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楠 ▉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著有长篇小说《纽卡斯尔,幻灭之前》, 电子诗集《西楠诗选》, 与人合编著《留学英国攻略:一个人的精彩英国》, 等。关注女性、内心及人性 , NGO志愿者。爱自由。旅居伦敦。
正文

“客居爱情”与出轨:世间没有绝对的“罪”

(2013-08-16 05:28:31) 下一个

爱情虽与年龄无关,但却最属于青春。在西楠的长篇小说《纽卡斯尔,幻灭之前》中,女主人公“我”--留学生左言,告别故乡,来到英国,蓦然降临的自由和孤独使她失落。 “我需要声音,需要体温,需要陪伴--哪怕是暂时的,需要情话--哪怕是假的”。

面对身处他乡的孤独,电话那头远在故乡男友再动人的情话,也抵不过一刹那紧紧相拥的温度。“也许我从来就希望有个人可以日日夜夜地在一起,对我说着情话,彼此拥有,相互赞美,永不厌倦。” 面对身处故乡的男友,主人公左言在英国选择了一份“客居爱情”。“或许,这只是一桩‘留学综合症’,就是当你把年轻、自由、孤独,连同欲望综合在一起时,所得出的不靠谱等式。”

异地相恋的爱侣们,当年轻、自由、孤独、欲望综合在一起时,难道爱情终会以出轨、破裂而告终?海外无忧独家专访《纽卡斯尔,幻灭之前》作者,共同探讨当七夕遇上异地恋,坚持还是放弃?


okhiwi:你对异地恋怎么看?持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

西楠:要看时间长短吧。时间不是特别长,比方1-2年的话,我觉得可能还凑合。我个人不是特别看好时间较长的异地恋,觉得感情的浇灌和维系还是要靠日常相处。当然例外总是存在的。


okhiwi:你的书中描写到了海外生活的留学生面对异地恋的时候,选择了在英国“出轨”的行为。而据我们观察,确实存在者一批海外“出轨”的人群。在来到英国之后,又在这里找到了新的伴侣。你认为这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西楠:一方面,人是群体动物,有获得情感共鸣的需要。然后,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还不特别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是正常情况。但这样的话,就容易受到欲望的牵引与诱惑。再者就是现实层面的了,像我小说里写到一个情节,女主人公生病了,一面是异国的恋人只能隔着国际电话线安慰,另一面是同在英国的追求者,能及时出现在她身边,给与一些很现实的照料。


okhiwi:你如何看待书中描写的海外留学生的“出轨”?你觉得“出轨”应该或者可以被原谅吗?

西楠:这个看个人吧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道德底线,也就是说每个人内心本就有不同的“轨”。我现在是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罪”,只是看你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去原谅或者包容对方,尤其海外留学生的生存状况又是特殊的,比方心灵的孤立等等。但我并不是鼓励留学生情感出轨,只是觉得不应该有单一的标准去判断这种现象。

 
okhiwi:如果来到英国生活,同时有一个身在国内的另一半,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维护还是顺其自然?

西楠:顺其自然吧。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应该在出国之前就把自己的情感前景也考虑进去,如果你对这段感情的态度是足够严肃的话。
 

okhiwi:你认为在一段感情和亲密关系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什么是情感的基石?信任还是深厚的感情?

西楠:我觉得是在宽容的基础上去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去创造一种“共赢”的关系基础,比方比较一致的价值体系,生活观念,理想和目标,情感需求,等等,假以时日,自然会培养出深厚的感情。


okhiwi:生活在英国,你认为留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感需求?

西楠:就是看清自己的需求,看清自己有能力承担的结果,然后去做选择。当然很多时候,“自己的需求” 和 “有能力承担的结果” 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对他人的考虑。再有就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人性底线,这个我还是比较鼓励的。


西楠,女,80年代生,著有长篇小说《纽卡斯尔,幻灭之前》、电子诗集《西楠诗选》等,与人合译著有《老人与海》(海明威著);诗歌作品散见《花城》、《诗歌月刊》、北美《世界日报》副刊、《新大陆》诗刊等海内外多处,入选《中国当代诗歌选本》、《2011-2012中国诗歌选》、《当代中国海外诗人》等;“大量时间感知与思考生活,关注女性、内心及人性”,写作则是“生命过程中的发问与探索”;曾任媒体记者、编辑,翻译;旅居伦敦。


(英国)海外无忧网链接

原文来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