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爱与恨的故事

(2014-12-30 06:44:39) 下一个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在近二十年来湧入了大批中国留学生,根据中国的教育部统计,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的总人数达41.39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选择美国作为他们留学的国家,面对如潮水一般湧入的中国留学生,许多美国的大学纷纷推出以召收中国学生为主的硕士班,大学内的教职员和校园团契也热切地欢迎这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前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副校长安妮.柯莱瑞(T. Anne Cleary)也在欢迎中国学生之列。
 
安妮是一个美国白人,她在1964年从伊利诺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从1979年开始在爱荷华大学担任教育评量与统计的教授,随后被聘为学务副校长。由于她的父母先前是被差派前往中国的宣教士,她出生于中国上海,也因此对中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她自己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但是她对待中国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除了在生活上和学业上对中国学生们悉心照顾之外,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安妮维持一个传统,就是在每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邀请中国学生到自己的家里做客,除了预备美食之外,还精心设计晚会和準备礼物让学生们在他乡倍感温馨。
 
卢刚是来自北京的一个中国学生,在18岁时以优秀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1984年在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交流计画评选中,卢刚在一百多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以交换学生的身份用公费赴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物理博士,几年后在博士资格考中卢刚和另一位中国博士生-来自浙江嘉兴的山林华并列第一名。卢刚和他的同学山林华是二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卢刚虽然学业成绩十分杰出,但个性孤僻,一向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不参加中国学生会的活动,也不善于处理和教授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经常发生冲突;山林华则是完全相反的类型,他曾是中国学生联谊会的会长,总是热心助人且替別人著想,经常主动开车到机场接送新生或载学生去买菜或找房子,让他在中国留学生之间享有极好的名声,大伙都喊他叫”小山”。山林华在学术成就也十分杰出,在毕业之前已经有3-4篇论文发表在该领域中最好的学术期刊,他的毕业论文得到全校的最佳论文奖及2500美元奖金,有不少学校愿意聘请他来做研究。山林华的成就让卢刚十分嫉妒,卢刚自己的论文口试几经波折,找工作也不太顺利,这让他对于山林华的获奖十分眼红,多次向物理系和学院提出抗议和申诉,但都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答覆,内心的愤怒和嫉妒逐渐将卢刚推向一个恐怖的悬崖。
 
1991年11月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物理系大楼三楼,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38口径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指导教授-47岁的哥尔咨教授(Christoph K. Goertz),并在哥尔咨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然后,他又朝他的指导教授助理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此时,在场的众人才转过神来,意识到刚刚发生了枪击案,纷纷逃离现场,这时卢刚又瞄準了当时在场他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山林华,接连向山林华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随后,卢刚离开了第一现场到达二楼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克松(Dwight R. Nicholson)。在确认尼克松死亡之后,卢刚又返回第一现场,发现几个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卢刚在门口挥舞手枪喝令他们出去,然后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面前,对準他惊恐万分、带着哀求的眼睛,又补发了致命的一枪。然后卢刚持枪离开物理系大楼到达生物系大楼,其间遇到师生多人,但卢刚并未开枪滥杀。接着,卢刚又进入了行政大楼,冲入一楼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安妮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又朝办公室内的女学生秘书茜尔森(Miya Sioson)颈上开了一枪,随后卢刚上了二楼饮弹自尽。整个枪击过程虽然不到20分钟,造成除了卢刚之外五人丧命,茜尔森被击中脊椎,颈部以下全身瘫痪。
 
三天后,爱荷华大学全体师生停课一天为安妮举行葬礼,她的好友在追思礼拜中说:” 假若今天是我们愤怒和仇恨笼罩的日子,安妮将是第一个责备我们的人。”安妮的三个哥哥举行了记者会,他们以安妮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妮.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金,用来促进国际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同时,他们用基督徒的爱心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内容如下。
 
“给卢刚的家人们:
 
我们刚经历了一场惨痛的悲剧,我们失去了我们最感到骄傲的姐姐。她一生带给许多人深远的影响,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喜欢她,包括她的家人、邻居、孩子们、同事、学生和她在全世界的朋友和亲友们。当我们赶来爱荷华时,许多朋友都从各地前来分担我们的悲痛,但同时他们也与我们分享安妮留给大家的美好记忆,以及她过去曾为人们所作的一切。亲爱的卢刚的家人们,当我们沉浸在悲痛之中时,我们也关心和为你们祷告,因为我们知道你们也一定沉浸在同样的悲痛中,你们也一定和我们一样为过去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所震惊。安妮相信爱和宽恕,我们也愿意在这个沉重的时刻向你们伸出我们的手,请接受我们的爱和祷告。在这悲痛的时刻,我们相信安妮希望我们心中充满了怜悯、宽容和爱。我们清楚地知道,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一同承受这一份悲痛。让我们一起坚强起来,相互扶持,我们相信安妮在天之灵也是这么盼望的。
 
真诚的佛兰克, 麦克和保罗”
 
安妮的三个兄弟担心因为卢刚是凶手而使家人受歧视,也担心卢刚的父母在接过儿子的骨灰时会过度悲伤,他们希望这封信被译成中文附在卢刚的骨灰盒上,希望这封信和他们的爱能够安慰卢刚父母的心。安妮三个兄弟的一封信在中国引起了莫大的震撼,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之后,年轻人们失去了道德和信仰,不相信世界上有真理,整个社会弥漫着自私自利和拜金主义,共产主义的平均思想造成人们之间的嫉妒心态,当发现有人比你更杰出时,不是通过公平竞争去一分高下,更不是祝福他过得很好,而是处心积虑去打击他的优势,这些因素都间接造成卢刚事件的发生。同时,安妮的家人所展现出来的爱与饶恕带给中国人另外一个震撼,中国政府向来宣传的是”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给予打击”,但安妮的三个兄弟和朋友却是效法耶稣,不但爱杀害他们妹妹的仇敌,甚至还安慰仇敌的家人并为他们祷告,这种”无缘无故”的爱令人费解,也令人动容。
 
许多人在卢刚事件之后思考自己的信仰,安妮用行动来爱中国学生,而她的家人因著爱饶恕卢刚,不但放弃对卢刚家人求偿的权利,更进一步想到他们的痛苦并安慰他们,深植在这些行动背后的是他们的信仰。这样对別人无私的爱并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来自上帝。这件残暴的杀人事件竟然成为许多人相信上帝的起点,这或许是卢刚生前从未想到的。
 
资料来源:
 
安妮. 柯莱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fisherk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ge' 的评论 :按圣经来说,嫉妒是人每个人都有的罪性,不管有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都有的罪性。在文革之中人的行为很难支持"多数人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理智"这句话,文革之后即使没有那么多直接的阶级斗争,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经不复存在,这一点许多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有极深的感受,美国人与人之间(即使是陌生人)基本上是基於信任,这点在中国很难见到。
文革的影响是又大又深远的,当人们相信唯物主义后,人死如灯灭,道德的底限也被从根拔起,更有充份的理由去追求物质和拜金,但上一代物质条件不足,没有追求拜金的条件,但改革开放之后,人原本的罪性得到了土壤,物质主义也发挥得更淋漓?至,这是祸不是福啊。
zhige 回复 悄悄话 信仰危机肯定有关系,但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父母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影响应该更重要。从那个特殊年代走过来的人很多,但绝大多数人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理智,比起当今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能吃苦,更能经受苦难和挫折。虽然现在学校、社会不再给学生灌输“阶级斗争”的思想,虽然他们有信仰选择的自由,但他们对于困难、挑战还不如上一代。所以说,一个人从小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父母的影响,对这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