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进

专栏作者,工作狂,心理学者和大学老师
正文

救不救是政治,行不行看运气

(2013-06-27 03:45:57) 下一个

6•20”应该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载入中国金融史。上周四,中国的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到30%,这个利率超过温州春节前后企业与银行互相拆借的利率,后者已经在2010年至今,经历了一场企业倒闭风潮,至今整个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还处在迷惘之中。

温州所遭遇的民间借贷危机,与620事件之后的中国,都是资金问题,但是局面有所不同,甚至是互为反例。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基本上靠得是自己本地实力在挺,缺乏强有力的政府财政支持,以温州地方政府的行政素养,要理清这样的乱局,可能还需要时日;620事件之后的中国银行业,小银行可能面临苟延残喘的下场,但是还有一个资金雄厚的央行可以开闸放水的念想。就在6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当前资金流动性总量并不缺乏,并开始给一些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温州与中国,格局有大小,身处其中的主事者也值得关注。以温州为例,曾经给当地带来改变希望的市委书记陈德荣,已经在本周三黯然调离,出任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陈德荣在温州的开局,是以强人和强势政府出现,给当地带来很多新兴气象,特别是在基础建设上投入了巨量资金,受到民间舆论好评,同时也遭到一些抵制。从上任到离任,他在温州仅仅工作了三年,走之后,他身后的很多基建工程,能否顺利完成,也成为当地人的疑问。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解决,还处在进行时之中,成败难以判断。在温州中小微的民企之中,却感觉到目前情况生存压力巨大,甚至担心2013年之后日子更加难过。

与温州两年前跑路潮稍微有点相似,620事件之后,连一贯既不报忧也不报喜的中国股市,少有地发出了一次次贷危机式的信号,警告问题的严重性。小银行背后隐藏的次贷危机怎么消除,附带的经济增长还有多少可以期待,经济结构转型朝哪里去,最直接的问题是要不要再来一次4万亿的经济刺激?这是对新政府的最大考验,也是拷问所谓“习李新政”到底新在哪里。

对于李克强总理是否会出手拯救银行,甚至继续刺激经济,国内政论界普遍认为,他应该与前任不同,网络上对于李克强总理的好评,最近突然高涨,比如一篇《百日维新》的评论,以“沉默是金的容忍”来评定李克强的风格。

沉默并不意味着不做。关键的救不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翻看习主席系列讲话,第四页,标题就是“不能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所以,即使新政被再怎么鼓吹,也不会出现“我的前任是极品”的呛声。而且目前极其复杂,调经济、反腐、对日关系紧张,如果钱袋子出了问题,恐慌将会从经济面扩展到政治面。至于救市这招行不行,那也是靠“沉默是金的容忍”来实施,至于好坏,最好也最好不要多说。相比之下,前温州市委书记的离职,就是不够沉默,忘记了闷声能够大发财,也能够消灾。同样是金融危机,说与不说,其实政策的效果差不多,但当事人命运也许不同。

然而,政治总有一天必须要在沉默与开口之间做个选择。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局部支持,仅仅是权宜之计。旗帜鲜明地搞点什么,在政治上,中国人很习惯了,在经济上,对于缺乏公开辩论传统的中国政治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还没有习惯政府要过紧日子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