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诗词里的故事(ZT)-【示侄孙韩湘诗】

(2015-12-16 20:21:58) 下一个

    唐宪宗十四年,正月中旬,初春时节,风吹在脸上还略有寒意,但也禁不住河畔杨柳的鹅黄渐渐转深,桃杏枝条愈发红肥了。在长安城南,通往临泉驿的官道上,旗 罗伞盖下,来了三十多人皇宫卫队,走在前面的是身披甲胄手执长枪的骑兵侍卫,中间是黄绫缦帐迎佛骨的宫车,后边是骑马的太监和几个捧香的宫女。人们大约是 早就听到了消息,大路两侧簇拥来不少的男女老少百姓,前来观看皇家迎奉佛骨舍利的仪式。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对宪宗倡佛,深以为忧。这几天他接到长安城里巷好几份报告,说有的百姓为表对佛的诚意走火入魔,有以香火灼顶烧臂而致残者,也有竞相施舍而破产,导致妻离子散。更有不法之徒以此为契机,装神弄鬼,哄骗钱财,聚众滋事。

    看罢里巷发来的报告,韩愈忧心忡忡,就在灯下草了一份奏章:“伏以佛事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皇帝在位百 年,年百五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此时佛法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此也。”韩愈不愧是位国学大家和朝庭重臣,他深知宪宗礼佛以求长寿的心理,写罢了古时皇帝长寿非礼佛之故,他笔锋一转进而写道:“百姓微贱,於佛岂合惜身命,所以灼顶燔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幼奔波,弃其生业。……”他指出了皇帝倡佛,黎民仿效以至走火入魔,耗财残身以求的种种弊端。韩愈早朝时,将奏章递了上去。

    岂知这一利国利民奏章,却被宪宗视为大逆不道,若不是宰相裴度及众大臣的极力相保,这位忠心耿耿的韩愈就得丢了性命。怒气不消的宪宗,将韩愈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并敕旨即刻离京赴职。

    真是天妒英才,就在韩愈怆然离京的路上,七九的早春,彤云密布,纷纷扬扬地下起来了大雪。这场大雪真个就是“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赋 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只一夜间,山路上竟然积雪三尺。贬官赴职的韩愈,被这场突降的大风雪,困于蓝关。因走得紧急,韩愈未带家眷,只有一个仆人相随。 所投宿的这家小店又四壁透风,韩愈被冻得实在耐不住了,就让这个仆人向店家索得几块劈柴,在屋里烧起了火盆,虽是烟熏火燎,好在屋里多少有了一些暖气。就 在韩愈百无聊赖之时,几声马挂铃声响过,店门推开,走进一个人来,那人进门便对韩愈倒身下拜。来人是韩愈的侄孙韩湘,韩湘知韩愈贬官赴职走得紧急,又以为 已进春时,就只穿了一件薄棉衣,身边又无亲人。他听了,就紧忙赶来相陪。还特地带来了一件狐皮裘,为祖公御寒。

    韩湘字清夫,精音律,美仪容,博学多才。韩愈曾几次劝其科考,韩湘却无意功名,都被其婉言谢绝了。以韩愈官居朝庭六部之要职,要私下提携 个把人为官,本是易如反掌。但韩愈素以公正廉明为怀,从不肯营私。这个韩湘更不是个蝇营狗苟以求富贵之徒。这祖孙二人在为人处事这一点上,倒也情趣相投。

    韩湘素以躬耕为业,乐在山水垅亩间,平时很少到韩愈官邸走动。这次听了韩愈远贬荒蛮,却顶风冒雪前来作陪,淳厚的亲情,让韩愈心里荡起了 融融的暖流,也生出不尽的感慨来。祖孙二人述谈多时,韩愈缓步走近门前,看着漫天纷飞的大雪,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悲凉,口中就轻轻吟出了一首律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岂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前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后来韩湘一直陪伴叔祖到达了潮州。二年后,韩愈得以复官回京,这位韩湘又告辞回了家乡务农,去过那无忧无虑的恬淡生活。不过韩愈这一首 《示侄孙韩湘诗》,倒使这个默默无闻的韩湘也享誉于世了。明代小说家吴元泰,运笔演绎出一篇八仙故事《东游记》,竟把个韩湘也列入其中,至今这位风流倜傥,手执紫金箫惩恶扬善的韩湘子形象,还活跃在五彩缤纷舞台上和人们的心中。(来源:天津日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