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这个时代的虎妈、狼父──
姒玉明
千年春秋长河,流不尽兄弟阋墙、夫妻背信、朋友反目、子女悖逆的伤心泪;
万里人间舞台,演不绝情仇与共、爱恨交织、恩怨相连、荣辱胶着的悲情剧。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是人们趋利而行的注释,现在成了功利、自私、市侩、犬儒的依据。
《路加福音》十七章十一至十九节,记载了耶稣“无缘无故”医治麻疯病人的故事: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疯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其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吗?”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耶稣对犹太人的询问,就像耶和华上帝在伊甸园里,向全人类的始祖亚当发出的伟大呼唤“亚当,你在哪里?”一样,一直在历史的廊道上回旋,引导我们回去,回归心灵的故乡,领受上帝“无缘无故”的救赎之道。
可是,人堕落以后,灵魂和心智就昏暗不健全了,显著特征之一是感恩意识的丧失。人类的感恩,被古罗马著名哲学家马库斯•西塞罗( Marcus Tullius Cicero)称为不仅是最伟大的美德,而且是众美德之本。那九个人虽然肉体得到医治,但因为没有回来感恩,心灵就没有得到洁净。
这其实是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上帝特殊恩典的写照。我们就算没有长大麻疯,但无论是好人、歹人,是敬虔的、不义的,谁没有享受过阳光、雨露、空气等来自上帝的供应,没有得到过上帝“无缘无故”的爱呢?不仅如此,“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上帝爱人,不计损失、不图回报、不动摇、无条件,是昔在、今在、永在的恩典。不像人间的爱,诸如友情、亲情、爱情,难说没有附加条件和限制,有的还别有用心。有交换条件的爱,经过时间的发酵,演变成伤害、摧残、痛苦的记忆而载入史册的不计其数。无论中外,拂去岁月的蛛网尘埃, 展开浩瀚的历史画卷,只见:
千年春秋长河,流不尽兄弟阋墙、夫妻背信、朋友反目、子女悖逆的伤心泪;
万里人间舞台,演不绝情仇与共、爱恨交织、恩怨相连、荣辱胶着的悲情剧。
功利的交易、扭曲的关怀,早在我们许多人身上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即使移居海外,也会就地生根。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就是孩子的教育。不管孩子是否同意、是否乐意接受,我们总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爱,按照我们的意愿、方式管束他们。
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惜成本和代价,不惜剥夺他们的童趣、天真、兴趣、幻想、真诚和创造力,把他们塑造成应试能手,变得像父母一样呆板、封闭,缺少情趣和幽默,好叫他们去实现大众的理想,完成父母未竟的事业──进名牌大学,赚取令人称羡的财富,获取权力、名声或地位。这种操控、驾驭性的思想,正是父母们在胆怯、惧怕和附庸之下,从外界接受来的。
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是真爱孩子,还是爱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名声和面子?我们到底有没有内在的原则与信念?我们的价值观是建立在自立、自尊、自爱的磐石之上呢,还是建立在他人的评判与奉承之上?我们难道不能成为有风骨、有脊梁、有主张的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甘沦落,受偶像支配,为他人而活?
那些著书立说,宣扬功利、得意、自夸、虚伪、市侩、无礼甚至野蛮的“育儿经”或“教子方”的“虎妈”、“狼父”,或许尚未意识到,是在以羞辱为荣耀,是在把自己精神的枷锁当作美丽的项链炫耀于众。
痛定思痛,我们搞教育,如同是郎中看病,诊断正确,可开错了处方。不仅没有解除疾患,反而导致了诸多疑难杂症的出现。因为分数挂帅、严格淘汰、不考虑团队合作、只顾个人奋斗的教育,造就了无数特殊的国民。比如说,一些身居教育部门要职的人,对教育的兴趣和认识,远不如对权术的爱好和精通;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内不能推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古训,在课堂外不能行使灵魂工程师的职能。最令人揪心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又要前赴后继地在名校、职位、权力等偶像崇拜中,开始另一轮循环,而且是更激烈的竞争、更严峻的挑战、更残酷的淘汰。
应试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培养高分低能者,而是导致受此种教育的人不愿、不能、不敢回过头去检讨教育的问题,反思体制的弊端,以敏锐的思想、犀利的眼光和不同寻常的洞察力,追问施教者的资格和权限。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等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口号,貌似我们关心教育、过问教育,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对教育的曲解和无知。不知道教育的立足点、发展方向和归宿点都在于重视人的尊严、人的思想、人的品格和人的价值。
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在他的《先知》(Prophet)里,有一段关于孩子的论述。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为自身的渴望所诞生的儿女。
他们借助你来,却非从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但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但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凝视无垠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我们爱孩子,不是因为考试名次的排列、不是奥数(Math Olympiad,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成绩、不是外语的分数、不是乐器的熟练程度,而是因为他们像我们一样独特、一样平等、一样尊贵。明白了我们从上帝那里领受的大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分享、传递出去的爱,也当是“无缘无故”的,不标价,不带功利,更不许有任何不纯的目的或动机。
那些作家、诗人...因为对语言有不同寻常的驾驭能力,因此能提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