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进

专栏作者,工作狂,心理学者和大学老师
正文

旧货经济

(2013-08-11 15:28:25) 下一个

旧货经济

 

二手货消费,在中国似乎还不习惯。在英国,据统计,二手店每年带来给政府带来约20亿英镑税收,从业人数超过18000人。英国的人二手店,往往是与慈善结合,它们的货品来源,基本上是免费捐赠。在英国,占据前三名是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乐施会和英国心脏基金会旗下的二手店。我是乐施会的常客,特别是去买它的旧书和画册,不过我也把自己不用的书和衣服都送给它们。

二手货消费,是个观念问题。书,是二手的,可以理解。日用品有些也可以,我就买过旧床和席梦思。自己家里的餐桌,也是当初买房子时候,手头比较紧,在旧货店淘的。至于孩子用品,我与朋友之间都达成了默契,等到孩子年纪差不多了,也会问问有什么旧衣服或者婴儿椅可以留给彼此的。只要是干净,旧一点,其实无关紧要。

大宗物品消费,有时候也用二手货。比如,国内常说的国外汽车便宜,除了新车确实比国内便宜之外,成熟的二手车消费市场,更是加深了这个印象。在英国,一般三千镑就可以买一辆不错的二手车,折合人民币才三万块不到,只要维护的好,满足生活问题不大,家里用过两辆都是二手车,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母亲来过英国几次,她喜欢去淘点旧货。然而,来了几次,感受很不一样,第一次来是2008年,经济危机刚开始,仗着十年经济好光景,英国二手店的东西,很让她满意,经常花几镑钱给自己的孙子淘点小玩具,自己淘点小包。后来,经济形势恶化,她发现去二手店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去年,她说已经淘不到什么好东西,感叹英国经济不佳。

另一方面,她也赞叹普通英国人的节俭,尤其是看到二手店里工作的很多头发花白的老人,她觉得自己回到中国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她是基督徒,家乡当地有很多外来务工者,经济不宽裕,这些旧货对他们来说,也很合适。

最近,我想给家里腾点地方,周末就去卖了一趟旧货。货是家里积存依旧的物品,比如母亲从国内带来的两三套数量不一的不锈钢盘碗、当初毫无规划买来的若干花瓶、婴儿床、有块童子尿迹的婴儿床垫。这些物件舍不得扔,就堆在那里,慢慢地把储藏室的秩序打乱,静悄悄地把厨房角落给挤占,直到有一天,你感到莫名其妙地烦,却又无法一狠心把这些东西全部扔掉。

直接送到二手店,还是有点不舍得。英国有很多所谓“后备箱买卖”(car boot sale),就是把东西放到后备箱,开到一个公开交易的地方卖掉。我在网上找了个地方,交8镑钱入场费,周六去卖。刚好天气不错,英国夏天本来就凉爽,又是在野外,可以当作一次野餐。我临行前,做了蛋炒饭,带上水果和饮料,放到冷藏包里,就和家人开车上路了。一半是清理旧家什,另一半是给孩子一个到野外机会。孩子很兴奋,他上学了,懂一点算术,于是我就把钱盒给他,让他负责找钱。生意还不错,把交的入场费给卖出来了。看着他吃着蛋炒饭,喝果汁,我在想,这样的生活,会有一个中国版本吗?有大片绿地,明媚阳光,旧货消费的观念,周末家庭时光,还有对彼此生活有一种分享的感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shamrock100 回复 悄悄话 普通中国人更节俭,收破烂的,从废纸废书本,到破瓶子烂铁,到废旧家具电器,无所不收,没电梯还帮你把破烂从五六层楼上扛下来。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Yard sale, flea market 这类自发的二手货交易传统古朴,很有地方风味。不过更大的市场已经到网上去了。中国的生活条件不同,但e化的二手市场也早就风行。
细草微风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总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少人自卑感特严重,反映到现实生活上就是要装,旧货市场恐怕不容易在中国流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