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再说舍了名校取州立

(2016-03-27 17:12:21) 下一个

又到了大学录取季节。辛苦了几个月,甚至有人说辛苦了十八年,总算等到了一个结果。申请的尘埃落定,但是面对手上的几张录取通知书,如何选择又是一番纠结。家长怕对不起孩子,孩子怕对不起学费。

   如果孩子(家长)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那最好,做自己(家长)想做的就是了;如果当初是把学校按照基本三个档次(梦想、匹配和保底)申请的,那也容易,按既定方针办;最难决定的就是同类同级别的学校申请得太多,全拒也就罢了,全收就麻烦了。这种表现的说明家长和孩子都没准主意,当初申请属于乱枪打鸟型,结果打下来无、六只差不多大小肥瘦的,面子有光,但只能挑一个,又不知怎么办了。悲催的是,往往最后促成决定的那根稻草是,“我不喜欢那家食堂”,或者“我讨厌的那个同学去了,我不去。”

所有个人录取情况中,最难做抉择的情况恐怕就是:名校或州立全奖。凡是拿了州立全奖的,手上基本都有其他小藤offer; 反过来说,凡是有小藤offer的,不见得能拿到州立奖学金。我自己的孩子选了州大,其他做出类似选择同学和朋友的孩子放弃的学校包括Cornell, NYU Stern, Johns Hopkins, Duke, Carnegie Mellon, Brown, Dartmouth, UCB,UCLA等等。
 

光算钱的话这事很明白,私立四年一般都是二十多万,税后;州大奖学金数额按照州内学费算虽然,听上去没那么丰厚,但毕竟四年免学费包吃住好像学校求着您赏光来上学似的。崇尚名牌的,也崇尚名校,选校部分反应了一个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习惯。有人认为给孩子的学费是家长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最好的投资。家里经济状况不够,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私立的不在此篇讨论范围。大藤的没有此顾虑,助学金丰厚;公立学校也不需要谁砸锅卖铁。所以有句俗话说,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近几年随着大学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大学辅导业的兴旺发达,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校牌子不是一切,适合孩子的最重要。这个事纠结在,除了学费,怎么判断某个学校对自己孩子是不是合适呢?

帮孩子择校要看孩子的个性和能力,我坚持的几个基本认知是:1)专业选择优于学校的名气;2)四年后是否会继续深造;3)鸡头凤尾孰优孰劣; 4)孩子快乐最重要。

因为孩子很自律,所以我相信在鱼龙混杂的大公立里能洁身自好,充分利用资源(包括自身优势和学校提供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希望孩子能好好享受大学生活,无忧无虑的,而不是为了GPA搞得焦头烂额,或是迫于竞争的压力疲于奔命,甚至不得已的勾心斗角。首先,学业搞好,但不要太辛苦,专业是可以搞一辈子的。 除了学业,还要积极锻炼,参加社团活动,多交朋友,多看“杂”书,多选 “杂”课。 还要开始学会跟各种“大人”打交道,包括教授、校务、朋友们的家长、 老板甚至亲戚等等一切社会人。      

 如果大环境让他感到舒服,融入感强,没有来自学业的激烈竞争感或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强烈压迫感,他会更有自信,也许更愿意去探索未知,深入学习,甚至来一点冒险; 他也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其他享受生活的能力。

  另一方面,他比同龄孩子晚熟,慢热。别的孩子初中瞎玩,高中开始用功时,他还在玩游戏;别的孩子开始冲刺SAT,参加各式补习班,甚至有目的的为目标学校做义工或研究项目时,他为同学们这样“功利”而苦恼。他看不起一切“功利”的行为,所以有时候就矫枉过正。 比如某一项义工,本来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有被人利用过的“案底”,变得有做“功利”嫌疑,他就不做了。所以他非常“做自己”,每天该干嘛就干嘛,大学录取官能不能认识他是学校的造化。

  有些人看到有利可图的事就削尖脑袋往里钻,他是相反的那类人,只会等着天上掉馅饼。能进好学校的孩子个个都有两把刷子, 真要掉到人尖里,更找不着他在哪儿了。上州立凭着不错的学习成绩,能出人头地的机遇大点。

   公立学校的一大好处是接受大部分AP成绩,理论上讲可以至少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毕业,当然真正实行起来还要看具体选课情况。有些同学迫不及待的想早毕业;也有专业未定的想多上几门课开阔眼界, 因为时间(AP)和钱 (奖学金)都够充裕,玩得起; 也有的想好好利用四年奖学金,拿双学位或硕士,接下来找工作或读博均可,看专业和当时就业市场。学校接受AP另一个好处是,作为一年级生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学分积累,在选课、选宿舍上都有优先权。

  有朋友说,公立学校基本是party school, 校园里随处可见喝酒吸毒的。这种现象不可否认,但这些不是公立学校特有的,私校有恶习的人也不见得少。在州大,我见过有的同学两年就毕业,有去做精算师的, 有去加州创业的,更有已被多所名校研究所录取,秋季去继续深造的。所以一个人会走哪条路,要看他的自制力、进取心和朋友圈。

   还有朋友说,自己的孩子是个随大流的人,希望他进相对严格的私校,水平能有相应的水涨船高, 还有孩子小学和高中的经历作辅助证明。 这个话乍一听有理,但是中小学的生活毕竟单纯,又天天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在大学,首先是独立生活,各种社团活动、人际关系等开始多而杂, 生活不再是简单的上学下学做功课,同学们的背景也五花八门。在这样的变化中,孩子见到了天外天,能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天外天带来的是继续向上的动力还是摧毁自信的压力呢?

  州立另外一个额外的好处是离家近。对于一个个性独立从来不需要担心生活方面的问题的孩子来说,也许这算不上是个什么学校优势。即使从地理位置来讲,虽然近,也很少回家, 跟上外州没啥区别,但是心理感觉上近,他还是更愿意跟你说学校发生的事,即使一个月也只不过通话个两、三次,但是家长跟孩子之间的交流管道更容易维持畅通。

  很多家长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鼓励自己,用“龟兔赛跑”的故事鼓励孩子。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起跑线到底在哪?从出生到离开家上大学的十几年,孩子在家长的标准下庇护下成长,被家长抱着推着拉着拽着放在自己拟定的线后跟无数别人家的孩子比赛。如果真有这样一条线的话,只有在独立进入大学后,才是属于自己的。

  乌龟跑不过兔子,就算一刻不停地跑,胜算也掌握在兔子的休息表里。如果把这个比赛放在水里,乌龟要担心的就是它的好朋友会不会被淹死了。所以说,孩子成年后的个性、能力和环境决定了他的起跑线,每个人的成长道路和速度是不一样的,个人跑个人的马拉松, 我们做家长的只能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自己慢慢长大。

  我去年这个季节遇到了一位好久没见的熟人,说起孩子大学录取的事情,他脸上写满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遗憾。在他看来,孩子进了州大,是彻底地失败。如果眼睛死死盯着名校,不顾其他,只会盯成短视,盯成对眼。名牌大学的证书,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加好运;至于对自己的将来,只是一张短期有效的通行证而已。

   我曾经读过一个南瓜比赛的故事。几个村民争夺“种瓜能手”的称号,有的说我的瓜最大,有的说我的数量最多,还有说最重的,最漂亮的,最甜的等等,反正就是各有所长,吵成一团。这个矛盾的产生就在于比赛之前并没有明确一个比赛规则,谁都有理由赢,也都有可能输。反过来讲,即使任何一个规则,都不可能是完善的,都有片面性。某种规则下的胜者可能是另一种规则下的败者,反之亦然。大学招生,本就没有什么硬指标,我们的失败或者成功有时候只是某种片面规则下的结果,而非我们的能力和努力不够。

   放弃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很难,但是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说到底,名校不名校不是根本问题,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关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三竹斋 回复 悄悄话 金玉屋 发表评论于 2016-03-28 10:33:20
说爬藤不是为了高收入,就和失足妇女说提供性服务是为了爱一样。多了一层虚伪而已。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你就別立牌坊了
理直氣壯的“失足” “做婊子” 掙錢

cintiman88 回复 悄悄话 如果读理工科,医法预科,藤校自费(家里收入高没有多少资助)和州立全奖比较,当然选择州立,藤校牌子根本不值这个差价,不要以为小孩到时毕业有多高薪,其实要攒下钱来也是很不容易,因为生活方式不同。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rmweak' 的评论 : 放心,比您老想的要坚强,可以接受不同意见,但不能接受别人送的帽子。见谅啊。
Armweak 回复 悄悄话 人到中年的摩羯 发表评论于 2016-03-28 13:59:48
=============================================
上网写文章,就要做好挨砖的准备。:-) 西方文化对您的价值观还远远未能做到伤筋动骨的改变。为了保护您那一颗容易受伤的玻璃心,应该忍痛割爱掏出银子,让孩子去读腾校。

失去银子,心只疼一阵子,可不上疼校,您那颗中国心,要疼一辈子。:-)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rmweak' 的评论:选个州大就痉挛?这么脆弱?反衬光辉这种事恐怕这辈子难以等到了,难不成就一直犯病,时不常痉挛或休克?您认识不少这种人吧?对不起,真不知道我在自己的博客,写自己的感想,碍您的眼了,挡您的路了。
Armweak 回复 悄悄话 生为老中,文化上的一些东西,自打出生之日起,就日积月累慢慢地成融入血液里,沉积到血管上。在选藤校还是州校上,作者和其他老中一样,一如既往地发生了文化上的痉挛或休克现象,说它是文化中风也不为过。洋洋洒洒,不过是抒发心中的郁闷,或是中风以后的Physical therapy,疗伤作用有限。

老中的“人上人”三六九等的等级文化,表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东西都要比,比输了,做了underdog,心里就不舒服。在老中眼里,小孩上名牌大学,孩子毕业以后成大器等阶段性的成功都是“人上人”的标志。何必自欺欺人,自作主张把“上名校”不做为度量“成功”的一把尺子呢。喋喋不休,不正好说明了自己失落以后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的的心理状态?

名人在演讲中,都喜欢说自己没有上名校、上学时考试不及格的往事,以反衬自己现在的光辉。您现在这么说,为时尚早。
金玉屋 回复 悄悄话 想过为什么“那個從福建來大字不識幾個的開餐館的住的房子比你大,錢也比你多吗”?
为什么今天的名校毕业的医学博士,法学博士,MBA等等都是高收入而不是低收入呢?
如果名校毕业的都找只能找到低收入的工作,你还要你的孩子爬藤吗?
说爬藤不是为了高收入,就和失足妇女说提供性服务是为了爱一样。多了一层虚伪而已。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
三竹斋 2016-03-27 19:37:00 回复 悄悄话 如果你把大學定義為職業培訓基地
那麼芝加哥大學和阿拉巴馬大學確是沒有區別
進一步的說上大學和不上大學也沒有區別
不信你看那個從福建來大字不識幾個的開餐館的
住的房子比你大,錢也比你多
hagerty 回复 悄悄话 洋洋洒洒这一大篇,您还是挺纠结的。
不开窍 回复 悄悄话 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职业培训,是社会的进步。 今天的医学博士,法学博士,MBA, 包括Ph.D 都是职业培训。 不过,即使是职业培训, 我也赞成上縢校。
窗外细雨 回复 悄悄话 要培养一个白领,上一般大学便可。要成为一个有思想在某个领域有引领作用有杰出贡献的人要上顶尖学校。我支持华人家长鼓励孩子们爬名校,但目标要高于做白领. 否则一般学校便可。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ybluegrass' 的评论 : 我只是写写自己的感想和周围见到的,不是学术论文,抱歉没有统计数字。
kybluegrass 回复 悄悄话 你有数据证明"凡是拿了州立全奖的,手上基本都有其他小藤offer; 反过来说,凡是有小藤offer的,不见得能拿到州立奖学金"吗?
匡吉 回复 悄悄话 楼主希望小孩能好好享受大学生活,愿望是不错,但州大还真不能这样,否则就是毕业即失业。从这个意义上上藤校还真是有好处,藤校毕业就职无忧的情况下,大学期间还真能好好享受一下。
三竹斋 回复 悄悄话 如果你把大學定義為職業培訓基地
那麼芝加哥大學和阿拉巴馬大學確是沒有區別
進一步的說上大學和不上大學也沒有區別
不信你看那個從福建來大字不識幾個的開餐館的
住的房子比你大,錢也比你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