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32)
2015 (137)
"大世界",小时候在我心中是一片梦幻的世界,到"大世界"去白相相(游玩),照照哈哈镜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这几年,每年都回沪却不曾有机会去"大世界"逛逛。十月长假,全国人口的流动,看了叫人抓狂。上海人拚命奔外地旅游,堵在高架桥上的私家车密密麻麻、按兵不动,这时坐在车里的人除了拚时间就是拚耐力了。而来上海的外地游客却把南京路挤得水泄不通,连空气里都布满了繁星点点的人头。当我提出要去大世界看看,我姐说,"侬啊不是去大世界白相,是去作死来(自找苦吃)"。而长假后的第二天,我又缠着老姐要去看看大世界。我妹说:"呒啥好白相,现在只有乡下人去。"我是"叫花子切兮蟹,只只才好"。(注上海俚语。死的螃蟹是不能吃的,穷人只要有蟹吃不管死活)坊间有句话叫:"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大世界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更是挥之不去的一种记忆。一张门票六十元,一段小时候的记忆,一派非遗文化跃然眼帘使人游性不尽。
大世界素有歌舞升平、川流不息,前客让后客的闹忙(拥挤),以前是用稀奇古怪招来游客。现在是以非遗展示的面貌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以艺术非遗文化会客,是现今大世界的标签。我看到的其实就是老上海的风情和故事,还有小辰光白相相的事体。
上海的摆式和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