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牡丹花下 4-门当户对

(2024-05-07 18:43:29) 下一个

董九是在一所教会办的医学院读的医科,化了六年时间才毕业。又在一家外国人开的医院实习了两年,最后确定做外科大夫,此时是1949年年初。在毛泽东一首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发表后不到一个月,黄浦江市迎来了解放。

董九劝过父亲董大卖掉染坊,跟他的大叔二叔一起去台湾,或者去香港,因为他的女友姚钏的父母决定去香港开医院。董九实习的医院,就是姚钏父母的。他们只是请了一个洋人当院长。董九实习时,认识了姚钏。当董九知道她的家庭背景时,有意结交她,毕竟姚钏跟董九两人相好具有门当户对的优势。

董家除了在市区开染坊,在老家还有不少田地和祖屋。董大坚持要把老家的田产和房屋卖掉后,才图退路。因为董家董大当家,大家只好听天由命。最后不管是染坊、家产都烂在董大手里,成为董家一生的罪证和耻辱。

虽然姚家在1948年年底离开黄浦江市,前往香港,但因为女儿姚钏一直不愿动身,还跟董九在一块,所以姚钏的母亲在1949年2月份回来一次,问女儿的打算,才知道她不想离开黄浦江市,而且要嫁给董九。

好在姚太太生有三男二女,只好依了大女儿,在解放军攻破黄浦江市城门前,搭上一条江轮,回香港去了。

董九除了读书,还关注国共两党的争斗,以及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董九对政治毫无兴趣,但是对董家的前途和命运,无时无刻不放在心上。

“辽西会战”失败后,通过报纸、电台和各种小道消息,董九察觉国民党的天下已经时日不多,而这时董九快结束实习,准备自己独立行医。一看局势不利,董九首先想到的是,处理好董家财产,赶紧离开黄浦江市,去台湾或者香港。

董九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行动如此缓慢,最后董家全部留在黄浦江地区,一个都没逃到台湾或者香港。虽然董九一度劝父亲,放弃带不走的财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是董大断然反对,认为这是董家世代积累的财富,怎能败在他董大手上。

因为董九和姚钏都是有产者的后代,而且有西方教会的经历,虽然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有出色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但是不可能进入党委认可的第一梯队。为了迅速利用已有的医疗机构和设施,新生的人民政府不得不启用董九、姚钏等有历史问题,但没来得及逃离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故土一班人。

为了稳住那些对新生政权首鼠两端的旧时代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和各行各业的骨干,黄浦江市委常委决定,在攸关人民生命健康的医疗行业,一把手必须是共产党党员,二把手可以是党外人士的技术骨干,必须有一定的领导能力或领导经历。

这个决定,非常有利于董九和姚钏。不久市政府在原教会医院的基础上,成立黄浦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并任命董九和姚钏分别为副院长和副护士长。

那时他们已经结婚三年了,还没有孩子。

他们夫妻俩偷偷跑到香港姚钏父母开的医院,分别作了体检。又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治疗。回来后半年,姚钏才怀上了第一个孩子——董星星。

转眼间十年过去,孩子读小学四年级。姚钏几次劝董九再去香港看看,为什么生了一胎,再也怀不上,到底是怎么回事。董九不敢冒险,一旦被抓住,就得坐牢。董九宁愿不要生儿子,也不想出政治问题。董九一直很小心,只关注医学技术,动好手上的刀子,其他争权夺利的事,与他董九无关。

然而今天,面对病人冰细思的治疗费用,董九必须跟一院党委书记反映一下,该如何解决。或者通过民政局为病人申请困难补助。后者不知何时有结果,前者可以让病人家属少付款,或者慢慢支付。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对董九来说,还是头一次。

董九决定明天找党委书记谈谈费用一事,尽管这是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