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人的家庭观

(2013-04-05 05:42:21) 下一个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一谈到中国的孝道,经常会毫不留情地批评欧美先进国家不注重孝道,因为成年的子女们都不奉养父母,以致许多父母年老后都住到养老院去,甚至还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因果报应,因为欧美的父母在子女十八岁以后便要求他们要离家自立更生,也难怪子女 膀长硬了之后不愿意尽奉养父母的义务了?这些言论在童年的时候听起来都满有道理的,也一度信以为真了二十多年,一直到我有机会来到了美国考查老师口中不孝的美语文化,才发现这是与事实差距极大的偏见和误解,也是文化的自我中心作祟的结果,如果能够以开放的头脑来看待美国人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必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由于欧美文化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要了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先从圣经的家庭观开始。首先,圣经认为子女是上帝的产业,父母的角色是上帝的好管家,帮上帝代为管理 寄放在这个家庭的产业,在子女还小的时候父母必须尽到教养的责任,让儿女接受适当的教育和有良好的品格,而父母也在这段时间内享受和可爱的子女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也是从上帝而来的奖赏。但在子女成年有自我管理能力的时候,父母就要放手将主权交还给上帝,子女这时候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许多子女就会离开家自立更生,许多人利用半工半读或贷款来完全大学学业,也有相当高比例的美国人拿着高中毕业的学历就进入职场,等有了一些积蓄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求学或就业,基于前述?时间到了就放手?的原则,父母亲对于子女未来道路的决定上通常是尊重子女的决定而不具有主导的地位,这正是老子在道德经所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由于父母意识到子女在时间到了就会离开家庭,美国的父母格外地珍惜这段和子女相处的时间,许多人在六、七点多天色刚亮时就准备出门上班,为的就是可以在每天三点中小学放学后可以和子女在一起打球,亲子之间经常的拥抱和亲密的互动让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许多。当子女第一天离开家到大学去报到的时候,大部份的父母都会不畏长途跋地将子女亲自送到学校去,在新生报到的那一天经常会看到父母和子女相拥含泪道别的情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距离并不会因为子女年长离家而疏远,在每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这种团圆的日子,旅居在各地的成年子女都会回到父母的家中一起享用火鸡大餐,和我们的过年围炉的情景相去不远。
  在成年子女离开家之后,许多家庭顿时进入空巢期,许多父母实在很享受和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于是选择领养小孩,而且多半是领养来自发展中国家失去父母的孩子,因此在美国街上经常看到金发碧眼的白人父母推着亚洲面孔的小孩,甚至一次领养好几个小孩,知名的影星安洁莉娜.裘莉就是一个例子,她同时领养了三个分别来自柬埔寨、越南和埃塞俄比亚的小孩,这种情形在美国并不算少见。更令人佩服的是,我们听到过一对领养中小学孩的美国父母坚持要这个小孩从小就要学好中文,因为不希望他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对习惯生活在强调民族情感文化中的我们来说真是相当地敬佩。
  年老的美国人希望自己仍然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很希望自己能够在不需要帮忙的情况下自己开车购物和自理生活,以维持老年人应有的尊严,因此我们常看见八十几岁的老人自己开着老爷车到超市购物,甚至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店里帮忙或在图书馆担任志工。许多人在年轻时买了房子,就希望能够在退休时将房子卖掉以便能够有一笔钱和同年纪的好朋友一起住在老人公寓里,这实在不是因为被子女遗弃而不得不然,反而他们认为这才是有品质的人生晚年。
  美国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以上的这些描述不一定能套用在所有的美国人身上,但是这提供给生长在不同文化的我们一个不同的观点,让我们学习不用自我中心和本位主义来解读他人的行为,而是用更?广的心胸来接受不同的价值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