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牡丹花下 84-厉害啊细思

(2024-05-22 09:07:29) 下一个

辛珍姮被谭武书记点将,跟一院住院部护士长姚钏合作,向江北招贤纳士,广开人才之路,把农村缺医少药的障碍推到历史垃圾堆里。像当年的华东野战军,把蒋家王朝腐朽的、没落的、反动的军队,摧枯拉朽地歼灭之、追讨之和围剿之。不但消灭有生力量,还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残匪毫不留情、一举歼灭,对土匪,剿灭殆尽,还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一个清明的世界。

辛珍姮不乐意再度北上,过吃喝拉撒睡都不定的日子。虽然回来,单位给点补偿,辛珍姮认为得不偿失,只是聊胜于无。

这次又被单位派遣,辛珍姮心中无限郁闷。次要原因,老公是她的一块心病,怕他没有了她的威严傍身,又把戴绿帽子的屈辱,丢到爪哇国;主要原因,不喜欢农村的一切,没有一样东西让她辛珍姮看得上眼、称得了心和满得了意。

好在还是姚钏带队,毕竟跟她董家是世交,只好一句话没说地跟她下乡。辛珍姮发现还有李青岛,虽然他们都在卫生厅下属单位工作,但是对这位老兄,她不知道底细。不过有一位男士在队伍里,女士体力上的负担,将减轻不少。这是辛珍姮上江北时,觉得卫生厅唯一做得对的地方。

卫生厅派的车,把三人送到鱼米镇,司机说必须马上回去,因为下一个任务时间紧迫,不能有半点耽误,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姚钏只好让干女儿冰细思装点做好的饭菜,让司机在路上吃。

李青岛发现,江北的发展太缓慢了。解放都十七年了,跟当初站在长江北岸,吹响“打过长江去”伟大号角时相比,只是多了几所房子。人的精神面貌,还没有当初好。

胡秘书早接到县医院党委的通知,让他重视市医院派遣的招聘队,积极配合,不得有误。鱼米公社柳书记,话里话外提醒胡秘书,防止招聘队把翠娟和茶花捣鼓跑了。一旦她们上市区轮训,心就野了,以后哪能安心工作。让卫生员专注公社的事务,不要有事没事跟招聘组瞎混。

尤其要注意冰细思冰郎中,她可是鱼米镇医疗事业的台柱子,无论如何不能让她被招安,否则拿他是问。柳书记的警告,无疑把胡屠屠吓得像惊弓小鸟一样,看到姚钏他们,就心惊肉跳。

冰细思知道干娘不喜欢她,内心排斥她,也许因为知道了她与干爹的不伦之情。不过细思不认为她会相信,虽然冰双双和辛珍姮知道,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她们不会将实情相告于干娘。

现在她们母女俩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只有一个原因:她们的原生家庭类似,并且两人都是资产阶级和反革命分子的兔崽子。

尽管她姚钏现在站队到无产阶级阵营,国家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她将被大浪淘沙掉。冰细思认为,一技傍身,才是生存之道,才会在历次运动中,生存下来。

她冰细思才不去管,谁是公社书记、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今天看你神气地坐在主席台,大谈特谈,说不准明天就站在主席台上低头认罪,成为千夫指的叛徒、汉奸、反革命。

冰细思的人生目标很简单,找机会多挣些钱。只有钱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过眼云烟。当然,跟爹爹磨磨唧唧,是人生乐趣。吴大浪,与他只是人生的一场相遇。上天让他投胎为人,是为了救饿昏倒地的冰细思。生个儿子,不是报答他,而是为她冰细思尽孝和养老送终。当然,她冰细思有了钱,就有了势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惟母命是从、懂事的孩子。

至于吴大浪,毕竟跟她冰细思有夫妻名分,让他善终就好了。要培养跟他的感情,怎么做得到呢。结婚的目的,把他当作救命稻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要求,他也给不了其他东西。对吴大浪这一点善心,也是因为干爹说的,做人要有良心。对她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他往死里打,对于夫妻生活,他毫无情趣,对于夫妻恩爱,他无丝毫表现。凭这几点冰细思早该跟他一刀两段、恩断义绝。

听到胡秘书说干娘要来江北招聘合格人员,上市区轮训,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细思心中就盘算开来。一知道他们今天要到鱼米镇,立刻让已经在中院上班的孙红梅,做好饭,收拾干净餐厅和新建的客房,让她干娘和同行一起入住。

冰细思知道独立核算很困难,所以平时相机行事。入账的医疗费,一般只有实际收入的70%。冰细思对缴纳现金但是不要发票的,给五折优惠,这些钱都进了冰细思的口袋。只有开了发票的费用,才上交给公社财政。

为了拓展中院的规模,公社又在诊所餐厅对面建了五间瓦房,目前作为病房和客房使用。孙红梅在照顾病人、打针吃药上,基本采用西医技术,同时也接受冰细思的中医培顺。当然冰细思只是把一些皮毛教给孙红梅,那些关键的技术和方子,不会让她知道的。

姚钏、辛珍姮和李青岛一下车,就被孙红梅安排入住宽敞、干净和舒适的大瓦房,而且很快吃上可口的饭菜,还为李青岛准备了海洋大曲,把李青岛高兴坏了,连连说冰细思这个郎中,真是太厉害了!说得姚钏也是脸上笑容朵朵,摘都摘不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