,高帮保护脚踝,脚踝还有松紧带,两边有孔排水。虽然说这样过度防护好过完全不防护,只要不是露脚趾头,不存水,跟脚的鞋,都可以。

  最需要特别准备的是袜子。即使在夏天,如果长时间泡在水里,比如半小时以上,脚会很冷。有一种潜水衣材料制成的橡胶袜(neoprene socks),就是专为类似的水上运动准备的。这种袜子滤水性好,最主要是防滑保暖防泥沙,而且材料比较厚,防石头划伤。穿上以后,像一个软靴,准备上戏台唱大戏似的。

  最后一步:背包锁扣要解开,要不然万一跌倒,被甩不掉的背包坠着站不起来,就糟了。手机可以放在小腰包或者挂在脖子上,方便随时掏出来照相。

  从这里做为起点,逆流走,最远可到五英里处,然后沿原路返回,全程需要八、九个小时。各人可量力而行,随时折返。夏天是季风季,天气变化多端,尤其在河谷里。有时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突然有山洪警报,步道被迫关门的情况经常出现。这就要碰运气了。

  我平时为了不“湿鞋”,向来都小心翼翼绕着河边走。这次直接走入水中,干脆湿个透;类似摘掉口罩,重新呼吸自由却可能带毒空气的时刻,豁出去,爱谁谁,真爽。

  当水位升到小腿肚时,开始明显感到水的阻力;水超过膝盖高度时,就要小心,最怕一脚踏入某个深坑,来个猝不及防。虽然会游泳,也要小心地用登山杖探路,踩稳一步,再迈一步,跟蹭着走的速度差不多。这个姿势让我忽然想到听了几十年的那句话,“摸着石头过河”。我一直想象弯腰用手摸河底石头,很累;自己走在河里,才知道原来是用“脚”踩着摸。

 蹭到半英里处,遇到一个雏形瀑布,来往的人群在这里聚集。两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把这里当作大型水上乐园,光着脚,窜上爬下,真让人佩服。

  我想远离人群集中的河段,几经尝试,发现不要抬高脚跟,大腿发力,“拖”着小腿去抗拒阻力最有效。方法找对,腿好像重新长回到自己身上,接下来不怎么费力就走了两哩。

   水流时急时缓,深浅对于每个人来讲,则好像小马过河。有次我看见对面五六个人过河,其中有一位亚洲小老太可能是一脚踏空,身体忽然失去平衡,倒向一边,肩膀都碰到到水了。幸亏旁边有个白人壮小伙,一把给她搀起来,重新扶正站稳,旁边亚洲老头连声道谢。那里水深及小伙膝盖,可已经超过了老太太的大腿。

  我忽然想到,为什么这个国家公园以圣城耶路撒冷的锡安山(Zion)命名,这条河并没有用约翰给耶稣施洗的约旦河 (Jordan Rive)命名呢? 

  在水里走,体力消耗比预想的要大,不一会儿就饿了。我们找到一处合适的岸边,决定停下来吃些东西补充能量。没想到,刚席地而坐,就闻到阵阵臭气,一定是之前也有多人看中过这块平缓地,行方便之事。我们只能走回水里,找大块石头略微休息。

  坐下吃东西并观两岸如削时,迎面走过来的一队青春小伙,其中一位主动过来提出帮忙照相,给我们留下了坐在河中疲惫又狼狈的样子。

  我们大约走了三英里开始折返。回程如同是与新朋友的第二次握手,少了紧张,多了了解和好奇,所以速度快很多。相信下次如果有机会再来,一定能完成全程的十英里。所以the Narrows是我觉得“最有趣” 、“最留有遗憾”和“最想再去”的地方。

  其实,只要装备合适,即使之前没有任何徒步经验的人,也都可以在锡安公园的狭水道找到涉水的乐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