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往日珍馐道道忆(2)--臭豆腐

(2013-07-26 17:38:43) 下一个
风风曾经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今日苏北重镇--扬州,有过一段游历。当年前往南京的火车上,风风跟几位苏北人聊天,知道风风要去扬州,撺掇风风一定要见识一下“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的扬州美女。说是在中秋之夜,瘦西湖畔,会有许多少女,天然风姿,美不胜收。

其实风风是一位吃货,对美女不是非常在意。想当年杜牧在【遣怀】中的“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倖名”,写的是诗人放浪形骸的过去,都被他的上司遮掩过去,没有影响他的仕途。看来有一位偏袒的上司,总是很幸运的。其实风风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而是身旁已有美女陪伴,所以只是专心喂饱馋虫,不枉扬州一行。

风风出身寒家,每一分钱都是血汗换来,所以对食物的“珍馐”标准,定得非常低。只要食物给风风留下难忘的好印象,就是一道人生记忆难于跨越的“珍馐”大槛。记得风风的老家,把“飞斑走兔”当作山珍。斑鸠在风风的家乡很多。那时风风的大姐还在农村。大姐是属于“共大”培养的知青,后来下放在农村,并在当地成家,一手农活很是精熟。晚稻割了,故乡已秋凉习习。在稻田里有许多谷粒,是山雀最开心的时候,斑鸠也常常光顾这些地方。斑鸠筑巢在灌木丛中亦或毛竹林里,那儿也常常有野鸡出没。当时大姐家有两管火铳,都是在当地县城的农机厂请人制作的。农闲时期,起早摸黑,带着黄狗,把那斑鸠野鸡野兔惊得四处逃窜,乘机就可以放铳。许多铁子在火药的威逼下,飞向那些“飞斑走兔”。一只斑鸠的美味,可以让任何蔬菜,成为鲜美无以复加的佳肴。但是野兔,风风不是很喜欢,因为味道比斑鸠差得太远。所以风风的味蕾,要求很低。

在扬州,风风很快喜欢上当地的阳春面。一只大瓷碗,满满的是新挑的机制面条。色泽土黄,几片小白菜叶,很少肉丝,外带一些新鲜榨菜丝。还有盐水鹅也是扬州的一大特色。风风周末时不时买半只盐水鹅,小贩把鹅细细地剁了,用原汤及一些自制的调料拌好,仔细地装进一个小食品袋里。风风和女友一起慢条斯理地,啃着鹅肉,度过美好的时光。虽然百叶也是扬州菜的主要成份,但是风风从来都不喜欢吃。不过扬州的黄鳝很好吃;还有就是扬州酱菜,非常佐早餐的下咽。其它高档的苏菜,风风基本都与之擦肩。

风风从小就不知道有风味小吃一说。除了一日三餐,就是整天在野外、在学校度过年少的时光。所以对小吃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回忆。后来风风有了女友,开始遛街、看戏、春游和采购,才培养出小吃的习惯。所以没有经过女人培养和锻炼的男人,在饮食上,可能不会很健全。

那天过了扬州二十四桥,玩了何园个园,风风和女友就在扬州繁华街边,捡拾一个幽静的小饭馆,填饱了肚子。记得当时和女友谈起风风以前老家的历史,时笑时哭,心情处于敏感时期。再看女友双眸,也是泪水汪汪;双睫似漆,眼内委婉地掠过难于掩饰的伤心痕迹。两人牵着手,就在梧桐疏漏,风和日丽的街道,向一座石桥走去。

在石桥人行道处,见一位中年男子的看相方士,正在给一个青年人看相。风风从小就钟情看相算卦,立马心情好了起来,拉着女友迤逦挨到他们身边。这位青年男子,是扬州本地人,被人看相看得非常不满意;竟然吵了起来。好象扔下几毛钱,就扬长而走。当时风风马上感觉到这位方士是一位很本分正直的看相人,敢说真话。风风跟女友商量之后,就让方士为风风看看相。

忘了方士都说了什么,但都是一些很诚恳的说词,其中记得比较清楚的是说风风以后会出国。当时国内的学子都以出国为人生锻炼的重要途径,好象一出国一切梦想都会实现。闻听此言,风风顿时心情怡悦万分,给了方士不薄的酬金。

沿着桥面走着下坡路,风风有女友靠着,心情美丽地畅想未来。过了桥,在人行道右侧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卖小吃,一口油锅开着,几把小板凳,两张小方桌旁,已经有三两个人在埋头吃着。其实在桥上,风风就闻到飘来的臭豆腐特有的风味。女友说,想不想尝尝臭豆腐。风风在吃上,一直都是顺着女友;而且风风什么食物都敢尝试,要不怎么叫吃货呢!更何况此时心情正好,来碗臭豆腐,不在话下!

风风倒是不反感这种特有的臭味。小时候,风风家没有电冰箱。食物保鲜一直是一个问题,所以饭菜很少留过夜。如果做多了,晚饭后都要把剩菜煮开,才放心留到次日吃。但是一些肉类,譬如猪肉,在春夏时节,稍微不注意,就会变坏。倒不至于腐坏,只是略微有些异味。当时能吃上肉不容易,自然不会扔了。风风的母亲就会用那种很辣的辣椒炒着吃,却是一种很微妙的味道。因为肉没有腐败变质产生尸胺腐胺,只是略微带有一些臭鸡蛋的味道,更多的是当地猪肉的美味。所谓瑕不掩瑜,吃起来却是别有风味。风风记得小时候吃过几回,印象还蛮深刻。

知道我们要两碗臭豆腐,中年男子高兴地从铁丝架上,用长筷子夹下刚刚用油炸好的臭豆腐,用扬州并刀切了,放入小巧的白瓷碗里,倒入本地制的生抽、还有碎碎的酱菜、几滴镇江香醋,少许香菜末,半滴芝麻油,三两片蒜头,用上了油漆镶着花的沉木筷子,拌了伴,放在风风女友和风风面前。

风风已经感觉不出任何臭味了,但是那刚出锅的脆香,调料和佐料鲜艳里斜着身子,痴痴地望着、等候着早日进入风风那一只只馋虫的怀抱,让风风食指挥动,却是雅雅地品尝起来,毕竟是第一次嘛!

此时已是斜阳西照,路上行人少。几片蝴蝶结,在女友发梢上,起起落落,煞是好看。又见女友熟练地享受着这等小吃美味,甜甜地笑着风风初次品尝的心态,明眸里已不见当初出小店时,凄凄惨惨的泪水萦绕。风风觉得人生此时,真的很美好。心境大开,味蕾十分敏感。一小块臭豆腐入口,觉察不出臭味,却是鲜、酥、脆,夹杂酸、微辣和香。吃完后,还剩余一些调料周全的汤汁,不咸不淡,只是新鲜在心间弥漫。

风味小吃,最最重要的是否能够凭风飘香,以香降伏食客的鼻子。一旦鼻子拜倒在芳香馥郁的小吃石榴裙下,那一双走人生的大脚,怎么也就迈不动半步了。

风风后来又要了一碗,而且是现炸的臭豆腐。见那沥干的臭豆腐,放入油锅,滋滋地冒着油泡,金黄的色泽,在风风的眼前晃动着“美味”二字。

风风每次尝到美味,都会缠着制作者,打听如何这般美味的方子。这么多年过去,风风还是清清楚楚记得,那汉子说的秘诀。他说豆腐制作得不能太嫩和太老,火候要凭经验。在泡制期间,要放新鲜的冬笋,还有一定数量的臭鸡蛋。其它还包括一种蔬菜,风风知道是扬州当地一种蔬菜。

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写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极尽扬州繁华和风情。风风在扬州,携女友在有限的财力下,繁忙着舌尖,对臭豆腐的美味,留下长久无法磨灭的印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别怨我妈 回复 悄悄话 有图就更好了!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ax678的评论:

可以理解的看法。在英语中有句成语,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所以阁下对臭豆腐的感觉,一点都不奇怪。

风风年轻时候,国内小贩的道德底线不想如今这么低,做的小吃还是货真价实的占大多数。
max678 回复 悄悄话 臭豆腐真让我要吐了。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心雨烟尘的评论:

现在国内,小吃已无地方界限,全国大同小异。不过北京、天津和南京等地的庙会还能吃到一些本地特色小吃。

多谢心雨一番美妙感想。能引起心雨的食欲,风风很高兴!
心雨烟尘 回复 悄悄话 人生的美味在臭豆腐触及舌尖的瞬间所有味蕾细胞都绽相开放。。。

这味,这香,这景,这情,这记忆犹新的,絮绕心怀的臭豆腐因着佳人的作伴调味让人口齿留香,温馨注田。

能感受到风风对“臭豆腐”的特殊情结,读了此文还真让人马上就想回到江南大偿一口臭豆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