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元宵节诗词灯谜集锦鉴赏(转帖)

(2013-08-06 11:25:56) 下一个

文章来源: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14883

       元宵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唐宋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宋代大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词中生动地描绘了都市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情景。
 
  清代元宵节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姚元之咏元宵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生动别致。
 
  元宵节往往还与爱情连在一起。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除了放灯,还有其他的风俗,如吃元宵,即吃汤圆。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圆子》诗中云:“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寓意团团圆圆,事事如愿。(《中国社会报》2.18)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无题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无题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无题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什么是灯谜?
 
       谜语、灯谜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对联之外的又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文化的特产。可以说:没有汉文字就不存在灯谜。灯谜是我国人民训练思维和语言的一种巧妙形式,也是民族性、群众性、趣味性很强的娱乐项目。目前,灯谜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文学样式已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引入灯谜,与2005年的楹联一样,增加了晚会的文化底蕴,以民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展现了物阜民丰的地方特色以及全民族大团圆“天地人和万事兴”的喜庆气氛,但一部分灯谜作品不够严谨,过于粗糙,有的甚至连谜都不是。作为一个对灯谜稍有了解的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我的同学我有必要给予知识上的补充和对真正的灯谜艺术的讲解,否则受教育者情何以堪,理何以明?一旦像对联一样引进为考试新题型呢?
 
       那么,究竟什么是灯谜?灯谜是运用汉字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笔划部首的象形离合,音、形、义的变化等特点,令谜底或谜面的某些或全部文字产生别解,从而使谜面和谜底之间达到相互扣合的一种文字游戏。其中最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文义别解”。所谓“别解”,即有别于词语本义的解释。由于“别解”才使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某些词语、事物、名称吻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妙趣。
 
       例如“自己”猜一字,谜底不是“我”;不是“吾”、“俺”、“咱”而是“体(拆成“本人”和谜面扣合)。再如“清明前一日”猜一节令,谜底不能猜作“寒食节”,而要猜作“元旦”。谜面分两段,前三字“清明前”别解为“清、明两个朝代之前,从而推断出“元”(作“元朝”解),后二字“一日”拼合成“旦”字,因此谜底是“元旦”。
 
       再来反观春晚所说的灯谜。如“出水芙蓉”猜花名“莲花”、“热河边上好乘凉”猜景点名“避暑山庄”这类属于问答当迷,索然无味。从严格意义上说她们不是灯谜,充其量只能称为“冒用灯谜形式的问答题”。
 
       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一下灯谜的发展史,进一步认识丰富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一——灯谜的渊源与演进。
 
       灯谜的前身是隐语,即隐意的语言。隐语的含意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文心雕龙》)。别出一说曰遁辞,不直言曰谲,以彼喻此曰譬。所以隐语是隐去本事而假以他辞来暗示的语言。
 
       公元143年,浙江上虞,曹娥觅父自沉江中,县令尊其为孝女,设庙立碑,故事曲折动人,碑文生动感人。中郎蔡邕夜过其地,边摸边看,读完这篇碑文,遂题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于碑阴,无人能解其意。后曹操、杨修路过此地,杨修解出此隐:“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所以后世称蔡邕为谜界宗匠,杨修为猜谜鼻祖。而“黄绢幼妇”成为谜的代辞了。
 
       “谜”字约出现在公元450年左右,是南朝宋鲍照(414-466)所创。鲍照写了“井、龟、土”三个字谜。50年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给谜下了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因此“谜”性质确定了。谜从一开始就孕育着双胎,即文义谜和事物谜。(一)文义谜。例如“井”字谜:“二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第一句用“二”字形成一个字体;第二句有四个支柱,八个头;第三句,一八指一个字八个角,五八为四十即四个十。前三句,每句皆为一个“井”字,第四句为会意。这与绝妙好辞一样,是在文字上做文章的,称之为文义谜。(二)事物谜。例如“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谜底是筷子。这个谜是通过事物的特征来猜射的,所以称之为事物谜。
 
       到了明代分成两支,灯谜从谜语中派生出来,分支立户,自成体系。分支后的文义谜称为灯谜。其原因是: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习成风。“灯谜”因此而得名。也作为专以文义为谜的一个专用名词沿用至今。
 
       由于谜在分支以前叫做“谜语”。分支以后一支为文义谜即现在的灯谜。一支为事物谜即分支后的谜语。为了区别分支前后的谜语,在学术上,把分支后的谜语(事物谜)称为“民间谜”。“谜语”专指分支前的谜,包括灯谜和民间谜。谜语以和谐的语调,丰富的想象,拟人的笔法来突出事物的特征,而灯谜主要从文字上着眼。例如同以“花生”为谜底的谜面,事物迷即“民间迷”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文义迷即“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
 
       以下列举几个灯谜,大家猜猜看,露一手。1、谜面:早上不忘(打一应用文体)。2.、谜面:一窍不通(打一古诗体)。3、评讲作文(打一常用文体)。4、作品简介(打一常见文体)。5、言师采药去(打一常见文体)6、大家都以雷锋为榜样(打一学校用语)。7、为何考场不许同桌(打一保健用语)。8、九十九(打一字)。『谜底:1、日记;2、七绝;3、议论文;4、文言文;5、童话;6、同学好;7预防近视;8、白。
 
       现在手机短信中也时常出现一些猜字,然后连成一句话的灯谜短信。它们或含蓄委婉地表达感情,或供人们在闲暇时间娱乐游玩开发智力而广受青睐。例如:1、日出美丽立取上,残月屋下友情长。无奈您却无心往,白水一勺表衷肠。春雨绵绵别三日,但已人去走下场,嫦娥无女不寻常。(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句话。)2、悔意无心空对月,大哥头上有条疤,接受不离只作友,单身贵族尔相伴,朝夕相对盼夕阳,情人别离影孤单,二人想逢在此处。(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句话。)3、树儿睁开眼,小子屋下眠,良心缺一点,日落残兔边。(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个成语。)4、原本有心花不开,偶尔有人来相伴,悔时无心已有泪,吞下口去悄无声,来者耳边轻轻诉,缺少左边心相印,东风带走一二点。(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句话。)『谜底:1、最爱你的人是我;2每天爱你多一些;3、相见恨晚。4、愿你每天都快乐。
 
       灯谜作为中华文化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相当深厚的底蕴和知识可供学习研究,在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了灯谜的含义,谜语的历史演变以及灯谜作为文义迷和事物迷的区别。灯谜的原理,灯谜的规则,灯谜的迷体,灯谜的迷格,猜谜技巧等都大有学问,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探索、思考并带来快乐。(网友 勤学秀才)
 
灯谜猜法大全
 
       拆字法
 
       亦称字形分析法,或增损离合法。它和会意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它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这类谜往往虚实结合,须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
 
       离合法
 
       是灯谜最常用的猜制手法之一。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字中有字,可分可合,变化多端。离合法正是利用这种可以分解离析、重新组合荫生新意的特点,来制作灯谜的。如“绿树村边合”(打字一)谜底是“林”。谜面择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今运用别解手法,以“绿、树、村”三字的“边”分扣“角丝、木、木”,是为离;再将这三个边旁“合起来成为“林”,是为合。又如”如今分、别在断桥“(打《红楼梦》人物一),谜底是”娇杏“。别解作现今先将”如“字分离成”女“和”口“,分别放置在断开的”桥“即”木“和”乔“二字上,然后重新组合起来便成”娇杏“二字。从汉字的特点出发,用离(把字拆开),合(把字拼在一起)的方法作字谜,是从汉代发展起来的。这与汉代盛行图谶有关。刘勰说:“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谶语就是借助于字的离合,用谜语的形式做政治预言。汉末章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一则暗隐“董卓当死的谶语。其中”千里草“隐”董“。”十日卜“隐”卓“,用的就是折字离合法。
 
       增补法
 
       根据谜面或谜底带有增加意义的字眼所作的提示,用增补字或者部首、偏旁,笔画的办法求得面底相互扣合。谜面运用增补法的,如:“为中国多作一点贡献”(打字一)谜底是“蝈”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为“中国”二字多加“一”字和“、”(点),结合起来就得出谜底“蝈”字。本谜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字眼是“为多作贡献”。增补法用于谜底的,如“反”(打四字常言),谜底是“吃现成饭”,这是将谜底别解为,如果在“反”字的偏旁出现一个“食”字,谜面就变成“饭”字。而“食”同义转换扣合“吃”。本谜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字眼是“现”。
 
       减损法
 
       根据谜面或谜底带有减损意义的字眼所作的提示,从谜面或谜底中减去有关的字或偏旁、部首、笔画,然后使面底相互扣合。谜面运用减损法的,如:“明月当空”一段中的“明”字,因“月当空”(‘空’别解作‘空无’)而损去“月”剩下“日”;后段“人尽仰”的“仰”字因“人尽”而损去“人”剩下“卯”:“日”与“卯”重新组合成谜底“昂”。本谜中表示减损意义的字眼分利是“空”和“尽”,此时二字的词性都发生了变化。谜底运用减损法的,如:“牛”(打邮政名词一),谜底为“收件人”。这是把谜底别解为,如果将“件”字的人字偏旁收掉的话,那么就剩下一个“牛”了。本谜中表示减损意义的字眼是“收”。
 
       半面法
 
       亦称“一半儿”谜。采用将谜面汉字各撷取一半部分的手法,而后拼成谜底,谜面大多数带有“半”字。如:“柴扉半掩”打“棑”字,这是将“柴扉”二字掩去“此”和“户”,由剩下的“木”和“非”组合成“棑”。又如“半放红梅”打“繁”字,这是将“放红梅”三字各取一半而组成。制作半面法谜应注意择面自然浑成,不可硬凑。同时应注意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例如以“半推半就”为谜面,它既可对“掠”又可射“扰”,犯了一谜多底的毛病,就不足取了。
 
       方位法
 
       按谜面文字笔画所指之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边角等方位,将有关的字、偏旁、部首或笔画作相应处置,缀为底。如“口才”(打机构简称二),谜底是“党中央,团中央”。这是将谜底别解成“口”在“党”字的中间,“才”字在“团”字的中间。又如:“孔雀东南飞”(打字一),谜底是“存”。面句原是一。首著名古诗的题目。今将谜面别解为:“孔”字之东部立划“L”和“雀”字的南部笔画“佳”都“飞”了,剩下“子”和“小”组合成“孙”。这种谜贵在谜面典雅,技巧自然,废弃和撷取部分无斧凿痕迹。
 
      参差法
 
       利用汉字的笔画位置变更,无须增损,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参差之目的。如:“易胆大”打鲁迅篇目“明天”。谜面本是剧目名,今将“易”别解成“交换”,暗示将“胆大”二字的笔画重新装置成“明天”二字。又如:“干一天全变样”打政治名词“十三大”解作将“干一天”三字的笔画结构进行变化,将干字和天字上面一划与一字拼成三,剩下十和大,最后再重新调整成“十三大”。
 
       移位法
 
       依照谜面文字的修饰关系,再移动汉字笔画成谜底。如:“国内有点变化”打“主”字,国内即玉,有点变化暗示将玉里一点提到顶部变成“主”字。又如:“奋力改革”打聊目“大男”,将奋字的田移到力字上面,即成“大男”二字。移位法与参差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将笔画作自我调整、后者一定要将笔画相互参差补位。
 
       残缺法
 
       是通过谜面文字残缺组合成谜底。残缺的部位随谜意而定,残缺笔画有多有少,或一笔,或半截,或残边,或残角,灵活运用。如:“残花片片入画中”打“毕”字,这是残去花字的大部分取两个“匕”,画中扣“十”,结合成“毕”字。又如:“身残心不残”打“息”字,这是将身字残去半截,与心字组合成“息”字。残缺法与半面法不同处在于:前者可以任意将字形破损残缺,后者则取汉字的自然结构一半或部分组合。
 
       通假法
 
       把谜面中的某个字,变今义作古义解释。亦称“古通”,这通假带别解成份,有些字还有异读成份。如以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已是黄昏独自愁”为面打外国剧作家“莫里哀”。“莫”字含义今规范作“没有、无”,“不、不要”解,但古时又同“暮”通。运用通假法将谜底“莫里哀”别解成“暮时悲哀”,来与谜面相扣合。又如以“破晓过河”为面打三字词汇“透明度”。由于古时“度”与“渡”相通,故本谜底应看作是“透明渡”(解作‘天色透亮时渡河’)以扣合题意。
 
       盈亏法
 
       取文字的笔画,或此多一笔,彼少一笔;谜底作巧妙的调整,谜面含义以顺理成章为妥。如:“多少心血得一言”打“谧”字,以心字多一撇,血字少一撇,然后与言字偏旁组合。再如“心有余而力不足”打“忍”字。心多了一点,力少了头上半截,面为成语,盈亏灵巧,扣合浑成。盈亏与移位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以笔画增损盈亏,有时不一定要相同笔顺;后者大多以部首、结构移位,限定要相同的笔顺。
 
       会意法
 
       亦称字义分析法,它和拆字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它从谜面上的文字(包括字、词或句)可能具有的含义去领会、联想、推敲、探索谜底,使谜面谜底经过别解按某种特定的含义相吻合。这秋含义对谜面来说,可以是通常明显的“本义,”也可能是不易觉察的需作别解的“隐义。”但是,对谜底整体来说,其含义应该不再是语文范畴内的“本义,”而是经过别解的“隐义。”在会意法猜射时,切不能用谜底本义去解释谜面。也就是说,运用会意法制谜时,务必注意不要犯“直解谜”的毛病。
 
       一谜多底
 
       同一个谜面和谜目,却有多个不同的谜底的现象叫做一谜多底。例如“兴会无前”(打字一)这条谜,如果采用减损法来猜射,谜底是“公”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兴会”二字没有(无)前面部分,剩下“八”和“台”合成“公”字。但如果采用方位法来猜射,谜底却是“佥”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如果把“兴会无”三字的前面部分(即 、八、一)组合起来,便拼成一个“佥”字。又如这样一条谜:“人丁”(打成语二)如果采用减损法来猜射,谜底是“大打出手,一笔勾销”。解作“打”字出了手得“丁”,“大”字勾销了“一”得“人”合起来便是谜面“人丁”。但如采用增补法来猜射,谜底却是“如出一口,大有可为”。解作:在谜面“人丁”上如出现“一口”二字,“一”与“人”合成“大”,“口”与“丁”成为“可”,即“人丁”变成了“大可”,从而与谜底相扣。由于灯谜猜制手法多种多样,也由于谜底范围相当广阔,出现一谜多底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关键在于要对这个问题正确对待。一方面在制谜时要反复推敲。多方审查,尽可能避免一谜多底;另一方面,如果别人猜的底同样扣合贴切,言之成理,那么也应该算猜对,因为这样才符合猜谜的客观情况,使人口服心服。
 
       旧谜新猜
 
       这里的“旧谜新猜”是指借民间谜语为面,去猜射灯猜之底的一种新颕别致的灯谜猜射方法。它是民间谜语与谜横向联系的产物,是将民间谜语与灯谜两种不同的猜射方法有机地结合而形成的综合体。旧谜新猜与灯谜重门格有点类似,它是先根格民间谜语的谜面揭出原来的谜底,再以这个谜底作为中介谜意,运用灯谧别解手法去猜射符合谜目要求的谜底。例如:“一粒谷,撒满屋”(打摄影名词一),这则民间谜语原底是打一物“电灯”。如今可根据一盏电灯将整间屋子照亮之意境,进一步揭出谜底“室内光”,别解为“室内充满了电灯光”,从而与谜面意境相互关映。又如:“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重就不见”(打我国市名一),这则旧谜原底是打一自然现象“下雨”。如今可以从“雨水”这个中介谜意进一步运用别解手法进行思索,便不难将灯谜之底“天水”揭出,谜底别解成“天上落下来的水”从而与谜面意境相吻合。再如:“一间屋窄窄,内有五个客”(打三字俗语),这则旧谜原底是打一人类动作“穿鞋子”。如今却从谜面“五只脚趾穿入一只窄窄的鞋子里面”这样一种意境,运用别解手法,揭出谜底“穿小鞋”。还有这样一则旧谜:“棋盘大大,棋子多多,能看不能模”(打国际名词一),原来的谜底是打自然界事物“星星”。如今从“天空好比棋盘,星星好比棋子”这一意境,运用别解手法进行联想,便可顺藤模瓜似地将谜底“最高当局”揭出,谜底别解为“高高的天空当如棋局”。应当指出,上述这种“旧谜新猜”与过去那类“旧谜新猜”是有本质区别的。以往所谓“旧谜新猜”,所使用的都是同一类民间谜语手法,即主要根据有关事物的特征、性质、用途等去会意出谜底,只不过是换另一个角度去猜射;另一个谜底罢了。但它们同样属于民间谜语范畴。本书介绍之“旧谜新猜”,虽然也借用民间谜语作谜面,但却是运用了灯谜别解手法,从文义别解之角度去进行更深一层猜射;此外,它还严格规定谜底与谜面不能出现雷同的字眼,否则便是“犯面”,不能成立。所以它应当属于灯谜范畴。上述这种“旧谜新猜”形式是近年来首先由广西南宁市灯谜爱好者创造出来的。由于谜面借用的是妇孺皆知的民间谜语,猜射却使用灯谜别解手法,因而更显得情趣盎然,别有风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猜谜新形式,是灯谜创作上的一个创新和改革,深受群众欢迎。
 
      字字双谜
 
       《字字双》原是曲词牌,古今许多谜人用它做谜面或谜底,从而形成一种灯谜表现形式。如果用“字字双”做谜面,谜底要求每字笔画每字笔画组成皆成双数。如:字字双(打国名一),谜底是“多哥”。又如:字字双(打已故作字一),谜底是“舒舍予”即老舍。“多哥”包含有两个“夕”和两个“可”,“舒舍予”由两个“舍”和两个“予”组成。如果用“字字双”谜做底,则要求谜面成文并能拆成双数的字。如:女子也好驰马(打词牌一),谜底是“字字双”。谜面有两个“女”字,两个“子”字,两个“也”字,两个“马”字,皆成双数。又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打词牌一),谜底是“字字双”。谜面为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词,全句皆由双字组成。字字双谜虽然由来已久,但谜味不够浓,扣合较浮泛,这是显而易见的。
 
       与虎谋皮
 
       灯谜界将灯谜命题创作称之为“与虎谋皮”,即按照选定的谜底和谜目,配制谜面。因为灯诵又称“灯虎”、“文虎”,筒称“虎”,谜面自然就是“虎皮”了。
 
       拟面征底
 
       同以底征面的“与虎谋皮”相反,以面征底就是只列出谜面,要求应征者自己选定谜石和谜底。所列出的谜面一般是诗词名句或某些专门名词术语,以及有一定意思的词语。要求所选的谜目要恰如其分,范围大小与谜底相符;所选的谜底要求必须与原面扣合贴切,无斧凿痕迹或牵强附会之弊病。
 
       拆底就面
 
       以别解手法将谜底分别拆开,一一与谜面对应相扣。猜此类谜难度比“拆面就底”大得多。因为运法于谜面时,字句显豁,较易推测;但运法于谜底则往往需多方联想,反复探索才能中鹄。如:“炅”(打欧阳修词一句),谜底是“人约黄昏后”。这里将谜底别解作:如果把“炅”字的“人”约开:(省略),剩下“日”和“八”则分别是“黄”字和“昏”字的最后部位。又如:“大禹”(打四字常言),谜底是“实属空前”。大禹本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今将谜底别解为:如果把“实”和“属”两字空了前头部分,则剩下“大禹”二字。
 
       底面相克
 
       灯谜不仅是一项饶有趣味的文字游戏,有其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有其思想性。因此,在讲究技巧和趣味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底面之间的褒贬关系及其社会宣传效果,应赋予它健康、向上、积极的思想内容。如果底面含义相矛盾,内容悖谬,褒贬失调因而与政治常识与思想常识相违背,就叫底面相克。如以“千里姻缘”为面打法律名词“重婚”,谜面本是褒意,谜底却扣出了“重婚”之罪。又如以“出口产品”打三字口语“不中用”,谜底别解作“不为中国所使用”,但面底一联系起来,似乎是说中国的“出口产品”是“不中用”的东西,那还了得?对于人物的褒贬更应注意。例如有人曾以“十多个老鼠”为面打日本影星“田中裕子”。本来,“十”扣“田中”,“多个”扣“裕”,“老鼠”扣“子”,就技巧而言,倒也熨贴。但田中裕子是一位我国广大影视观众都熟悉的国际友人,将她的名字与老鼠相提,的确有失礼貌,是对友人的不恭。其实此谜可采用会意法,将谜面制成“乡下万元户”,那就显然比前谜强多了。使田中裕子从“老鼠”一跃而成腰缠万贯的“富翁”,相信她本人也会表示乐意的吧。总之,对正面人物不能用贬义的谜面,对反面人物不能用褒义的谜面,这条界线还是要区分清楚的。对社会可能造成不良宣传效果的灯谜,无论其技巧如何高明,也应坚决弃之如敝履。随着时代的进步,制谜更应注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使灯谜真正具有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前途。
 
       谜底别解
 
       亦称别解在谜底,是传统正宗的制谜法门,至今仍是人们最为常用的别解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谜面文义取本义解,但谜底文字却取岐义解。例如:“伤口愈合”(打经济名词一),谜底是“创收”。“创收”的本义是指“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但如今将谜底的“创”别解作“创伤”,“收”别解作“收缩”。“伤口愈合”也就是创伤合拢长好了。
 
       谜面别解
 
       是灯谜别解手法之一,指谜底文义取本义解,而谜面文义却取岐义解。例如:“猎户斗豺狼”(打国产影片一),谜底是“星星星”。谜面似乎是讲猎人打猎的情形,但这只不过是作者在谜面故布疑阵罢了。本谜其实是运用谜面别解手法,在谜面上罗列了三个星座名称:“猎户”和“豺狼”是现代天文学的星座名,而“斗”则是我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因而猜射时应先对谜面进行别解,再运用归纳法得出谜底“星星星”。又如“单晓天”(打五字俗语),谜底是“人生地不熟”。谜面本是我国当代书法家名,今别解成“单单(仅只)晓得天“。由于古时把”天地人“称为”三才“,既然命命是晓得天,可推知对地和人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了。故可将谜底顿读成”人生,地不熟“来扣合谜面。
 
       谜面太泛
 
       在制谜过程中,一底多面的情况是相当多的,但必须取材不同,刻划各异。同一扣法的面句,不能随便更改词汇;反之,同一取材,如既可用这句,又可用那句,谜面的内容怎样改变,都同样扣得住谜底。这种情况称为“谜面太泛”。猜这类谜面太泛的谜只能令人感到如喝白开水,淡而无味。例如“董存瑞,刘胡兰”(打国产影片名一),谜底为“英雄儿女”。这条谜谜面任选一男一女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赵一曼、江竹筠等等都可扣合,那当然亳无谜味可言。又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打水浒泊人一),谜底是“李云”。别解作是“李白所云”。但是李白说过的名言多矣,随便拿他说过的话都可以扣“李云”,当然乏味。
 
       谜面抛荒
 
       谜面上的个别字或词落实不到谜底上去,成为谜面上的闲字,术语称“抛荒”。这在借用成句入谜的作品中极易出现。凡是一句中的关键词,“抛荒”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抛荒”,就会诱使猜者往闲字去思索,面底扣合就不严谨。如:“淡扫蛾眉朝至尊”(打化工品一),谜底是“轻粉”。面句选自唐张祜《集灵台》诗,说的是虢国夫人不施粉黛便去朝见君王,面句典雅,用“淡扫蛾眉”扣合“轻粉”别解为轻视涂脂抹粉,颇见传神。可惜“朝至尊”三字没有着落,抛荒了。又如:“水宿鸟相呼”(打物理名词一),谜底是“共鸣”。面句出自杜甫《倦夜》:“暗下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意思是说溪水边夜宿的鸟儿相互不断地呼唤。“鸟相呼”可扣“共鸣”,但“水宿”二字却无着落,抛荒了。
 
       谜底踏空
 
       谜底上的个别字或词在谜面上得不到反映,成为谜底上多余的闲字,术语称“踏空”。如:“汕”(打毛泽东诗一句),谜底为“一山飞峙大江边”。“江边”为“水”,与“一山飞峙”合成“汕”,但“大”字没有着落,踏空了。又如“谢客”(打陈子昂诗一句),谜底为“后不见来者”。“谢客”即不愿见来访者,可扣合谜底的“不见来者”,但“后”字却无着落,踏空了。如谜面改成“王夫人谢客”,“王夫人”别解为“君王的夫人”即“后”,这样便使面底扣合贴切,无懈可击了。
 
       用字差错
 
       灯谜主要是利用汉字的各种变化,尤其是一字多义的别解手法而使底面扣合,因而制谜者一定要正确运用汉字,丝亳不能出差错。因为一条灯谜如果用错了字,就会使人无从猜起;同时由于底面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于理不通,从而无法相扣。如:“秋水共长天一色”(打国名一),谜底是“波兰”。此谜尽管选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作面,颇富诗情画意,然而面底却不能相扣,原因是作者把兰花的“兰”错当成蓝色的“蓝”来制谜。又如:“咳唾成珠”(打字一),谜底是“谁”。面句是成语,意思是吐词发论成珠玉,比喻言谈高明精当。但作者把谜底的“隹”误当作“佳”,从而误扣为“言佳”。实际上“隹”读音为zhui,是一种短尾巴的鸟,与“佳”的含义大相径庭。这类差错往往是作者粗心大意造成的,台要在制谜时认真推敲检查,便可避免。
 
       谜面更新
 
       指同样的谜目和谜底,用不同的别解方式去谋求不同的谜面,以达到不同的谜意效果。要注意不能依样画葫芦,机械地照按原来谜面的意思去更新谜面,而是应以各种灵活多变不落俗套的别解手法来求得意境上令人耳目一新。
 
       谜目混杂
 
       指一条灯谜包含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谜目,由于谜目杂乱,往往给人一种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感觉,从而使猜射的趣味性大为减弱。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打爆破器材一、邮政名词一),谜底是“引信、死信”。据宋。洪迈《容斋续笔》:“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给信入贺,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谜面是一句有名的成语,意思是说,韩信之所以能统帅三军,乃得力于萧何的引荐;因而“成也萧何”,可扣合“引信”,“败也萧河”可扣合“死信”。本谜用典自然,扣合贴切,可惜两个谜目风马牛不相及,猜射起来总令人感到不够畅快。因此,制谜者应努力杜绝这类谜目混杂的现象,给猜射者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意境。
 
       用典失实
 
       在运用典故制谜时,用典必须求实。因为既称“典故”,就一定有出处可查,即使是约定俗成之典也必须是“事出有因”。如果作者只求底面能够扣合,而不顾典实故编乱造,这种现象称之为“用典失实”。如“阿斗聪敏”(打宗教名词一),谜底是“禅机”。阿斗是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阿斗”扣“禅”,“聪敏”扣“机”,从灯谜扣合技巧上说还可还;但是历史上的阿斗却是一个以懦弱无能而著称的皇帝,因而“阿斗”也成了庸碌无能之辈的代名词,他有何聪敏可言呢?因此本谜用典失实是显而易见的。又如:“陈涉出文集”(打五言唐词一句),谜底是唐。杨炯《从军行》中的“胜作一书生”。陈涉即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谜底别解为“陈胜写作了一本书问世”。乍看本谜有别解,面底扣合也贴切,但遗憾的是犯了用典失实的毛病。因为翻遍了任何典籍,只知道陈胜是雇工出身,是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却从未提到过他写过什么文集。因此本谜之面只能说是作者为扣合谜底而妄下雌黄而已。由此可见,运用典故制谜固然可增加谜趣,但一定要准确翔实,持之有据,要是牛头不对马嘴,只能贻笑大方,传为话柄。
 
       格助谜活
 
       这是指在灯谜制作过程中,制谜者通过设“格”,便一前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从而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对制谜者来说,设“格”能够把某些难以制谜的词句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以便构思更恰当的谜面,这就大大扩充了谜材的范围,给制谜者更广阔的思路及更多样的手段来增强谜趣和变化。对猜谜者来说,只要熟悉谜格规则,猜射非但不会增加难度,反而能够知格通变,容易在既定的范围内胸有成竹地探索出谜底来。
 
       谜面加注
 
       指在谜面文字后再加上一句附加语,暗示谜面或谜底需要增加某个字,某个偏旁部首或剔除某个字,某个偏旁部首才能扣合。这些附加语除了表示自谦或自诩之外,也有其他鼓励性或逗趣性的词语等。表面看来,这些附加语似乎是附带一提,无关痛痒,实际上是作者故布疑除,巧设机关。因此,猜者除了推敲谜面外,还须将这些附加语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不鹄。例如“二”(打聊目二),谜面注有“此谜出丑”,谜底是“王十、牛飞”。这里“此谜出丑”,貌似谦虚,实际上是暗示谜底中要出现“丑”,亦即“牛”字。这是按地支配生肖,丑与牛相配,以“王十飞”来扣合谜面又如“不废长河万古流”(打我国围棋手一),谜面注有“此谜猜中得现金”。谜底是“江铸久”。谜面“不废长河万古流”扣合“江寿久”。要使“寿”变成“铸”,须在寿字旁出“现”一个“金”。这就是“此谜猜中得现金”的庐山真面目。又如“旭日临窗,易然命笔”(打法律名词一),谜面注有“谜底无人可猜中”。谜底是“但书”。谜面加注语似乎是作者自微之词,其实是暗示谜底撇开“人”字偏旁不猜,将“但书”作“旦书”来猜即可与谜面扣合。
 
       一字反义法
 
       谜面是一个字,谜底也是一个字,但谜底的单字能拆开以反面的意思烘托谜面。如字武“打”斐“字,(非文):”男“打”嫫“(莫女),”鬼“打”俳“(非人),”黑“打”皈“(反白)”乐“打”褒“(休哀)等等。
 
       有典化无典
 
       指谜面似乎是借用典故,实际上却布下谜阵,瞒天过海,用其文而避其义,通过对谜面进行别解,从而把谜底推出。如:“细君”打三字口语“小皇帝”。“细君”的典故是:汉武帝赐肉给群臣,东方朔抢先拔剑割了一块肉,想带回家。武帝问他为什么,他说带回去给“细君”。细君是东方朔妻子的名字,后人遂以“细君”泛指妻子。今撇开原典,将“细君”别解成“小君主”,以“细”扣“小”,“君”扣“皇帝”,遂得出谜底“小皇帝”,又如“莫须有”(打四字口语),谜底:“不要胡来”。谜面的典故是:南宋奸臣秦桧为了投降金国,就诬陷奋力抗金的爱国将领岳飞,并把他逮逋下狱。大将韩世忠问秦桧:岳飞犯了什么罪?秦桧相:岳飞的罪“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韩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遂以指捏造诬陷的罪名。此谜不按原典正面会意扣合,却将“莫须有”别解为“不要有须(胡子)”来扣合谜底“不要胡来”。从而达到有典化无典的作用。
 
       正字反侧法
 
       “以单字正写为谜面,猜射时在谜底作字体形态的反侧变动,以使面底相互扣合。如”目“打”置“字,解作将”四字直起来放便成为“目”字;又如“爿”打“版”字,解作将“片”字反转过来即成“爿”字。再如“半”打成语“本末倒置”,解作“半”是“末”字倒转过来放置而成的。
 
       题外暗扣法
 
       “本法通常应用于即景谜中。猜射这类谜除了根据谜面的含义外,还应附加一些有关的题外内容来暗中相扣。如猜射时的日期,地点、场合、对象,谜面引文的出处与作者,甚至该谜条的作者(如果谜条上注明的话)等内容都可能涉及到。在猜射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根据时间暗扣的谜,如在十月一日国庆谜会上挂出这样一条谜”今天万民同庆“(打影片名三),谜底是”中华儿女、祝福、妈妈的生日“。”今天“暗扣国庆节,也就是祖国母亲的生日。根据场合和对象暗扣的谜一一在一一九八六年桂林漓江风光,一边举行竞猜活动。当时有位谜友即席挥毫挂出一谜:”此时此地“(打国画家一),谜底是”李慕白“。面句出自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谜底的“李”暗指李白,韩荆州即韩朝宗,曾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当时以善于识拨后进,在士流中享有盛名。根据制谜者姓名暗扣的谜—如“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打现代作家一),谜条上注明制谜者为朱?。这条谜的谜底是“朱自清”。“自清”与谜面题意扣合,“朱”暗扣制谜者本人,谜底别解为“唯有我朱某一个清醒”。
 
       “脚趾动”谜
 
       所谓“脚趾动”谜,是指过于曲折隐晦、钻牛角尖的灯谜。谜面扣合谜底一航只需转一个湾即可,如转两三个湾,就过于晦涩难懂,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脚趾动”谜这个概念,首先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通过《镜花缘》里一段谜论提出来的:“大凡做谜,自应贴切为主;因其贴切,所以易打。就如清潭月影,遥遥相映,谁人不见??那难猜的,不是失之浮泛,就是过于晦阚 .即如此刻有人脚趾暗动,此唯自己明白,别人何得而知。所以灯谜不显豁,不贴切的谓之‘脚趾动’最妙”。例如这样一条谜:“无边落木箫箫下”(打一字),谜底是“日”。作者是采用南朝宋,齐,梁、陈历史顺序的典故,齐朝和梁朝的帝王都姓萧,用“萧萧”扣“齐梁”“萧萧下”就是“陈”了。陈的繁体字是“陈”,“无边”是去掉“陈”的“阝”,“落木”再去掉“东”之“木”,繁体字“折”去掉“阝”和“木”就剩下“日”字了。这条谜的弊病,就是谜面线索埋得太深,转湾太多,过于晦 .对于谜面“萧萧”二字就是暗喻齐梁二帝王之姓氏,“此唯自己明白,别人何得而知”。因此,说这条谜是“脚趾动”谜典型之一,看来并非过分。
 
元宵灯谜100
 
  1、非典,非典,携手清除(打一字)
  2、看上去很美(打一我国足球运动员2字)
  3、“玄德请二人到庄”(打2字古礼仪用语)
  4、遮住了花容月貌(打3字出版新词)
  5、七日速变俏姿容(打一影星名)
  6、宾客尽脱帽,洒泪来反思(打一音乐人,2字)
  7、细雨如丝正及时(打古称谓二)
  8、玄德先来,云长未到(打一田径运动员,2字)
  9、此章节错误较少(打5字口语)
  10、元宵隔日始营业(打4字出版名词,纸张类型)
 
  11、战乱重圆何感叹(打9笔字)
  12、不肖遭父笞,药疗得痊愈(打公安名词二)
  13、太阳出来喜洋洋(打3字天文名词)
  14、吾与一家人,离散又重逢(打一党史人物,2字)
  15、“有连山”(打2字国际名词)
  16、娘娘懿旨:刀下留人(打7字成语)
  17、介入一部分(打2字音乐名词)
  18、“夫妻本是同林鸟”(打4字电视剧)
  19、滚滚长江东逝水(打2字手机品牌二)
  20、文章不写半句空(打2字文学名词二)
 
  21、不要江山要美人(打汽车品牌二)
  22、寄人篱下为糊口(打16笔字)
  23、“煌煌太宗业”(打一相声演员,3字)
  24、做事手段好精明(打|3字教育机构简称)
  25、曲意奉承不可取(打一港台歌星,2字)
  26、还是分开吧(打一2字外国名)
  27、这一章情节纯属虚构(打5字口语)
  28、弃曹会刘本为云长心愿(打《三国演义》歌词一句)
  29、高不成,低不就  (打一金融机构名称)    
  30、早穿皮袄午穿纱 (打医学名词一) 
 
  31、大会 (打成语一)
  32、 不舒服 (打成语一)
  33、人比黄花瘦 (打农业名词一)
  34、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打近代烈士一)
  35、天下谁人不识君 (打我国地名二)
  36、荐之于平原君(打成语一)
  37、东京北京通贸易 (打成语一)
  38、未成油团 (打外国著名小说一)
  39、卷尾猴 (打字一)
  40、贞观之治 (打电影演员一)
 
  41、唐代瑰宝 (打古代科学家一)
  42、儿童节放假 (打中成药名一)
  43、并非阴历初一 (打广西地名一)
  44、孟母三迁 (打杂志三)
  45、家中添一口 (打字一)
  46、湖光水影月当空 (打字一)
  47、百病不单由口入 (打外国故事片一)
  48、千分之一百分之一 (打字一)
  49、因 (打谚语一)
  50、 甜咸苦辣各味俱备 (打字一)
 
  51、魏蜀相争 (打经济名词一)
  52、只公开谜目 (打出版名词二)
  53、重点支援大西北 (打字一)
  54、到黄昏点点滴滴 (打气象术语一)
  55、座中泣下谁最多 (打文学名词二)
  56、山中无老虎 (打法律名词二)
  57、大胆改组 (打鲁迅作品篇名一)
  58、巧立名目 (打字一)
  59、专吃金木火 (打医学术语一)
  60、天苍苍、野茫茫 (打白居易七言诗句一)
 
  61、减四余二、减二余四 (打字一)
  62、遇水则清、遇火则明 (打字一)
  63、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 (打故事片二)
  64、丫丫 (打文艺名词一)
  65、长安美女 (此谜用心方能猜中,打词牌一)
  67、凤凰台上凤凰游 (打数学名词一)
  68、为什么要控制人口 (打成语一)
  69、半价出售 (打字一)
  70、伐 (打《十五的月亮》歌词二)
 
  71、拦河坝 (打字一)
  72、羊叫 (打词牌一)
  73、蟋蟀对鸣 (打《木兰辞》句一)
  74、曲 (打曹操诗句一)
  75、分 (打广告用语一)
  76、他有你没有,地有天没有 (打字一)
  78、有凤凰而没有孔雀 (打字一)
  79、画中不是田 (打字一)
  80、(谜面空白无字) (打字一)
 
  81、 说与旁人浑不解 (用红笔书写,打现代散文家一)
  82、百年松柏老芭蕉(打成语一) 
  83、塞外秋菊漫野金 (打中药名三)
  84、谢绝参观 (打常用语一)
  85、夫人何处去(字)
  86、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字)
  87、推开又来 (字)
  88、高尔基 (打一字)
  89、日近黄昏(打一中国地名)
  90、珍珠港(打一中国地名)
 
  91、大热天,猫,狗等都在气喘吁吁,只有羊在吃草 。(成语)
  92、有头无颈,有眼无眉, 无脚能走,有翅难飞。(打一动物)
  93、夏前它来到,秋后没处找, 摧咱快播种,年年来一遭。(打一动物)
  94、前有毒夹,后有尾巴, 全身二十一节,中药铺要它。(打一动物)
  95、同穿衣服同穿鞋(打一与人有关的东西)
  96、一线相通,飞行空中(打一物)
  97、一片全是草的地(打一植物名称)
  98、两对听觉器官(打一音乐家名)
  99、刽子手的嘴脸(打一两字官名)
  100、开花结桃,桃不能吃(打一物)
 
  答案:
 
  1、排
  2、张帅
  3、备座
  4、封面秀
  5、周迅
  6、洛兵
  7、在下、小的
  8、刘翔
  9、这回差不多
  10、十六开张
 
  11、哉
  12、严打、治安
  13、日心说
  14、伍豪
  15、峰会
  16、置之死地而后生
  17、音阶
  18、难舍真情
  19、波导、海尔
  20、成语、实录
 
  21、爱丽舍、皇冠
  22、噙
  23、李国盛
  24、高招办|
  25、阿杜
  26、古巴
  27、没有那回事
  28、离合总关情
  29、中行
  30、日服二次
 
  31、年幼无知。
  32、 适得其反
  33、植物肥。
  34、黄兴。
  35、常熟、大名。
  36、引人入胜。
  37、日中为市。
  38、羊脂球。
  39、电。
  40、唐国强。
 
  41、李时珍。
  42、六一散。
  43、阳朔。
  44、《为了孩子》《健康》《读书》。
  45、豪。
  46、古。
  47、《白痴》。
  48、伯。
  49、有火就有烟。
  50、口。
 
  51、专利权。
  52、封面、封底。
  53、头。
  54、晚间有零星小雨。
  55、独白,悲剧。
  56、申诉、自首。
  57、《明天》。
  58、啰。 59、水土不服。
  60、两处茫茫皆不见。
 
  61、园。
  62、登。
  63、《李双双》、《绝唱》。
  64、二人转。
  65、忆秦娥。
  67、相似三角形。
  68、多难兴邦。
  69、催。
  70、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71、汇。
  72、声声慢。
  73、唧唧复唧唧。
  74、对酒当歌。
  75、时间就是金钱。
  76、也。
  78、几。
  79、十。
  80、迷。
 
  81、朱自清。
  82、粗枝大叶。
  83、天冬、前胡、地黄。
  84、不同意见,
  85、二
  86、拿
  87、摊
  88、尚
  89、洛阳
  90、蚌埠
 
  91、羊没吐气
  92、鱼
  93、布谷鸟
  94、蜈蚣
  95、人影
  96、风筝
  97、梅花(没花)
  98、聂耳
  99、宰相
  100、棉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