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云横秦岭家何在---汉中 (二)河东店趣事

(2014-08-20 07:08:03) 下一个

      汉中盆地是汉江的冲击平原,土地肥沃, 降雨丰沛,号称是“西北小江南。而且,由于地处南北结合带,地方物产丰富, 既能种水稻也能种小麦。最喜欢的是油菜花。



汉中分校当时自成一体,校园里有学生、家属宿舍楼、教学楼、实验室、风雨操场等,
后来还有合作社,卖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等, 甚至还有自己的十年制小学到高中,除了刚去时寄读于当地藵城中小学半年。



       我们平时买菜要到附近的小镇,河东店,距离2.5公里,走路半个小时左右。



爸爸当时也买了一个当地农民的竹背篓,
印象中有半人高,一到休息日就背着篓去赶集买菜和日用品, 一个星期要这样走好几趟。不能一次买足因为粮油盐醋肉菜有定量不说,储存也成问题。当时连自行车都没有,更别说冰箱了,都没听说过。我记得当时非常盼望能跟着去河东店玩,可那时还小,一下走累了, 一下渴了,麻烦不断。

      

 
汉中当地的农民是典型的陕西人,朴实忠厚,诚实善良。当时汉中地区除了653 分校外,还有从上海疏散过去的机械厂。流传甚广的有一个买葱的故事。说有一个当地人在集上卖葱,八分钱一斤。过来两个上海大妈,一个大妈说,我只喜欢吃葱白,然后指着另一位大妈说,她只喜欢吃葱叶。接着说,我只买葱白,你算我四分钱一斤好啦, 她买葱叶,也算四分钱一斤, 你还是有八分钱的啦。 老农一想,对啊,就高高兴兴地卖了。晚上收摊回家数钱,发现少了许多, 才回过味来。隔天到集上,讲给大家听。这样一来, 山里的老农们都不敢跟上海人打交道了,知道算计不过。

       情景剧《武林外传》中阎妮饰演的佟湘玉操汉中口音,颇增添了喜剧感。其实真正的汉中话像四川话,要费点劲才能懂。有次我妈去河东店, 经过一家中药铺,门口晾晒着着各式中药,其中一堆比起别的显得特大特粗,就好奇问了店家一句,“哟,这么大,是什么呀?”店家回答,“柴禾”。我妈一听,吓了一跳,“什么,柴胡,这么大的柴胡?”正常的柴胡应该跟人参差不多大。就又问,“真的是柴胡?”老乡又说,“是柴禾,柴火,用来烧的!”这个笑话也让大家笑了好几年。

       说起中药, 想起来茵陈。七十年代中的时候,为了响应新的最高指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所有学生春天都去山里挖茵陈,然后交给学校,集体熬汤喝,预防肝炎。据说可以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俗话说, 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拿来当柴烧。就是说嫩苗是茵陈,可药用;长高了,叫蒿,当菜;再晚就没价值了。我在中国超市看到现在经常搭配吃火锅的一种蔬菜叫茼蒿,总觉得叶子形状很熟悉, 回来查了一下, 果然类似茵陈蒿。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 瘦而且总是病歪歪的, 姐叫我是芦柴棒, 是夏衍《包身工》中的童工形象。有一次生病高烧, 不知是发水痘,还是麻疹,还是别的什么,反正爸妈是急于找香菜说是帮助出疹子的。学校虽说有个校医院,但是缺医少药的,青霉素之类的常用药品都要自己解决,医院没有。那天晚上,雨很大,爸冒雨跑出去,镇子里的店都关门了,也许他跑到老乡家里要了点香菜,回来的时候,连毛衣都湿透了。我不记得后来有没有喝香菜水,也不记得疹子到底有没有出来,只记得爸脱下来的那件湿漉漉的黑毛衣摊在椅背上滴滴答答地滴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3)
评论
人中汉 回复 悄悄话 我是北京迁去的,汉川机床厂(二厂),河东店,太太熟悉了
Smile4 回复 悄悄话 看悄悄话信箱了吗?我把微信号发那儿了。
Smile4 回复 悄悄话 那是必需的。看见我的微信号了吗?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ile4' 的评论 : 越聊越近,得加微信了。:)
Smile4 回复 悄悄话 记得。过了水电部第三工程局子校。很陡的大坡。接着就是褒河桥。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ile4' 的评论 :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绕那么大一个圈。记得河东店那几十阶很陡的石头路吗?
Smile4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回复。去河东店买菜的那张图很有意思。可总难把过去走过的路跟你的图联系起来。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ile4' 的评论 : 前几年有比我大几届的学姐们回去过。感谢她们提供的照片!
Smile4 回复 悄悄话 405好大呀。一直都在生产,不象813,可惜了
Smile4 回复 悄悄话 真的亲切!太熟悉了。但记忆也模糊了。你发的101楼和篮球场的照片是过去的吗?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ob96' 的评论 : 非常感谢留言,有点受宠若惊。可惜那段历史别说有没有人研究了,留下的文字都很少。那时谁家有人留在北京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现在想想,大家都不容易。祝老爷子健康长寿。
pob96 回复 悄悄话 后来一部分教师去汉中建立分校,我爸就是其中的一位。昨天给他念这篇文章,近90的他激动不已。还好我妈妈工作在北京,我们孩子都没有跟学院一起搬迁到西安,但是我爸我妈分居了近十年。
南洋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好亲切! 七十年代中我也是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在汉中河东店小学上了二,三年级. 记得河东店的冬天好冷,风好大!期待续集.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ichxie' 的评论 : 学长好! 也记得排水洞的事。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edcheetah' 的评论 : 还慢慢想着呢。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qiaobiangu'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Richxie 回复 悄悄话 我在653的时候才2-3岁,只对家属区有零星的印象,第一张照片的楼好像是当时的样子。记得一次晚上和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在黄瓜地里偷黄瓜,另一次晚上独自去父亲的办公楼,都被大人们当成走丢了,发动全系的人找我,最后我自己溜达回去了。主要当时有狼,所以大人很担心。还有听说某人的孩子在河东店上游的水库游泳,被吸入排水洞淹死了。剩余的记忆就是在托儿所吃饭尿床的经历了。
Redcheetah 回复 悄悄话 good to read, 后来呐........:))))))
qiaobiangu 回复 悄悄话 有意思,等续集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nowplum2009' 的评论 : 刚google了一下,很有名的大厂哎。可惜我那时太小,而且学校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联系不多。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湛雨'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snowplum2009 回复 悄悄话 好亲切。我也是在汉中长大的。听说过405厂吗?
湛雨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你写的故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