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帅哥才子潘安的两面人生

(2014-03-14 19:54:28) 下一个

西晋·潘岳 【悼亡诗之一】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彷佛,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拆。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潘岳悲伤逆流成河

    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西晋人,祖籍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魏晋第一美男子。有关他长得帅的典故很多,《世说新语》中有浓墨重彩的几笔,比如“掷果盈车”,潘帅每自驾游,就有妇女把时鲜水果扔满白羊小车,一趟回来就能开个水果捞。

    不驾车的时候,美少年就会有遭遇非礼的危险,当时的洛阳女子很开放,“莫不联手共萦之”,合伙观赏帅哥,过够了眼瘾才放他走。另一个故事则反证了潘岳的美姿容,写《三都赋》的左思也学潘岳驾车游街,却因为长得违章招致满脸唾液。《晋书》里说搞潘帅模仿秀的是张载,此人收获的是一车石头瓦砾,返家时灰头土脸,活像个搞拆迁的。

    在西晋,潘岳的文章一流,强过同侪。贾谧的二十四友中,潘岳居首。潘帅哥做得一手好哀诔文,当时谁家死了人都请潘岳作悼亡诗,认为这是给死者最大的哀荣。其实大部分死鬼潘岳连面都没见过,可他照样写得撕心裂肺意切情真如丧考妣,就跟死的是他至亲似的。这工作有点像职业哭灵人,哭灵人士修炼得泪腺发达,潘岳则是天生悲伤逆流成河。他作得最情真意切的一首诗,是悼念妻子的。须知当世四大喜之一便是中年丧妻,潘岳还伤心得什么似的,而且这位史上最帅的河南人竟然没有养个小三,可以被当世的官吏鄙视一下子了。

    魏晋不是太平年代,死人这种事常见,擅写悼亡诗的潘岳不愁揽不着活,不过他显然志不在此,一双美目盯着的是上层路线,因此“拜路尘”这个千古污点就洗不掉了。话说权臣贾谧某日经过潘岳蜗居的街道,车马经过尘土漫天,潘岳赶忙一揖到地拜了下去,直至尘烟散尽才直起腰来。

    贾谧是谁?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他姨,弑杀高贵乡公曹髦的贾充是他外祖父,魏晋老牌美男子韩寿是他的亲爹,偷香的典指的就是贾谧母贾午勾搭韩寿的故事。所以本名应该叫韩谧,因其舅父无子,过继后改名贾谧。当时有个姓贾的姥爷很好使,仗着贾充的名头和丑八怪姨妈的宠爱,贾谧势焰炽盛蟹行宫闱,此后又帮贾后废掉愍怀太子,不是什么好鸟。潘岳拜他的路尘,肯定不是有喜吃沙尘的异食癖,所图的,不过是一条晋身之阶。

    潘岳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民间大多管潘岳叫潘安,潘岳的老乡,河南某教授说那是古人为了押韵而省一字,另有一种说法是:潘岳字安仁,因为他伺候过贾谧和贾南风,傍权势而苟安,跟“仁”实在扯不上,就干脆叫他潘安了。看后人对他的菲薄,这理由似更可信。对潘岳持高度怀疑态度的,有金人元好问,“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元好问人如其名果然好问,这一问就戳到了潘岳和千古文人的共同痛处:做人和作文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贾谧的车架经过时,尘烟中的潘帅哥连忙弯腰撅臀,这就跟宁可打铁也不出仕的嵇康之境界差了老远。不过潘岳没有白当吸尘器,他的生花妙笔终于派上了大用场,贾后共贾谧欲废太子,先灌醉了司马遹,然后逼其抄写一篇祈祷惠帝早死的诅咒文字,这篇文字的作者就是潘岳。身为文人,写马屁文章当肉喇叭就够为人不齿了,连构陷文章这种活也接,弑储君这种忙也帮,名节尽毁也就别怪别人了。所以他的结局也并不比嵇康美妙,嵇康是一人被杀,潘岳却被夷了三族,父辈、他这辈,还有子侄都惨遭屠戮。

    潘岳的母亲是个极有前瞻性的老太太,曾多次嘱咐儿子“止足”。这两个字你可以理解成适可而止,政治圈子不是潘岳这种文人涉足的。潘母劝儿子别陷溺太深,潘岳不听,文人总是太轴,有才华的文人尤其轴。老把祖国当母亲,连国家不能生孩子这种常识都忘了,其实生他的女人才是母亲。可怜潘帅哥身边无诤友,就缺个人喊一嗓子:潘岳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兴许还有救。

    有人说潘岳主观上是真想修齐治平,可是这种理想太害人了,尤其是身处乱世的时候。因此可以说潘岳之死是一起自杀事件。

    直接干掉潘岳的是孙秀。赵王司马伦的“智囊”,史上杰出小人之一。据传孙秀是五斗米教的道徒,很有些手段,否则也不会哄的司马伦言听计从。小人这种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睚眦必报,孙秀早年曾侍候过潘岳,因为人猥琐多诈,潘岳看不上,总是揍他,结果种下了祸根。贾后和贾谧被诛后,潘岳居然去已当了中书令的孙秀府上试探,问:“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孙秀一开口,潘岳就听到了他一生中最恐惧的八个字,这八个字潘岳一定很熟悉,出自《诗经·小雅·濕桑》,孙秀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元好问为潘岳千年一叹,说什么“心画心声总失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可这元大词人给后世也留下了“失真”的口实。譬如他给降元的崔立写表扬信立功德碑,并不比潘岳干的那点儿事光彩多少,元大诗人,你还是闭嘴吧。(作者:阿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