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把客气当福气

(2022-10-26 11:53:04) 下一个

    中国人有句俗话,莫把客气当福气,意思是别把场面话当真;或者不识趣,把别人的礼貌,还有释放的好意视为理所当然。

   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发觉适时接受别人的“客气”,倒不失为一种真诚,让人际交往更简单,更纯粹。

   聚会这事拖两年多了,有个同学推荐距她家两小时的避暑山庄,大家就推选由她全权做主,挑房型,选日期,预付款等。

   在聚会的几天里,大家默认热心同学为主人。难得的是,她先生是位西方人,不仅同样热情有加,而且厨艺出众,第一天就独立制作全套正宗西式大餐,还包括餐后甜点——提拉米苏,让大家赞叹不已。接下来几天,大家谈天说地加游山玩水,不亦乐乎。

   临别前一天晚上,同学中的两位统计学博士算好了几天共同花销的明细账,包括考虑到各个房间的位置和面积优劣,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全体分摊,公平合理。

  有位单身男士被分到睡客厅沙发,房费相应地比其他人少付两百多块。他心里略有不安,后来直接拿了两百现金给主人夫妇,解释说,他们带了大批自己种的蔬果,还有上等的牛排、红酒等,应该价格不菲,可并没有算入总账,所以他拿出少付的房费做为补偿。

  接下来我以为会开始上演传统中国人之间的推让场面,没想到,那位西人丈夫反问单身男士,“Are you happy?”“当然啊,只有这样我才心安呀”单身男回答。西人竟然再没有什么客套,说了一句“If that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然后伸手就接过了钱,这也太实在了吧,搞得单身男士都有点意外,幸亏自己不是假客气。看来如果没有场面话,人际关系可以变得很简单。

   我觉得这位西人虽然娶了中国媳妇多年,却被中国文化浸染还不到位,没有理解中国式的客气是有人情味的表现,不你来我往几个回合,甚至近似贴身肉搏,显不出热情、真心、关系铁。如果这场景换作另外一个中国人,肯定被认为没礼貌,甚至“贪心”。当然,另一种可能他是佛教徒, 懂得自己获得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是度化他人,让他人的好意有着落,有机会享受“‘施’比‘得’ 更快乐”的快乐。

  作为中国人嘛,来自礼仪之邦,人情往来客气客气总是必要的。前几天看王建国的脱口秀,他黑自己,“一出门没有人情,全是事故。”等出了事故,只能用“童言无忌”来缓解尴尬。看看,成人说实话没说场面话就降格为不懂事的儿童,做人真难。

  上个月,我跟几位朋友去西部公路自驾游时,不小心被开了一张超速罚单。朋友们立刻表示要共同分担。我本来觉得不好意思,自己犯错理应自己担,况且数目又不大;但忽然想到了那位西人朋友说过的话,“If that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根据我们熟悉的程度,他们必不是虚情假意,如果拒绝了,势必认为我“见外”,伤了感情;随他们愿的话,表面上是我接受了钱,实际上他们同时接受了高质量的情绪价值,——感觉仗义,与朋友共同承担责任,两全其美,多么值得啊。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赠与的本质包含野心与特权,而受赠的本质则包含顺从”。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既然人家有点想刷一点优越感,看在都是朋友的份上,就从了吧。

  我把这套新发现讲给我妈听,请她老人家放宽心,不要因为邻居朋友送了点什么吃的喝的就心心念念,总想着还礼,能敞开门,给大家输出的好意提供去处,是积福报的。老太太冲我一瞪眼,中气十足,“呸,你这叫得了便宜还卖乖,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抚掌大笑,写得真好。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理科生的人生感悟,充满逻辑思维,赞!
elmonte 回复 悄悄话 读罢一笑----很喜欢这样的文章,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说笑而已,该还的礼还是得还。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老年人不能接受接礼不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